摘 要:如何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是擺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經過近二十年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與反思,筆者認為,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是實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 語文課堂 生機 活力
蘇立康教授在《個性化的語文教學漫談》)一書中寫道:“在課堂上,教師常常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用自己一個人的認識統一大家的認識——‘你們都得跟我走’。”這句話深刻揭示出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的根源。當前,語文課堂教學,尤其是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是不爭的事實。如何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是擺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經過近二十年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與反思,筆者認為,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是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有效途徑。
一、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
中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中職語文課教學應側重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語文課教學中,可以植入大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充分調動學生的“話語”欲望,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并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話語做出呼應,積極評價學生的話語中精彩、得體、新穎之處,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緊扣話題。
例如在對劉心武先生《為你自己高興》一文進行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認真體會文中幾個人物在高興時的表現;然后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人物高興時刻的片段,結合“課文導讀”談談自己的想法,想象十年后自己的職業狀況,在比較中談談感受,思考人生變化。這樣安排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體會什么是“為自己高興”,人物為什么高興。學生在閱讀、思考、歸納后,發表自己對文中人物的認知和評價。教師積極引導,及時回應,科學點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了展示自己、發展自己的環境和機會。學生在談感受見解的過程中,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得到訓練發展,個性得到展示和肯定,學習興趣自然激發,師生交流充分,教學效果很好。
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培養語言表達運用能力,更需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因為學生更有興趣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中能力得到提升。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不提問題,讓學生任意提問題,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學任務、課文內容、學生實際來有效提出問題。
例如,筆者在教學張抗抗的《牡丹的拒絕》一文時,只是設置了兩個很普通卻具提綱挈領性的問題:牡丹歷來為世人贊慕,但文中的牡丹為何拒絕,拒絕什么? 和假如有一天你成為了像牡丹一樣的大人物,你會拒絕嗎,為什么?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只是個“引子”,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提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就一定會對教材內容做深入的思考,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最好的教育過程。這一過程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個性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得到展示和肯定。學生在回答完筆者設置的兩個問題后,繼續提出問題:牡丹有什么特性啊?為什么人們那么喜歡它,羨慕它,還不遠萬里到洛陽去看牡丹?牡丹是怕冷,還是不愿被游人打擾才拒絕開放?……這些問題不需要教師提出,學生自己就會不自覺提出,并主動進行探究解決。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可以理解課文的主旨思想,可以完成教學任務,更可以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上多下工夫。特別是通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六個方面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一是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情境教學;二是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三是創設情境調動學生興趣;四是以表演渲染課堂氣氛;五是贊許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六是運用幽默的語言。
只有調動好課堂氣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要注意維持課堂紀律,避免因個別學生違紀而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教師在上課前應有良好穩定的情緒,盡快進入“導演”角色,才能形成輕松活躍的氣氛。
總之,只有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學生才愿意學,容易學,學得好。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縣陳埠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