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體化教學改革已經開展了多年,焊接專業由于其特殊性,教學改革更為困難。本文通過分析技工院校學生特點、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以及一體化教學在課程內容、師資的提升以及教學理念的改革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深化焊接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技工院校 焊接專業 一體化教學
“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逐漸在技工院校人才培養中突顯核心地位,推行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保障。一體化教學的改革已經開展多年,實質性的進展卻不多,這與焊接專業知識點瑣碎、涉及學科繁多、實訓條件艱苦以及勞動強度較高等特點有關。
一、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1.技工院校焊接專業學生的特點
現代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是生源匱乏、學生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吃苦耐勞精神嚴重不足。焊接專業由于勞動強度高、實訓條件艱苦,被認為是社會地位低下、沒有前途、太辛苦的專業,所招收的學生,其狀況堪憂。
2.理實分開的弊端
理實分開的教學模式是將理論與實訓人為割裂開來,使學生在抽象的思維模式下學習,學習效果差。由于學生知識點之間的遷移能力很差,他們不能主動的運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訓,對于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找不到原因也不能解決,嚴重者甚至連問題也發現不了。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下,理實分開的教學模式對技工院校學生來說,無疑更加不適用。
針對學生特點及理實分開教學模式的弊端,焊接專業開展一體化教學可以解決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脫節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并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實行一體化教學改革的三個方面
1.改革課程內容
焊接專業課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尤其是教學初期,為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必須講授大量的理論知識。實行一體化教學,其實只需合理地安排一體化教學,使講授的知識與技能實訓完整地融為一體即可,課程的次序和講解方式等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立角焊技能教學中,可以重點分析熔滴過渡的作用力,從而分析引起的焊縫缺陷等現象;在打底焊的連弧法和滅弧法教學中,可以講解減小熔滴尺寸的方法,從而避免熔池下墜;在焊接缺陷教學中,可以引入最為抽象的焊接化學冶金知識,用理論來指導實訓,分析各種缺陷產生的原因并且在實訓中加以避免,即在不同的實訓階段引入不同理論知識。
我們通過近幾年對課程內容的完善,充分認識到在一體化教學中,要通過實訓教學來體現和反映理論知識,通過理論知識指導實訓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一體化教師應該使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講解和演示,盡量避免文字描述的表述形式,這有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及實訓的方法和技能,實現理論知識向技能的知識遷移。例如在講解立角焊的操作方法時,為了保證焊縫的寬度和型面良好,通常采用鋸齒形運條,既可增加焊縫的寬度又可避免熔池下墜。理論知識中很多作用力都會影響熔滴過渡,其中造成熔池下墜的重要原因就是重力。采用鋸齒形運條能有效減小熔滴的尺寸,使電磁力和表面張力等作用力大于重力,從而避免熔池下墜而產生成型面不良。
2.提升師資
打鐵還需自身硬,一體化教學對焊接專業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論教師要積極練習實訓操作,在技能資格上提高自己。實訓教師也要積極學習理論,爭取在文化水平上有所提升。技工院校也應認清形勢,鼓勵督促教師深造,并為其提供一定的保障。
3.更新教學理念
更新教學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可以借鑒瑞士著名學者皮亞杰的建構主義認知理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立足技工教育,在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觀念。把抽象的原理有效地轉化到生動有趣的實訓過程中去,并且在實訓中加以驗證從而得到感性認識,并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焊接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是一體化教學特點、教學本質的重要體現,是知識運用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體現。一體化教師需要秉承“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緊貼現代教育理論,堅持踐行一體化教學改革。
三、小結
深化焊接專業一體化改革,需要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提高師資水平,積極探索教學內容、課程次序的安排,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融入技能教學過程,為學生創造利于學習、樂于學習的寬松環境。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J].職教論壇,2004(8).
[2]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夏忠昌.焊接一體化實訓課教學之我見[J].教學之思, 2014(4).
(作者單位:鎮江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