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綜合分析現代企業管理發展方向和技工院校人才培養實際,提出技工院校應當確立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辦學理念,實現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使學生在進入企業后能夠自覺地用企業文化理念規范、引導自己的行為,為順利地融入企業的文化氛圍奠定職業素養基礎。作者首先分析概括了技工院校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健康安全、講究禮儀、與人溝通、創新、遵守規范、忠誠、承擔責任、管理時間、服從、團隊合作、高效執行、精細化等,都是現代企業對員工的文化素養要求;進而論述了技工院校實現校企文化融合應采取的具體舉措,主要包括打造具有企業文化特征的校園文化環境、開發植入企業文化要素的課程體系、建設具有企業文化氛圍的教學環境、建設具有企業文化素養的師資隊伍。
關鍵詞:企業文化 技工院校 融合 途徑
現代企業管理已進入文化管理時代。在企業中,員工行為更重要的是靠共同價值觀引導,要求員工要認同企業的愿景和價值觀并作為自覺的行為規范。企業更加注重新員工是否具備理解和認同企業文化的職業素養。
對于進入企業的技工院校畢業生來講,他們渴望迅速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但對企業文化管理氛圍卻缺少適應能力。這主要體現在,畢業生不能較全面地理解和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不能自覺地用企業文化理念規范、引導自身的行為,不能適應精準的時間、質量和操作要求,最終造成對企業環境認知的迷茫和職業生涯的困惑。因此,技工院校要針對現代企業管理發展方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吸收企業文化素養,實施將企業文化素養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辦學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舉措,使學生在鍛煉專業技能的同時,養成能夠適應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文化素養,實現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一、技工院校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基本要素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所共同擁有的行為方式、共同的信仰和價值觀。雖然不同行業、企業具有各自的文化管理氛圍,對員工的文化素養要求也有差別,但是現代企業也有共同的文化素養要求。技工院校應當將現代企業對員工共同的文化素養要求,作為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基本要素。技工院校學生在校期間較為系統地了解了基本的企業文化素養要求,在進入企業后,才能夠自覺地用企業文化理念規范、引導自己的行為,為順利地融入企業的文化氛圍奠定職業素養基礎。這些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健康安全的文化素養
現代企業要求員工具備良好的健康安全素養。不僅要清楚自身享有的健康安全保障權利,而且必須履行應盡的健康安全義務。這些義務主要包括:遵紀守規、服從管理的義務,正確佩戴和使用防護用品的義務,接受安全培訓、掌握安全生產技能的義務,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時報告的義務。
2.講究禮儀的文化素養
只有講究文明禮儀,才能使員工在職業活動中與人和諧相處、與人合作共事。講究禮儀是一個員工整體文化素養的重要體現,是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3.與人溝通的文化素養
良好的溝通有利于內部關系的建立和維持,有利于團隊成員個體的職業生涯發展,有利于團隊整體任務的完成。溝通素養是職業成功必備的文化素養,只有具有必要的溝通能力,才是現代企業需要的員工。
4.創新的文化素養
高科技的運用將不斷驅動新興產業的產生和發展,這必然要求企業員工具備創新能力。只有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地培養自己創新能力的員工,才不會被企業淘汰。
5.遵守規范的文化素養
現代企業員工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應盡的各項義務。員工必須按照職業活動的規范要求完成自己的崗位工作,這些規范包括道德、法律以及紀律等不同層面的標準。只有具備規范素養的員工,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6.忠誠的文化素養
當今時代,人才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相對穩定、素質高并且忠誠度高的員工隊伍。所以現代企業提出選人、用人的標準是忠誠第一、能力第二。
7.承擔責任的文化素養
責任是員工必須承擔和無法逃避的。當企業選擇了一名員工,就要求他承擔起職業崗位責任。沒有責任素養,終將要被企業拋棄。
8.管理時間的文化素養
守時是紀律中最原始的一種品質要求。員工在工作期間必須要做到守時,守時是必備的素養。同時,現代企業更加注重員工時間管理的素養,要求員工能夠合理分配時間,有效地開展學習和工作。
9.服從的文化素養
服從素養是對員工的基本要求之一。對企業來說,沒有服從就沒有執行,而沒有執行就意味著企業的各種決策、戰略、目標不能實施。現代化的大生產強調的是整體協作的能力,首要條件就是服從。只有服從,才能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轉。
10.團隊合作的文化素養
現代企業都將團隊合作精神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團隊合作的素養是員工必須要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
11.高效執行的文化素養
打造高效執行力是任何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內容。 “執行,沒有任何借口”,這是每個員工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養。沒有執行力的員工,永遠不可能得到企業的重用,永遠不能成為優秀的員工。
12.精細化的文化素養
世界上的事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才可能取得成功。一個認真負責的員工,一定是認真做事、具備精細化素養的人。在高科技不斷運用于生產和管理的時代,精準操作、精細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都要求員工要具備精細化素養,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二、技工院校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基本舉措
1.打造具有企業文化特征的校園文化環境
要將企業文化素養培養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必須打造具有企業文化特征的校園文化環境,實現校企文化融合。這種融合應當包括理念、環境、管理、制度、行為、精神等方面的融合。從技工院校的發展歷程來看,學校都有特定的行業產業服務對象,培養目標具有明確的企業指向。這為校園文化融合企業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奠定了基礎。
技工院校可在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吸收借鑒優秀企業文化精神,結合行業特點和院校自身發展方向明確辦學宗旨,提煉院校核心價值理念;以核心價值理念引導師生行為,營造具有企業文化特征的院校文化環境,設計、布置富有職業特色的標語以及勞動模范、技術能手的宣傳畫,設置具有專業特色的雕塑、碑銘等,使校園環境具有鮮明的企業文化特色;借鑒優秀企業的文化管理制度,使之成為院校管理制度。
2.開發植入企業文化要素的課程體系
將企業文化教育和養成落實到課堂,是培養學生具備企業需求的職業素養的基點。技工院校要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組織教師與企業專業人員共同研發專業課程體系,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針對各崗位技能和文化素養要求開發相應的課程。根據行業、企業對員工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素養要求,決定課程設置,開設融合企業文化要素的課程。實施專業教材內容改革,優化教材類型結構。在研發適應項目學習、案例學習等不同學習方式的教材時,不僅要注重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而且要融合現代企業的文化素養要求。根據院校開設專業的行業特征,研發企業文化教材,將相關優秀企業文化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匯集在教材中,幫助學生熟悉企業文化素養的基本要求,強化企業文化素養的意識。
在開發植入企業文化要素的課程體系后,各任課教師應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將企業文化教育落實到課堂。
3.建設具有企業文化氛圍的教學環境
技工院校要打造企業文化氛圍,教學環境的設計要借鑒優秀企業的做法,營造鮮明的企業文化氛圍,達到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企業文化素養要求一致的目標。技工院校應更加堅定地走校企合作之路,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強化工學結合,按照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的紀律、規范、流程,對學生進行鍛煉,確保學生在離校前成為一名合格員工。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校企組合的校內實訓基地。要進一步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和職業性,采取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的組合形式,以企業為主,校企共同組織實施實訓教學,保證校內實訓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崗位訓練和企業文化氛圍。
(2)建立生產一線課堂。技工院校要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在產業園區、企業車間等生產一線建立教學課堂。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指導教師配備、協同管理等方面與企業密切合作,按照企業員工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要求、鍛煉學生。組織學生以正式員工身份,生產出合格產品。在生產環境中,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感受到企業文化,體驗到企業員工的素養要求,走上工作崗位后,能迅速進入崗位角色,真正實現校企文化融合。
三、建設具有企業文化素養的師資隊伍
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關鍵在于教師能否率先提升自身的企業文化素養,并付諸實際教學活動中。技工院校要明確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目標和任務,為提升教師企業文化素養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技工院校要為教師提升企業文化素養創造企業實習、工作機會,并提出要求和考核指標。教師只有對企業文化有切身體驗后,才能在課堂上、實訓室里按照優秀企業的做法引導學生,向學生示范優秀企業的文化要求,才能保證學生在校園就可以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
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融入企業,掌握企業技術變化、組織變革,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與企業同行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在提升本專業相關知識技能的同時接受產業文化的熏陶,培養企業文化所要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要在提升自身企業文化素養的同時,在教學活動中實施企業文化育人。
總之,技工院校要根據企業文化管理的發展趨勢,自覺地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感受到濃厚的企業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業特色的職場文化教育, 養成能夠符合企業需求的文化素養。
(作者單位:天津市職業技能培訓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