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技校學生的職業能力現狀和課堂展示及其作用,提出采用課堂展示進行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課堂展示 學習金字塔 展示類型 展示方法 職業能力
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深化應用,人們對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有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又要有較強的方法運用能力,還要有靈活應變的社會能力。
一、職業能力及現狀分析
以上所說的這些能力,就是我們常說的職業能力。具體來說,職業能力就是指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具備并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專業能力主要指在職業活動中獨立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和評價結果的能力。方法能力主要指個人處理家庭、職業和公共生活的能力,包括獨立學習、獲取新知的能力。社會能力主要指處理社會關系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包括人際交流、公共關系處理、勞動組織能力、群體意識和社會責任心等。
現階段的技校畢業生,有的操作能力很強,但方法能力欠缺,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有的對工作要求不明確,分析思維能力欠缺,工作細節不到位,工作效果較差;有的社會能力雖很強,但操作不熟練,不能立即上崗工作或工作效率低;還有的雖動手能力很強,但理論知識欠缺,工作潛力小,職業適應能力差;或是不善于溝通和交流,害怕新環境和新人際,社會適應能力較差;或是組織和表達能力欠缺,自我表現和展示力較差,致使職業發展慢。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在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中,采用課堂展示進行教學,經過兩年的探索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和育人效果。
二、課堂展示及作用
那么,什么是課堂展示?怎樣引導學生做課堂展示?如何讓課堂展示充分發揮作用?
課堂展示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由學生代表在組內或班內講解某一知識,演示某一操作技能,分享某一技巧、技法、經驗和體會,通過交流、展示、講授進行學習的教學實踐活動。
課堂展示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融合了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優點。由圖1的學習金字塔可知,講授型學習方式的效果最差,24小時后只能留下5%的記憶。示范型學習方式能留下30%的記憶,小組討論型學習方式能留下50%的記憶,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型學習方式可留下75%的記憶,而金字塔基座的“教別人”或“馬上應用”型課堂展示學習方式則可留下90%的記憶。由此可見:課堂展示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強化學習效果,它還是一種鍛煉學生的媒介,鍛煉學生分析問題、溝通交流、團結合作和自我學習等能力。此外,課堂展示還是學生學習推銷的媒體,學生通過展示和介紹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學習體會和感想,以及學習經驗和成果,可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和完善改進的方向,能有效培養自己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三、課堂展示的實際操作
考慮到學生的文化基礎、動手能力、膽識膽量、表達能力和表現力、思維能力和自信情況等因素,課堂展示以分組教學為前提,以任務驅動教學為模式,遵循循序漸進和逐步推進的原則,范圍由小到大,要求由低到高,主題由簡單到復雜,從二人輔導開始,到小組內的操作演示,直至全班范圍的經驗展示,學生在展示前需多思考、多分析、多總結,熟悉所學知識,熟練操作技能,有的放矢,從容應對。以下就是學生做課堂展示的具體操作。
1.分組學習
學生在課堂展示前要分組學習,有問題共同討論,有難題共同解決,有不會操作的共同探討。為了給學生建立一個有組織、有目標、有合力的學習團隊,根據學生興趣、能力水平等進行交錯搭配,組成4~6人的學習互助小組,選有較強組織能力、責任心強、樂于助人、善于協調的學生任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管理與分工,組織組員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合作探究、選代表參與展示等。
2.課前展示
在教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愿預習新課,也不愿復習舊知,更不愿學習類似相近的案例,以致學過的內容容易忘記,用過的技能不熟練。課前展示就是利用課前5分鐘,由兩到三組的學生到教師機輪流展示上次課所學,若有錯誤或不足,其他組員可補充完善,其他學生做交流、討論和提問,教師做適當指導、點撥和評價。課前展示一方面起復習舊知識、鞏固舊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交流
最佳的學習情境是合作學習。它包含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雙向交流,可實現課堂的多邊互動,課堂氛圍活躍,教學效率高。在學習中,學生因知識基礎、理解能力、接受情況不同,碰到的問題也不同,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進程也不同。課堂展示教學中,學生碰到問題可先在組員、小組內部解決,不能解決的再由小老師展示或班內展示解決。如遇到共性問題則可通過小組討論、組間探究、小老師展示、班內展示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再向教師咨詢,組內或班內討論、展示解決。
4.組織培訓
課堂展示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是如何組織和培訓學生。學生展示時往往能操作,但不會講解,不會將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講。因此,課堂展示首先要培訓組長,從展示形式、內容、禮儀、操作姿態、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如組內展示、組間展示、班內展示等。再由他們分頭培訓組員,教師適當指導,要求每個組員明確任務和要求,理解學習目標,把握鍛煉機會,注意自己的語言組織和口頭表達,按要求訓練自己。
5.引導帶動
課堂展示初期,學生會不愿意上臺展示,或上臺后只顧操作不會講解,或操作速度過快講解過少,或講解聲音過小等。考慮到學生基礎、個性、習慣、表達水平和展示能力等因素,課堂展示采用師生同展、組合展示、以老帶新、單獨展示的循序漸進方式,逐步引導學生。
6.總結評價
總結是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分析梳理、歸納匯總和鞏固完善的過程,它能有效促進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技能的鞏固和升華,是學生學習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環節。評價是對自己、他人和團隊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益做出客觀、公正、合理的評議和判定,它能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和他人,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和互動,促進學生反思和改進。每完成一個項目的教學,學生都要做總結評價和經驗展示。教師要求學生在總結經驗、分享收獲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進行學習評價、單元小結和談感想體會,如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解題技巧、難點探究和技能應用等,以此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成效分析
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采用課堂展示,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各項活動中,主動改進和完善教與學,其學習意識和責任感增強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提高了。由此可得,課堂展示能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學生關系,提高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團隊合作、互幫互助和與人溝通等能力。因此,課堂展示是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林匯波.課堂展示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3).
[2]孟憲照.讓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學生交流展示自我的舞臺[J].中小學電教(下),2013(8).
[3]翟成蹊,吳敏.課堂展示法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
(作者單位:廣東省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