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種說法,說是證監會煞費苦心要把快牛調教成慢牛。且慢!快牛抑或慢牛,不該是市場說了算的事嗎?證監會憑什么就可以那么任性地將它當成橡皮泥一樣,想捏出什么樣就捏出一個什么樣呢?!
今年以來,證監會的風險警示,據媒體報道已有八道金牌,并數次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股指的走勢。其中尤以1月16日為甚。當日。證監會向市場通報了對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并指出部分券商存在違規行為,證監會對其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受此影響,1月19日,滬指大跌7.7%,創5年多來的最大單日跌幅。4月17日,證監會再次通報融資融券業務開展情況并提出7項要求。同時。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上交所、深交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融券業務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該消息被解讀為打壓股市的信號,在當日引起了不小的市場波動。5月5日,證監會又再次在其官網上提醒投資者要理性投資,牢記風險,不要盲目跟風炒作。連同此前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出席兩期指新品種上市儀式上的講話和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的警告在內,監管層短期內如此密集地“提醒”投資者是非常罕見的,市場理所當然地理解為某種風險警示的信號。當日,滬深兩市分別跌1.13%和1.31%,中小板和創業板更是分別暴跌3.34%和2.17%。
歷史上,證監會連發金牌引發市場暴跌的現象并非罕見,其中最讓人刻骨銘心的莫過于1996年的12道金牌,而這12道金牌出臺的背景跟現在這8道金牌在某些方面仿佛讓人頗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1996年初,中國股市已經走熊3年,許多股票已跌到極點。但是。春節過后的政策利好卻接連不斷。4月1日,國務院批示要“穩步發展,適當加快”。6月20日,央行上海分行宣布,歡迎異地券商在滬開辦營業部。上海推出上證30指數。不甘落后的深圳市場也推出30家績優公司。在這種情況下,從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滬深兩市全線飄紅,上證綜指漲幅達124%,深成指漲幅達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種。兩市領頭羊深發展從6元起步。到1996年12月12日漲到20.5元,四川長虹更是從7元開練,1996年12月上旬漲到27.45元。不料從1996年10月起,管理層接連發布了后來被稱為“12道金牌”的一系列政策性規定。12月16曰《人民日報》還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文章說,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這天恰逢星期一,上證綜指重挫9.91%、深證成指下挫10.08%;絕大部分股票都收在跌停板。次日,上證綜指再度暴跌,跌幅為9.44%,深證成指跌幅則為9.99%。
盡管現在這八道金牌的威力或遠非曾經的12道金牌可比,但歷史的教訓不該被輕易地忘記。其中,尤其不該忘記的教訓,莫過于“成亦政策市,敗亦政策市”。自1996年以來,中國股市有過一漲漲到6142點的輝煌,也有過一熊就連熊七年的悲哀。如果說,十八屆三中全會作為改革思路的集大成者,其最大的理論收獲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那么,正在從行政審核制走向注冊制改革的中國股市所最應該逐漸告別的豈不應該也正是這么多年來將我們的股市折騰得連一點最起碼的“晴雨表”功能也幾乎都不知為何物的這個政策市么?然而。為什么股市好不容易拋開了那么一蹶不振的熊氣并剛剛開始牛了起來的時候,政策市似乎又要開始不安分起來,甚至不惜要重新祭起8道甚至12道金牌的利器來了呢?
在股市太牛甚至牛得似乎有點忘乎所以的時候,適時的風險警示無疑是必要的。但是。這樣的風險警示理應讓市場自己去做。監管者大可不必事無巨細。將什么不該再由自己包辦的事務都事必親恭獨攬于一身。再說,就市場風險來說,投資者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無論如何也總比監管層包辦代替要好,且好得更多。其中,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讓投資者免受或少受一點政策性干擾的無妄之災。作為監管者而言,越俎代庖發布風險警示的初衷或不無愛護或保護投資者的意思,而其結果卻往往不是過猶不及,就是適得其反。可以說,幾乎沒有一次行政干預性質的風險警示沒有不對市場對投資者造成無可避免之不當傷害的。這難道都是能用所謂的好心辦壞事來加以解釋的么?對于那些被這種人為的政策市所造成的市場急轉彎所甩出去的受害者來說。政策上除了不屑一顧又曾表示過什么呢?這也就不能不讓人懷疑,所謂的風險警示也未必都能一概而論地說是所謂的好心,有時或不免也帶某種有為風漲勢為人所用的特殊的功利性目的。
當然,現在的8道金牌和歷史上的12道金牌并不能簡單相比。至少,現在每發一道金牌或產生引發市場震蕩效應之后,管理層都不會忘記一再強調無意打壓股市。這不僅說明了市場需要牛市,政策面也需要牛市。不過。盡管慢?;虮瓤炫8鲜袌龅睦嬉哺瞎芾韺拥囊庠?。但牛市如何發展最終畢竟還是市場自己的事。無論如何,管理層也不能一邊在放開開戶登記,鼓勵投資者入市,一邊卻又赤膊上陣,重操起打壓股市或調控股市的舊業來。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牛市自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決不是誰想塑造成什么樣子就可以塑造成一個什么樣子的。牛市只有在更適合其成長的改革市中才能順利地發展為更理想的健康市。除此之外,不是過猶不及。就是適得其反。歷來如此。這一次,想必也不會有什么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