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私營企業,如果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意外,要我賠償怎么辦?如果公司的公共財產被盜怎么辦?或者有人在酒店里物件被偷,要我來賠償怎么辦?企業資金周轉不靈。四處求救無果。怎么辦?……這些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對于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風險憂患意識的私企營業主來說,必須有一個周全的保障方案。為此,購買企業保險,不失為一種明智而理想的選擇。
何謂企業保險
企業保險,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所需要的包括各種責任險、財產險、老板和職工的個人壽險以及企業應急資金賬戶等一攬子的保險規劃。它的承保范圍涉及財產損失、由盜竊及搶劫造成的財產損失、租金損失、現金損失、公眾責任及人身意外等多種領域,可以說為私營企業主提供了一個應對風險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企業只需購買一份保單,就可以讓企業及個人獲得全面的保障。
目前保險行業積極開拓中小企業保險,中小企業多數因為處于創業初期,資金少、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弱,更希望得到保險公司的保障;而正因為其標的小、保費少、賠付率高,因此,保險公司對中小企業投保的門檻漸漸地放寬,為中小私營企業量身定做企業綜合保單。
完整的企業保單通常包括八項計劃:企業職工“職業丁傷”轉嫁計劃、企業“安定基金”計劃、重要干部“人才留根”計劃,企業,“資產轉移”計劃、企業“債務償還”計劃、企業“節稅”計劃、股東“股權轉移”計劃、企業主“個人租稅”計劃。從基本到高級,任何一個私營業主都需要做好上述的某幾項計劃。
當然,中小企業老板可依據自己的行業特征、自身規模及保障需求來選擇具體的保單項目,靈活組合購買。
私企投保意識有待增強
有一項調查顯示,在私營企業里面,除了火災、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外,現金盜竊、搶劫、公眾責任等外來人為因素也給中小私營企業的日常經營帶來某種程度的風險。
而一般中小私營企業的投保意識不強,大多存有僥幸心理,對潛在的意外風險等不以為然。另外,私企老板不愿將自己的“私錢”投到職工的身上,更多的為了節約成本。目前,國內投保財產保險的企業數尚不足企業總數的2%。投保責任險的企業也寥寥可數。據一位保險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在各家保險公司中,責任險的保費雖然逐年遞增。但在財產險總保費中的比例仍沒有超過5%。從國際上看,目前責任保險在財險業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高達30%以上,在美國已經高達45%,而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為4%左右,與GDP之比僅為0.03%,這兩個比例分別為國際平均水平的1/3和1/10。其實對于私企老板而言,投一份全面的企業保險其實是“花小錢省大事”,是私企老板為自己設置的一道“護身符”。
企業保單的積極作用
企業保單雖不能直接為企業主帶來高收益率和經營利潤,卻能有效地防范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就如同私企老板雇傭了一名出色的人事主管和財務顧問。因此,對于中小私營企業而言,制訂一套全方位的風險保障計劃十分必要。一份全面的企業保單對中小私營企業來說,又有怎樣的積極作用呢?
為企業分擔風險,提供經濟補償。自然災難和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個企業。特別是小的私營企業一旦遇到災難事故,輕則影響工作進程。重則中斷企業經營,甚至破產。因此,災難事故是企業中不可預料的風險,保險是分擔風險的一種方法。企業在參與企業保險時支付了一定的保險費用,把風險轉嫁到了保險公司,一旦發生災難事故,能夠得到及時的經濟補償,從而保證了企業正常工作的進行和經濟效益的實現,將替企業降低很多無謂的成本支出。
穩定人心。企業保險同時保障了職工的切身利益,從而煥發起職工更多的工作激情,同時也幫助企業留住重要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主管人才。如果重要干部發生風險或流失,勢必造成企業經營上的困難。人才是為企業創造利潤的重要資產,如何留住這些人才,是企業保障計劃的重點。
規避遺產稅。企業綜合保單中企業主“個人租稅”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保險規劃。幫企業主創造節稅的現金。更重要的是,能夠將自己的資產有效地轉移給下一代。目前中國雖沒開征遺產稅,但遺產稅的開征看來勢在必行,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辛苦積累一輩子的財富,在自己不久于人世時,有一半將不屬于自己的家庭。
貸款應急。《保險法》中明確規定:“現金價值不喪失條款”,企業雖然與保險公司簽定合同,但也有權中止這個合同。并得到退保金額。保險合同中也規定客戶資金緊缺時可申請退保金的90%作為貸款。如果企業急需資金,又一時籌措不到,便可以將保險單抵押在保險公司。從保險公司取得相應數額的貸款。由此可以看出,保險既是一種保障,又可用作抵押貸款,解企業一時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