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P2P網貸是個新興行業,是民間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很有前景的行業。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著跑路、逾期、壞賬等問題,作為一家P2P網貸平臺經營者。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首先,誠信建設滯后,普惠金融體系不健全,導致了小額信貸市場信息嚴重不對稱,束縛了P2P網貸企業的發展。
P2P網貸作為借貸信息中介平臺,其關鍵作用就在于將真正優良的借款人介紹給廣大投資人。但是由于目前國家沒有齊全的小額借款人征信信息,甚至對于現有的不齊全的征信信息也很少對P2P平臺開放,而P2P網貸平臺做盡職調查并不容易。由此不可避免地集中了借款人的違約風險,平臺規模越大,風險也愈大。這顯然束縛了P2P網貸平臺供需雙方的自主發展。
其次,P2P網貸行業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行業人才緊缺,人才問題日益成為P2P網貸企業發展的瓶頸。
做互聯網金融,不僅需要具有互聯網思維。更要具備金融思維。由于行業正處在發展初期,針對行業的人才培養機構也不多,行業從業者普遍存在不專業、素質偏低的現象。在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素質過硬的行業人才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再次,我國P2P網貸平臺和業務基本處于監管真空狀態,監管缺失嚴重,導致發展亂象,影響行業聲譽。
目前地方對P2P網貸企業的監管僅限于工商部門的常規管理,導致P2P網貸平臺公司魚龍混雜,其中有的干脆就是以詐騙為目的而入行的,這直接影響了這個行業里優秀企業的生存環境。
針對P2P平臺發展問題及原因,筆者建議:
第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嚴格規定互聯網金融行業準入門檻。完善金融監管體系。
一是要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設置嚴格的準入條件,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與資金實力:二是要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機制,所有從事互聯網金融的企業必須遵守“自查、自省、自究”的原則;三是相關政府部門必須明確監管內容、確立監管機構、完善監管法規。當前最重要的是: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P2P網貸平臺的監測、預警,并形成預警機制:工商部門在互聯網服務機構注冊時應明確其營業范圍: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新增專門針對P2P網貸平臺貸款業務的登記、備案等服務。
第二,政府應該引導、幫助P2P網貸企業走向跟當地銀行對接、與保險公司合作的道路。
在資金結算監督、財富管理、大數據金融云、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等多個領域,P2P網貸企業可以與銀行展開合作,優勢互補;與保險公司合作,為借款人購買人身、財產保險。這無疑也是對投資人資金的負責。
第三,政府牽頭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依法披露信用信息,優化P2P網貸企業運營的金融環境,降低其運營風險。
有關部門應該鼓勵征信機構多元化發展,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征信系統的建設,通過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形成對失信者嚴懲的市場環境,提高失信成本。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對P2P網貸運營商信息披露的內容和程度作出規定,使網貸投資者在合法合規的大前提下充分了解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以降低P2P網貸業務的貸前風險,避免P2P網貸運營商道德風險。
第四,政府應該與行業共同制定警示標語,對投資者加以引導、教育。
明確規定在公司營業廳內、公司宣傳資料上等等地方,必須張貼、印制政府與行業共同制定的標準警示語。對投資者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十分重要,對老年投資者尤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