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學習 復述教學 對比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3A-
0011-02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上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教師在一段描述后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成績優異的學生通常舉手,從而有更多的機會作出回應;相反,成績差的學生則很少舉手,因而獲得回應的機會就相對較少。教育要求關注大多數人,因而需要教師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由于新課改提倡小學生能自主學習,以理解內容為主旨,徹底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受困于對數學內容的理解,進而影響學習興趣,形成“不理解—不會解題—成績不如意—再不理解—還不會解題—成績更不好”的惡性循環,因此,本文通過試驗班級中小組學習模式和自我復述學習內容的方式,對比普通正常上課的班級,希望能給更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可借鑒的教學模式,共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實驗方法
(一)實驗對象的選擇
對于實驗對象,筆者選擇了五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這兩個班的每班人數大約為45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1的范圍內。同時,這兩個班級的學生在四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中班級平均分基本相同,班級中學生年齡段也基本相同,班級中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比例也基本一致。學生的民族、家庭經濟條件和其他客觀條件不作為此次研究重點考查因素。
(二)教學時間的選擇
本次試驗的時間為一個學期。一個學期大約18周,教學的周數在16周左右。
(三)教學方法和課堂設計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數學是一門需要思維活躍才能學好的課程,需要小學生們去想象事物,把文字抽象的事物在腦海中具體化。由于小學生們在課堂中能集上精力的時間基本維持在二十到二十五分鐘,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將本節課的基本內容分重點難點教授給學生們,剩下的時間就是讓學生在小組學習模式下繼續學習。我們將試驗班級的學生每4人分成一組,每組男女比例、成績高低比例、年齡比例基本一致;針對當堂課的教學內容、概念和計算方法,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必須用自己的方式復述出來;遇到計算問題大家一同運算解答,下課后要求每位組員都要寫一句話的學習心得并交給老師。而另外一個班級作為對照樣本,按原有普通上課模式進行教學。
(四)評價方法
學期的期中考試班級平均成績和期末考試班級平均成績作為此次試驗的一組重要的對比數據之一,同時考查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熟練度,對不同問題的解題速度和遇到問題主動提問等幾個方面。
隨著五年級課程學習的深入,需要計算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更需要通過小組學習模式讓組員們分享大家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組員的計算正確性和計算速度。筆者連續四周(共計20天)給小組布置題目(每次題目的難度、題量和解題時間保持一致),要求每位組員都必須在下課前提交答案。答題的正確率作為此次試驗的一組重要的對比數據之一。對照班級也做同樣的題目,所有條件與試驗班級一致。
二、結果與討論
(一)期中和期末考試班級成績的分析
本文利用MANOVA計算機軟件對試驗收集的數據和變量進行了分析(見下頁 表格1)。試驗班級通過小組學習模式和復述自己理解的知識點的方式,組員之間相互學習。數據顯示,雖然在期中考試中試驗班級的優勢并不明顯,但是在期末考試中試驗班級的成績卻能突顯其進步的顯著性。
其中,有三個單因素實驗結果表明其有較顯著性,在試驗班級中,學生們對數學概念的熟練度為[F(1,44)=52.83,P<0.001],數學問題的解題速度為[F(1,44)=44.14,P<0.001],在數學學習中遇到后能主動提問的能動性為[F(1,44)=36.55,P<0.001]。通過橫向比較(期中和期末),發現通過一個學期的課堂上小組學習和自我復述學習內容的方式,試驗班級平均成績提高了約13%,其他三個顯著單因素項也都相應提高了。這說明學生們已逐步適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通過相互幫助,取長補短,每個人都有了不小的進步。顯著單因素項也說明了該方法確實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然后通過縱向比較(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發現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堂小組學習和自我復述學習內容的方式,試驗班級成績變化顯著,對照班級成績基本沒有變化,其他三個顯著單因素的變化量都比對照班級的單因素有了明顯的變化。這說明試驗班級中成績差的學生在小組學習模式和自我復述學習內容的方式中有更多機會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由于失去了不參與課堂學習的借口和想法,他們在課堂上通過另外一種形式去學習,同時可以解決自己不懂、不會的問題。而對照班級中成績差的學生仍然是不會積極參與課堂,成績仍然考不好,后兩項單因素期末值均低于期中考試的值,說明部分學生開始出現前述的惡性循環效應。
(二)練習測試數據分析
如圖1所示,20天的連續做題訓練的數據分析表明,上圖為試驗班級通過小組學習模式和復述自己理解的知識點的方式,在第六天后基本能保持其正確率(做題時將各組組員安排在不連續的座位上,防止互抄現象),偶爾有波動,但都能保持在80%以上。而下圖的對照班級做題的正確率波動頻繁,波動幅度較大,說明該班級的學生在做題時容易受到當天題量和難易等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試驗班級的數據明顯要好于對照班級,說明小組學習模式和復述自己理解的知識點的方式對于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和解題有很大的幫助;說明小組協作學習模式不僅是有效的,而且也容易組織和實施。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