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思想品德 自主學習能力 內心需求 個性思維 質疑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3A-
0123-0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追求的是一種“我要學”的自主學習模式,因此,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提倡并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讓學生由接受型向發(fā)現型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筆者現根據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探索,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重視內心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學習的根本動力不是來自師長施加的壓力,而是來自自我內心的驅動力,外力的約束作用并不足以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為此,思想品德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內心需求,并從學生的內心需求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科學教育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級上冊《成長的煩惱》時,筆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讓每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涂鴉,盡可能將自己的煩惱表現出來。這使學生產生了興趣,他們有的畫了一個滿身泥污的孩子,有的畫了哭泣的向日葵,也有的畫了奔跑的羚羊。不管是哪種圖畫,都被學生當作一種發(fā)泄煩惱的方式,并且在這個發(fā)泄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這個課堂平臺。接著,筆者帶領學生對自己的煩惱進行梳理和總結:想一想,你為什么煩惱?這些煩惱是如何引起的?自己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客觀看待自己的問題,這樣就使學生將煩惱消解在課堂中,一方面幫助學生培養(yǎng)了自省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在清晰的思路中明確了自己的學習責任。正因為有了學習責任感,學生意識到了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性,學生才能夠積極克服困難,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可見,在教學中,教師要開發(fā)學生的內心,釋放他們的動力,使其在學習中得到快樂的體驗。
二、倡導個性思維,鼓勵學生探索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優(yōu)秀的教育者應教會學生如何發(fā)現真理,而不是給學生奉送真理。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耐心地給予學生鼓勵,倡導個性思維,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開展學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問題。
例如,教學科學教育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下冊《走自己的路》中“偶像與自我”的內容,針對“偶像”與“自我”這兩個概念,筆者并沒有從教材的定義說起,而是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談談自己崇拜的偶像。有的學生崇拜周杰倫,有的學生崇拜韓庚,也有的學生并不崇拜明星,而是崇拜作家和科學家,如莫言和袁隆平。學生談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筆者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他們不是別人,而是他們自己?你怎么理解他們與眾不同的人生?你認為你的自我是什么?你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看清了偶像人生的本質:他們是在用自我創(chuàng)造未來,實現自己的夢想。自我讓他們與眾不同。由此,學生開始認識自己,解剖自己,邁出建立自己人生意義的第一步。通過這樣的課堂設置,學生不但建立了自信,而且能將教材與自己的現實生活進行有機聯(lián)系,從而拓寬了自己的思路,加深了對思想品德知識的認識。
三、提高質疑能力,進行獨立思考
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應該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只有這樣才使得世界豐富多彩。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獨特的個性,教師要尊重其獨特性,給學生的個性張揚和發(fā)揮搭建廣闊的舞臺。這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敢于質疑,敢于問“為什么”,敢于說“為什么不是那樣”。
例如,教學科學教育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上冊《跨越代溝》中“認識父母”的內容時,筆者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有學生認為,自己不認識父母,父母也未必就認識自己。還有學生認為,父母不認識孩子,所以才不理解孩子。這是代溝產生的根本。此時,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正是因為“不認識”,所以才導致了代溝的出現。那么,作為中學生,我們如何才能認識父母呢?這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認識父母”的重要性,筆者特意創(chuàng)設了故事情境:李曉飛的爸爸是工人,平時為了讓他好好讀書,沒少動手打他。有一天,李曉飛過馬路時一輛汽車迎面而來,他眼看就要喪生車輪之下。爸爸為了救兒子,永遠離開了人世。講完這個發(fā)生在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后,筆者讓學生談談自己身邊的類似的“代溝悲劇”。有的學生談到了父母在生活中關懷自己,自己卻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有的學生談到了父母看似嚴厲的背后實則是用心良苦。這樣,學生被帶進了一個能夠自主體驗感悟的思想品德課堂之中,并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化情感體驗,獲得內心的洗禮。
顯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教師思想觀念的改變,更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筆者認為,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其具有獨立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