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十字德文化 篤 誠信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3A-
0065-01
這個學期我接手了七(1)班,對于這群聰明活潑的孩子,我打心眼里喜歡。可在一周后,我發現學生的語文作業中竟然有抄標準答案的情況。數一數,竟然有8名學生涉嫌抄襲。我先找來科代表,問她練習冊的答案撕下來后全部上交了嗎?科代表說全部上交了。那么怎么還會發生抄答案的情況呢?我讓科代表幫我觀察打聽。第二天,科代表告訴我說是別班學生沒能及時撕下答案,我班的“消息靈通人士”就去找來抄了。我心里一驚,感到孩子們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當天上課我馬上調整思路,對頭天的作業題目進行聽寫。聽寫時,其中一名涉嫌抄答案的學生蘇原(化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東張西望,試圖偷看其他同學的答案。我用眼神提醒他,聰明的他自然明白了老師的用意,管住了自己“不安分”的眼神。聽寫結束后,我馬上將作業本收上來批改,發現蘇原沒能答對題目。我決定好好了解這個孩子。
我找到蘇原,與他進行交談。從中我了解到,他的小學老同學遍及我校初一年級11個班。由于消息靈通,老同學又“相當仗義”,他就共享了老同學的答案。我嚴肅地對他說:“這次老師原諒你,但是不能再有下次了。你是聰明的孩子,老師相信你自己寫也能得A+。”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我的教育,我自以為一切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很快到了初一段考,剛考完,就有學生向我“告密”:“老師,有同學事先知道考試題目,您一定要好好管管。”“什么?我們都是用南寧市三美學校的試題,連本校老師都不知道題目,怎么會有人知道題目?是誰把題目泄露了?”“是蘇原他們。”我心里一震,怎么作弊的學生當中又有蘇原?我細細分析他的試卷,覺得他很有可能作弊了,因為這次默寫題中有一題超出了考試范圍,要不是提前知道題目,估計他很難做得對。
我把蘇原叫到辦公室,問他:“這次試題難嗎?”他說:“不難,但是默寫部分要全對才能得高分。”我表揚他剛進入初中就悟到了一個復習的訣竅。我翻開試卷說:“《泊秦淮》這首詩,你給我背背可以嗎?”蘇原面露難色:“我……不會背。”我笑了笑說:“這很正常,畢竟這首詩不在考試范圍之內,但是班上有幾個同學能拿到這兩分哦。”我微笑著看著他。他猶豫了一下才抬起頭說:“老師,我是有答案才答出了這道題。我有一個在其他學校讀書的小學老同學,他們也用三美學校的試題,從第一個月月考開始,我們就發現彼此用的試卷一樣,但是他們總是在上午考語文,而我們總是在下午考,所以我就能提前知道考試題目,就事先準備了。”這個理由與上次差不多,但在性質上卻又嚴重了許多。
多次出現這樣的問題,而且每一次都有一部分學生參與其中,毋庸置疑是這些學生的取巧心理在作怪。我很擔心,平時成績虛假“繁榮”的他們,一旦到了中考,將會跌得很慘;我更擔心,若“聰明”不用于正道,那么這樣的“聰明人”以后會成為社會的“危險品”。
我心平氣和地對他說:“老師和你分享一個故事吧。從前,有兩個人同拜一個建房子的老師傅為師。老師傅讓他們分別建造一座房子,并吩咐他們挖地基、砍木材……每一步,大徒弟都按照要求去做,而每一次小徒弟都會耍小聰明,偷工減料。過了3年,他們各自建起了一棟房子。這時,老師傅將徒弟建造的房子當作禮物送給了他們。蘇原,你猜猜這兩個徒弟會有什么反應呢?”蘇原低著頭說:“我猜大徒弟一定會很高興,而小徒弟一定會很后悔,因為小徒弟一直偷工減料,自己建造的房子根本不能住。”“是啊,人生的答卷其實并不全都上交老師,答卷的優劣也并不只由老師評判。偷來的巧往往是致命的拙啊!我班的班級文化是‘篤’,就是要我們做真誠、厚實、牢靠的人,不是嗎?”蘇原很有感觸地點了點頭。
后來,蘇原在周記里寫道:“欺騙的結局就是悔恨,我應該改正錯誤,不然以后一定會追悔莫及。”看了他的周記,我寫道:“希望你在‘篤’文化的熏陶下成為一個‘明德篤行’的人。”
時間很快到了第三次月考,我不動聲色地讓幾個班干觀察班里考試的情況,班干們都說這次大家都是誠信考生。考試成績出來了,蘇原的成績并不理想。我找到蘇原,輕輕問他:“拿到成績,你有什么想法?”蘇原淡淡地笑了笑,手指向明德樓下那一排菩提樹說:“老師,你看到那棵最小的菩提樹了嗎?雖然它的葉子不及其他菩提樹多,但是他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新的,它有一天也會長得很茂盛。我想我就是那棵最小的菩提樹吧。”說完他看著我,很坦然地笑了。午后陽光燦爛,陽光在菩提樹的葉子上輕盈地跳躍,在那柔風里,我似乎能聽見“篤”的陽光在葉子上跳出的愉悅的音符……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