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思想品德 以疑激趣法
遷移激趣法 活動激趣法 生活激趣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3A-
0121-01
榜樣是人們學習的方向和目標,為人們樹立了杰出的人格楷模、高尚的品德表率。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古今中外杰出的道德典范、先進楷模的榜樣案例,讓學生從中獲得激勵,并且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和付諸于行動。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榜樣案例的選取原則。
一、以真實性為原則,選取榜樣案例
真實性是選取榜樣案例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學生的眼中,不真實的榜樣例子是虛偽的,是不道德的;只有真實的榜樣案例,才是好的案例,才能代表一定的道德高度,才具有教育意義。因此,教師在選取榜樣案例時必須堅持真實性的原則,不粉飾,這樣才能為學生所信任。此外,教師應該從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和特點出發,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選取榜樣案例,使榜樣案例具備真實性。
例如,教學《可持續發展》(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級)一課,在講解“科教興國是我國當前發展戰略”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吃飯問題著手,這樣引導:“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碗中的米就是水稻。為了解決吃飯問題,提高水稻的產量是至關重要的。”然后,讓學生說出對水稻生產有貢獻的人物。在此基礎上,教師重點介紹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講述他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研究出雜交水稻,從而成功實現了水稻產量的提高,解決了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這樣的榜樣案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能讓學生感覺真實,能為學生所信任,能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袁隆平勇于追求科學真理、辛苦鉆研為億萬老百姓謀福利的精神,體驗到科學技術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成功達到教學目的。
二、以時代性為原則,選取榜樣案例
榜樣案例只有與時代的特征相結合,體現時代的要求,才能對初中生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因此,榜樣案例的選取,必須以時代性為原則,選取符合當代先進思想的案例。為了體現榜樣案例的時代性,教師所選取的案例應該體現當今國內外社會最新的發展情況、發展問題、發展趨勢,應該符合時代潮流的價值觀,不滯后、不落伍,體現時代發展的特征,代表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方向,并且體現科學發展的思想理念。這樣的榜樣案例才能為學生所感知,具備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此外,在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模式中,教師所列舉的榜樣大多是一些有豐功偉績的人物,但這樣會使學生產生一種不可接觸的距離感。教師不妨將名人回歸為普通人,讓學生覺得有“真實感”和“現實感”,這也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趨勢以及榜樣案例的時代特征。
例如,教學《可持續發展》(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級)一課時,教師可以強調堅持“科學發展觀”是經濟發展的趨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密切結合的,然后讓學生舉一些自己在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人們的環保行為、環保舉動、環保措施,并且以這些人物為榜樣。這樣的榜樣案例體現了時代發展的特征,也讓學生有一種自己可以向榜樣學習的“真實感”和“現實感”,從而成功達到了教學目的。
三、以思想性為原則,選取榜樣案例
教師在選取榜樣案例的時候,還應該遵循思想性的原則。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人文學科,強調的是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思想品德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內心需要和感受,并引發學生深思。學生在思考基礎上,才會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此,教師在采用榜樣案例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以思想性為原則,把榜樣的精神內涵和學生的情感緊密結合,寓理于情,從而成功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教學《自我保護》(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級下冊)一課時,教師可以例舉一些人遇到歹徒后勇于搏斗的行為,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為了正義犧牲性命是否可取。有的學生認為,為了維護正義,犧牲性命是值得的;有的學生認為,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舍生取義”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然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生命是可貴的,正義也要維護,可以在不犧牲生命的情況下,采取適當的措施來維護正義。通過榜樣案例的講述,教育了學生如何去維護正義,并且也激發了學生的正義感。
榜樣案例能使書本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聯系起來,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思想品德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榜樣案例和書本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有效途徑,選取適當的榜樣案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