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結合小微企業融資難現狀及小微企業自身特點,根據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從還款意愿、還款能力以及成長潛力三個方面,構建了一個適用于小微企業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一、引言
小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小微企業在活躍市場、創造就業和增加稅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銀企信息不對稱和小微企業信用記錄的缺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小微信貸產品時面臨巨大的信用風險。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客觀且適用于小微企業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為銀行信貸提供外部依據和參考,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推動其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目前國外研究文獻來看,在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的選取方面,國外已基本達成共識。一方面,評價小微企業信用的指標要能反映企業主個人的信用風險。 Schreiner(1999)提出的信用評價指標為:企業主性別、行業、貸款額、擔保、銀行分支機構、信貸員能力[1]。另一方面,指標要包括大量非財務信息,僅依靠財務指標是不夠的。Altman(2009)利用英國5749188家小企業數據,證明了非財務信息的引入可以提高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估的準確率[2]。
近年來,國內學者及各大銀行都相繼對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展開了相關研究,并且在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等多家雜志上發表過有關對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文章。
在信用評價指標的選取方面,初期研究者選擇的一級指標大多為企業基本素質、財務狀況、企業發展能力等,如范柏乃(2003)從企業償債能力、經營能力、創利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與成長能力六個層面遴選了28個評價指標 [3]。隨著研究深入,后期學者的研究逐步加入了企業及企業主履約情況、宏觀因素等指標,如付婉瑩(2014)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以及信用評價的難點,選取了基本素質類指標、市場環境類指標、盈利能力類指標、履約能力類指標和財務狀況類指標[4]。
我國現有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沒有考慮小微企業的情況,不能完全適用于小微企業的信用評價工作。雖然有些公司針對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特征和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自己設立了一套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如遠東資信評估公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但是目前都沒有一套社會認可的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二、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指標體系設置應遵循針對性原則,不同評價對象和評價目的的指標體系應該有所區別。故要建立一套適合于小微企業的指標體系,必須要考慮到小微企業的特點。
(一)重視外部環境對小微企業的影響
小微企業規模小。這一特點賦予了小微企業經營靈活,內部交易成本低,善于快速利用外部既有研究成果等優勢,但是也導致了小微企業產品或服務單一,大都是中間產品。所以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我們不僅要強調企業的微觀層面,更要重視外部環境因素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如行業狀況及核心企業供應鏈的發展狀況等。
(二)重點考察小微企業未來發展前景
小微企業有相當高的開業率和淘汰率。作為市場競爭的主要參與者,“優勝劣汰”的規則導致了小微企業生命周期相對較短,進入退出快。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不僅要考慮企業財務指標的靜態評估,而且要重點考察小微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包括創新能力等。
(三)增加易操作的定性指標
小微企業財務報表嚴重短缺。私營家庭企業為主的小微企業往往具有信息不透明、沒有財務報表專業人才、財務報表短缺的問題,這一方面導致了需要格外重視指標體系建立的可操作性原則,從而增加更易理解和獲得的定性指標;另一方面導致了履約能力考察的欠缺,所以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更應考慮企業甚至是企業領導人的履約意愿,如可以通過稅金及時上交率等指標來側面反映。
(四)加大對小微企業成長能力的考察
小微企業具有高成長性。小微企業可以說是一個大型企業的起步階段,所以小微企業的成長速度是已經成熟的企業所沒有的。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在現行的評價體系中加大對企業成長能力的考察,不要讓有潛力的小微企業因貸不到款而陷入困境。因而員工素質、創新能力要素等都應全面納入指標體系當中。
(五)注重小微企業流動資產運營效率
小微企業普遍對固定資產的投入較少,而流動資產和無形資產比重較大。考慮到這一特點,在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的設計上面,一方面需要注重流動資產運營的效率,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另一方面需要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包括專利、專有技術、管理、商標、品牌、聲譽等。這些無形資產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后勁,但卻無法從賬面上反映出來,因此在對小微企業的信用進行全面評估時,要在評價指標上充分衡量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才能體現出評價指標的嚴密性和科學性。
三、我國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設計
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作,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全面客觀,還要充分考慮所選指標是否符合小微企業的特點。指標體系構建的結果將直接關系到信用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客觀性。
借鑒當今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結果,考慮小微企業自身的特點,按照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及注意事項,我們從還款意愿、還款能力以及成長潛力三個方面,構建了涵蓋定性與定量指標、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可以分為10個評價要素,29個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區別于其他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結果,上述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三個優點。
(一)評價劃分合理
在其他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中,基本均按照定性與定量指標或者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劃分來構建的。考慮到銀行等信貸主體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時需考慮其還款意愿、還款能力及未來發展,本文打破傳統做法,將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劃分為還款意愿、還款能力和成長潛力三大方面,劃分清晰,覆蓋全面。
從上述指標體系也可以看出,還款意愿、還款能力和成長潛力都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定性或定量指標,也不能簡單的歸結為財務或非財務指標。比如,在還款意愿方面,企業基本素質為定性評價要素,履約情況則為定量評價要素;在還款能力方面,企業競爭能力為非財務指標,而其余則均為財務指標。這在某種意義上表明,還款意愿、還款能力和成長潛力三個方面的劃分可以看做是定性與定量劃分、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劃分的一種升華,更加清晰準確。
(二)評價要素適當
相對于其他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上述指標體系突出了現金流量評價要素和企業發展潛力與創新能力評價要素。
在國內其他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中,很少考慮現金流量評價要素,認為有諸如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等評價要素便足以衡量小微企業的還款能力。事實上,考慮到小微企業規模小、生產周期短的特點,現金流量對企業的正常運行而言更為重要。且實證研究表明,現金流量指標相比于會計數據指標具有一定的不可操縱性,數據更真實。因而在構建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時,現金流量評價要素不可少。
在衡量小微企業的成長潛力時,我們同時考慮了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表面上看,具有創新能力是有發展潛力的象征,但在上述指標體系中,發展潛力要素主要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從宏觀角度衡量企業的潛力,而創新能力要素主要考慮小微企業自身,從微觀角度衡量企業的潛力。
(三)評價指標有新意
1、在履約情況要素中引入稅金及時上交率指標
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對于履約情況要素,大都只考慮貸款本息按期償還率。而履約情況衡量的不僅僅是信用記錄,更是一個企業的誠信狀況。對于企業而言,依法納稅是其光榮職責和義務,逃稅漏稅不僅是違法行為,更反映了企業沒有誠信。引入稅金及時上交率指標,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一個企業是否誠信。另外,小微企業大多財務報表欠缺,所以合理構建履約情況要素評價指標,反映企業履約意愿,顯得更加重要。
2、在企業競爭能力要素中引入品牌信譽指標
很多人以為,品牌信譽是大企業的事情,小微企業幾乎沒有品牌信譽可言。本文認為這種想法有失偏頗。品牌信譽并不是單純指品牌知名度高,更意味著品牌值得信任。小微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一般較低,但只要小微企業的產品擁有好的質量、口碑,依然意味著良好的品牌信譽。小微企業固定資產少,品牌信譽作為無形資產,在評價小微企業信用時更應著重考慮。
3、在盈利能力要素中選用了資產報酬率和成本利潤費用率
很多人在考慮盈利能力時還考慮了銷售利潤率。而實際上銷售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是可以互相換算的。相對于小微企業而言,資金本來就少,如何用更少的資金創造更大的利潤尤為重要,因而上述指標體系只選用資產報酬率和成本費用率指標。
四、結論
建立一套科學客觀、針對性強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進而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關鍵所在。對于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目前仍未達成定論。借鑒以往的研究結果,結合小微企業的特點,本文從還款意愿、還款能力以及成長潛力三個方面,構建了涵蓋10個評價要素、29個評價指標的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和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Schreiner,M.A Scoring Model of the Risk of Costly Arrears at a Microfinance Lender in Bolivia[EB/OL].http://www.microfinance.com,1999
[2] Altman,E.I,Sabatob,G.and Nicholas,W.The Value of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SME Risk Management[DB/OL].Working Paper,September 03,2009,http://ssrn.com/abstract=1320612
[3] 范柏乃,朱文斌.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指標的理論遴選與實證分析[J].科研管理,2003,06:83-88.
[4] 付婉瑩.關于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33(9).
[5] 潘振媛.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初探[J].信息技術,2012 (8):189-192.
[6] 李鋼,章少平,梁雪春.小微企業信用評級的可行性指標探析[J].經營與管理,2014 (6):101-103.
[7] 江暮紅.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求索,2013,6:076.
[8] 徐廣軍,倪曉華,肖運香.標普,穆迪,鄧白氏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比較研究[J].浙江金融,2007 (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