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全球美元擴張的大背景入手,分析了美元擴張對我國外匯資產、經濟增長、物質資源以及資本分配等方面帶來的沖擊以及危害,在本文中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在美國量化寬松的背景下我國應對美元擴張的對策建議,以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美元擴張;美元貶值;經濟增長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國際貿易的不斷深化,作為全球支付與結算手段,美元對全球的供給不斷增加。自2002年以來,美國政府為彌補其巨額赤字以及其對外貿易逆差,開始進行新一輪美元貶值。在經濟逐漸復蘇的大背景下,2013年9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維持現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不變,這也是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實行的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分析美元全球擴張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外匯市場上的資金供求的劇烈變化,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制定相關經濟政策,以促進對外貿易的順利發展以及兼顧內外平衡的實現。
一、美元擴張對中國的消極影響
由于美國擁有著發行國際貨幣的壟斷權,因而美國的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穩定對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以及外匯市場的穩定起著較大的作用。美元擴張對其他經濟體的損害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對外貿易國,同時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也在美元擴張的過程中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
(一)外匯資產急劇縮水
不可否認,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隨著美元的大幅貶值而急劇縮水。而在2010年4月10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9920,首次突破7元關口。按照匯率改革之初的匯率計算,人民幣升值將近15%。據中國外匯管理部門人士透露,中國外匯儲備的比例結構為美元65%,歐元26%,英鎊5%,日元3%左右。但有關部門分析,中國持有在外匯儲備持有美元的比例應遠高于這一數據。在2008年2月這一個月期間,美元相對國際主要貨幣就跌去了2.6%。如果假定中國外匯儲備中90%是美元,2.6%的美元貶值意味著在那過去的一個月內,中國的外匯資產縮水了357億美元,這相當于當月貿易順差的4倍。
截至2014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95萬億美元,較2013年末增長了1300億美元,持續的美元增長導致的美元貶值也使得我國日益增長的外匯儲備實際購買力下降,資產嚴重貶值。所以美元的擴張,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及之后的惡性擴張,必然造成中國外匯儲備的損失。
不可否認的是,在全球美元擴張的大背景下,中國作為對外出口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不得不繼續承受美元貶值所帶來的損失。為維護匯率穩定,在美國實施貨幣擴張時,為抵制美元貶值的壓力,中央銀行不得不在公開市場上買入美元。而在美元持續貶值的預期下,這也意味著將來更多資產損失。曾有美國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在此番博弈中就猶如被束縛手腳的魔術師,要么就被限制在自己設定的“道具”中繼續受著煎熬,要么只有將這些“道具”完全毀壞。無論是那一種,都是中國不想看到的,都必將意味著一定的損失。面對著兩難的境地,為維護本國經濟穩定,穩定匯率以及外匯資產貶值成為了唯一途徑。而在此番美元擴張中,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使中國成為了美國鑄幣稅的主要承擔者之一,成為了擔負美國經濟衰退的實際買單者。
(二)減緩了經濟增長
盡管在一定期間內,人民銀行可以將匯率穩定在較小的范圍內浮動,但持續的美元擴張會使人民幣有向上升值的壓力,同時人民幣的持續走強也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美元貶值帶來的匯率下降(間接標價法)壓力將主要集中在這些新興發展中國家,中國更是其中的代表。
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急速減少以及對外貿易產業的增長放緩,這對于對外貿易依存度較大的中國來說,打擊是較大的。不可否認的是,外貿是中國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中受到沖擊最大的產業。2006年外貿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GDP的比例為65%,而在金融危機后,美國多次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以及人們的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人民幣迅速升值,這一比值迅速下降到49%,貿易順差的增長速度也放緩,2010年下滑至為1815 億美元。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5.83萬億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低于年初預定目標8%。
目前全球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之中,需求增長緩慢,但金融危機之后美國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正凸顯出來,人民幣升值壓力也不容忽視。不可否認,正是由于這時期的美元擴張導致了我國的外貿產業的復蘇與增長放緩,影響了中國總體經濟的增長。
(三)實際資源被掠奪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美國來說,發行貨幣對其是有巨大優勢的。在美元擴張中,由于鑄幣稅的存在,致使美國可以用較低的成本獲得其他國家較多的實際物質資源。從幣值上來說,美國印刷美元的成本是小于美元實際的購買力的。誠如上文中所提到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逆差國,美國正在通過其肆意印刷美元,正在享受著其他國家的發展成果以及物質資源,而絕大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為了賺取其肆意印刷的美元,不停地用國內的實際物質資源滿足其無限膨脹的欲望。
對于中國而言,此種物質掠奪尤其明顯。如上文提到的,中國在對外貿易上,所出口的商品較多是勞動密集型的商品,其生產方式較多是物質消耗性的擴張方式,多以其低廉的價格搶占國際市場,屬于典型的物質消耗型經濟體。因而在美元進行擴張時,其會向中國掠取更多的實物資源。美國只需將其擴張的美元投入市場即可獲得大量低廉高耗能的物品。美國作為儲備貨幣的壟斷發行國對中國資源原料的掠奪可見一斑。
(四)致使資本化力量分配的不平衡
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決定了美國對資本化力量的支配作用。美國的絕大部分外債是中國等其他國家積累的美元資產,通常這種美元儲備是這些國家以存款、政府債券和其他流動性工具的形式持有的。據有關報告指出,在國際結算中,美元結算占貿易總額的80%,為維護本國對外貿易產業的穩定與發展,各國必須持有一部分美元作為其貿易的準備金。這就出現了全球不合理的資源分配的問題,即世界經濟的資本化力量分配的不平衡。大量的資本(外匯儲備)從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向美國涌進,而美國卻利用其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優勢占用了中國較大一部分的發展資金,這種情況被稱為“反向援助”。
這對于本就資金急缺的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來說,危害更加嚴重。眾所周知,中國目前處于經濟急速發展的轉軌時期,生產規模急速擴張,但仍舊是外延型經濟體,所生產的物品絕大多數物品是初級產品,產業大多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資本的初始投入以及再投入量較少,技術進步也十分緩慢。因而作為非儲備貨幣發行國的中國來說,美元的迅速擴張致使實施固定匯率的中國不得不更多地吸收美元資產,以維護外匯市場上匯率的穩定。而增長的儲備美元資產意味著更多的國內資本“反向援助”美國經濟的發展,使得本已稀少的資本顯得更加急缺。自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外匯儲備國后,美元儲備更是節節遞增,在幾年內迅速翻番,這些外匯儲備所占有的國內資本可想而知。
即使在美國自2007年由次級抵押貸款引發的嚴重危機以來,美國支付的利率較低,盡管美國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危險,美國的信用危機以及高居不下的政府赤字和經常性項目赤字,加上發展中國家作為全球新貴的崛起都致使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以及美國政府的債券仍成為中國美元儲備的主要選擇,而美國多次的量化寬松政策致使美元的價值迅速貶低,美國政府債券的實際收益率一度較低,其儲備貨幣的地位決定了其在資本市場絕對的優勢。而中國作為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在經濟衰退時美元儲備更是迅速增加,美元資本化力量的支配作用可想而知,而美元擴張也使得全球反向擴張更加嚴重。
二、應對美元擴張的對策建議
美元擴張其對我國經濟體的危害是較明顯的。匯率的緩慢調整、人民幣的緩慢升值,既為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又引起了我們對自身的經濟制度、經濟政策以及產業結構的重新審視。
弱勢美元以及人民幣在未來時間內持續升值已經不可避免,而在此時我們要做的是:首先,改變我國的產業結構與消費結構,將我國的發展模式主要由第一第二產業帶動經濟增長到第一、二、三產業協同帶動增長,由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轉化為以投資、消費、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因而擴大內需是我國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其次,我們必須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改變一貫出口初級產品的發展模式,改進自身技術,鼓勵自主創新,增大資本以及技術的投入,逐步將我國從外延型經濟體及轉化成為內涵型經濟體,將我國從低效、低附加值的數量型出口向高效、高附加值的質量型出口轉變使得我國的產品以及企業走出國內,走向世界。
最后,我國必須更加靈活的調整我國的外匯儲備以及收入多樣化的持有各種外匯,不能將一個雞蛋放入一個籃子里,應將外匯更加理性的投資,同時利用國際金融衍生市場對沖對外貿易風險及匯率風險,以在美元擴張的情況下仍能保值我國的外匯財產。
參考文獻:
[1] 何帆、張明:國際貨幣體系不穩定中的美元霸權因素[J].財經問題研究,2005(7).
[2] 廖子光:金融戰爭—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3] 劉舒年:國際金融[J].中央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4] 陳雨露:國際金融[J].中國人民大學,2006.
[5] 姜波克:國際金融[J].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6] 蔣惠惠:美元長期大幅貶值的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5,(9).
[7] 李一文:理性看待美元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2008,(04).
[8] 于文濤:中長期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0,(02).
[9] 全毅,林發彬:美元貶值對我國外經貿政策的沖擊及對策思考[J].亞太經濟,2009,(01).
[10] 張苗: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不利影響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09,(03).
[11] 趙菊利:美元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06).
[12] 舒燕飛:美元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貴州社會科學,2007,(01).
[13] 杜安國: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原因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02).
[14] 岳瑤:淺析美元貶值對中國的負面影響[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