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樂教師經常將音樂鑒賞課程與其他課程采取融合性教學的手法展開,這也是目前音樂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理念即采取學科融通性教學,一般音樂鑒賞與語文學科的關聯較大,所以將二者有機結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課;語文教學;融合
將音樂鑒賞課程與語文課程相結合可以讓音樂課程更加具有藝術色彩,也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音樂中所蘊含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水平,同時對提高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很有幫助,將高中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一、音樂鑒賞課與語文教學融合
音樂與語文課程的聯系是因為二者都是帶有藝術氣息與文學氣息的學科,在我國古代就有將音樂與詩歌相融合的方式,音樂鑒賞課上很多教師在教學之前都會讓學生對音樂歌詞進行一個大概的了解,通常是通過朗誦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以及講述的大體的內容。很多音樂都是由古代的故事或者詩歌轉化而來,有的音樂作品甚至選取了詩歌的原句,學生可以根據樂曲來感受古詩中的意境從而更加生動形象的理解音樂作品中的內涵。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與語文課程的結合教學是具有一定促進性意義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根據音樂鑒賞的作品內容來選擇合適的語文課本文章以及古詩等等內容,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讓音樂鑒賞為學生提供學習語文課程的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語文課程幫助學生理解音樂鑒賞課程的內涵,而作為高中音樂鑒賞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語文學科類的輔助教材內容。
二、高中音樂鑒賞課與語文教學融合的作用
(一)增強學生感悟和審美能力
音樂鑒賞課程主要是通過鑒賞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并且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而語文課程的學習也同樣如此,增強學生對美的追求和感悟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欣賞力,所以說音樂鑒賞課程與語文學科是有著相通性而存在的。在音樂鑒賞詩歌作品時需要通過優美的曲子去感受詩人當時的內心情感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內涵,有些情感單純依靠分析與挖掘詞和字是很難透徹理解的,教師應當讓學生在理解詩歌內涵的基礎上才能去深入的感受音樂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具體意境,這就是藝術最獨特的存在方式以及表達方式。而教師在音樂鑒賞教學時應當鼓勵學生多去仔細的聆聽詩歌,并且帶著問題去思考感悟。而此時的音樂鑒賞已經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審美過程而存在,更多的是對心靈上的感悟對文化的一種探索與豐富。
(二)提高學生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每個音樂鑒賞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背景下進行創作的,音樂作品中也包含了作者當時的內心情感甚至是隱藏的故事在其中,不同的樂器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就是來制造不同的效果與感情,讓音樂來喚起其中的情感。音樂鑒賞作品對語文課程中的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通過音樂作品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出來,而想象力對語文學科中的作文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將音樂鑒賞課程與語文學科中的寫作課程相結合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音樂與語文的共通之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音樂鑒賞作品對學生的大腦思維活躍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作為高中音樂課程教師在給學生進行音樂鑒賞作品講解時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和鍛煉,一般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讓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音樂作品的朗讀,然后再由不同的小組分別對音樂作品進行表演,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也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學到如何與他人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并且發揮出每個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
(三)加強學習的記憶能力
音樂作品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強化性的記憶,音樂學生在學習音樂作品時可以產生一個促進記憶的化學物質,所以音樂作品不僅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記憶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可以讓神經系統處在一個高度集中地狀態,一般對音樂鑒賞有較高的興趣的學生他們的記憶力都相對較高,而且一些旋律優美的音樂旋律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這樣在學習時也能夠做到更加的全神投入。而音樂鑒賞提高學生記憶力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上,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選擇合適的音樂鑒賞曲目可以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對學習產生更多的熱情與興趣,同時起到提高學生記憶力的作用。而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也能幫助學生理解所挑選的音樂鑒賞作品的內涵與所要表達的含義,但是二者的前提就是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曲目來作為提高課堂效益的輔助工具。
三、結語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與語文學科的重要關聯是顯而易見的,作為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將音樂鑒賞課程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可以得到適當的心情放松并且可以通過音樂鑒賞作品學到更多的知識,而音樂鑒賞與語文學科之間的密切關系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劉劍輝.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自主學習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音樂時空.2015(03)
[2]毛丹. 新課程標準下關于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0(09)
作者簡介:王媛,南京五中,職稱: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