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文化的普及,流行音樂元素以勢不可擋的趨勢涌進校園,身處文化多元化洪流中的小學生成為了流行歌曲的狂熱愛好者,流行歌曲自由灑脫的模式符合現代小學生追求個性自由張揚的思想風格。本文探究流行歌曲為一種課程資源納入到課堂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為其作為課程資源進入音樂課堂教學提供試驗策略。
【關鍵詞】流行音樂;小學音樂;課堂構建
隨著當前政治、經濟,文化的高速發展,流行音樂占據了我國音樂文化的半壁江山。尤其當“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電視節目播出以后,流行歌曲對于青少年的影響變得更大。流行音樂以其節奏感強、時代特征明顯,易學易唱等特點與當前中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相符合,形成了一種勢不可擋的音樂潮流。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正確引導,使流行音樂推動小學音樂,構建音樂快樂課堂。
一、發揮流行音樂的作用,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由于教學形式單一,音樂題材相對古板、單調,往往是教師講音樂背景,學生似聽非聽、似懂非懂。對于歷史上一些感人的音樂作品,由于學生不能充分地理解感受,也產生不了共鳴。對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利用當代學生能夠理解的流行歌曲來加以糾正,比如由陳濤、王曉峰配合中央電視臺下崗就業主題創作,劉歡演唱的公益歌曲《從頭再來》,汪峰創作的《怒放的生命》以及奧運歌曲《感恩的心》等作品。歌手在演唱時能夠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強大的震撼力和對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知水平有所深入,從審美、鑒賞到思想教育都有所收獲。
小學音樂課堂引入流行音樂,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情,提高審美情趣,對于形成成熟的人格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教師使學生了解流行音樂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以及流行音樂的文化特點,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很多音樂作品的創作,都是貼近生活的,學生通過流行音樂的學習,能夠對社會、對生活有更深的感悟,能夠體會音樂的內容和涵義,對于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
二、正確利用流行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現在的流行音樂題材繁多,魚龍混雜,小學生還不具備分辨優劣的能力,所以流行音樂對學生的影響也具有兩面性。教師的音樂選材極為重要,在內容上要選擇那些積極向上,對學生成長有益的音樂作品。曲調上選擇悅耳動聽、有些技術含量作品。比如,黃征的《奔跑》、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李宇春的《和你一樣》等。還有一些具有文學欣賞價值的流行歌曲教師也應該收藏進來,比如,根據蘇軾的《水調歌頭》譜曲翻唱的《但愿人長久》,周杰倫的《菊花臺》,《發如雪》等歌曲里邊蘊含了古典詩詞典故,使歌曲具有古樸典雅的美學效果。在演唱歌曲的同時講解歌詞的文學背景,使學生文學素養也有一定的提高。這些作品都是適合小學生傳唱學習的流行歌曲。然而現在繁雜的流行音樂潮流中也有一些思想內容不積極,格調低下粗俗的流行音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高分辨作品優劣的能力,比如網絡一度流行的《愛情買賣》,《老鼠愛大米》等作品歌詞低俗,不具有欣賞價值。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流行音樂不能代替我們的傳統音樂教學,流行音樂的引入目的在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快樂主動的學習音樂,以飽滿熱忱的態度加入到音樂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流行音樂的多元化創新,令人耳目一新,豐富了小學音樂課堂的內容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比如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把傳統戲劇與流行音樂完美的結合使歌曲更富有立體感;陶喆的《蘇三說》把《蘇三起解》中的一段流水快板改編成一曲蘇三說,陶喆用一段精彩絕倫的花腔演唱和RB組合形成了具有新穎的演繹形式的中國風歌曲;王力宏的《蓋世英雄》把中國傳統的京劇與昆曲和西方嘻哈音樂風進行碰撞組合,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舞臺;周杰倫的《刀馬旦》和《霍元甲》在歌詞中融入京劇元素和大膽使用京劇花旦唱腔,雖不算正宗但也是將流行音樂與京腔組合的代表作品。這些年很多歌手都把流行歌曲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欣賞流行音樂的同時,不忘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
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旋律優美。教師讓學生欣賞歌曲的同時可以放一段同名電影,幫助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歌曲展示了人們堅強不屈、勇敢拼搏的精神。使同學們在娛樂同時,了解歌詞的意義。女子十二樂坊采用了把中國傳統樂器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現代化表演形式,以動聽的音樂旋律和優美的表演形式給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帶來了新的活力,極盡新鮮感,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樂、熱愛民樂。在學生學習古琴欣賞《梅花三弄》的時候,導入女子十二樂坊的演奏視頻《阿拉木汗》曲目,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思考音樂問題,尋找樂曲中涉及到哪些民族樂器,使學生初步感受民族音樂帶來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
三、正確利用流行音樂,構建小學音樂快樂課堂
流行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許多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地利用流行音樂,來推動構建小學音樂快樂課堂,使學生自覺自愿的學習音樂知識,利用課外活動播放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培養學生的樂感和好的音樂習慣,同時也能緩解課堂帶來的緊張情緒,為音樂課做好準備工作,使音樂課堂氣氛輕松快樂。學校也可以組織一些音樂歌唱比賽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舞臺表現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