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應突出其創新性與多樣性,對于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式的音樂教學來說尤其應注意這方面的發展。創新是就音樂教學的內容而言的一種改革,相對于以往傳統教學而言的一種方法上的改變,一種相對于國內音樂教學而言的一種更加開放的“拿來主義”的應用;而多樣性,則是將多種教學方法與實踐活動揉和于課堂上的一種不拘一格的多樣化嘗試,通過這種嘗試,找到一條中職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一種適應性與必然性,從而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音樂課堂;創新性;多樣性
一、音樂教育的價值和作用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依然很多,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重理論、技能的教學而輕實踐應用的教學培養,出現這樣的弊端與我國的現實情況是相符的,與人們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有一定的關系。其造成的結果自然是教學效果很難滿足新時期幼兒教育對音樂的需要,扼殺了很多富有音樂才能的少年。
二、學前音樂教育改革的現狀和問題
中職學前教育在目前仍然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作用得不到人們應有的重視,這是我們社會上呈現的一種普遍現象。現將出現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項:
(一)對音樂學科專業性的過分強調
目前音樂課專業課主要是鋼琴、聲樂,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呈現出專業性強、難度大、任務量重的特點,嚴重脫離了幼兒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實際也有很多不合。很多音樂教學專業的教師在學校學習時只是片面地追求考試成績,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他們的專業化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在以后教學時的實用性,在學校所學的理論專業王知識不能適應教學的實際情況,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導致許多幼兒學生在學習時覺得老師講得太深,而平時練習的機會又非常少,這讓他們覺得學習音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導致他們學習興趣的下降。
(二)對音樂技能技巧訓練的過分依賴
音樂技能只是為學生將來從事幼兒園工作必須要具備的多種技能之一。學生音樂技能掌握的程度并不能決定學生是否勝任幼兒園工作,而是看在音樂教學中能否讓學生將音樂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幼兒教學中去。許多教師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單一的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上,在應對技能競賽時確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事實證明,一些音樂技能很好的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同樣也出現了面對幼兒時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么上課的難題。可見,音樂技能的高低并不是決定學生能否勝任幼兒園工作的關鍵所在。
(三)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脫節
在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目前普遍存在著教師片面強調音樂理論,注重音樂知識的傳授,而經常會忽視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有機統一,忽視了音樂教學活動方面能力的培養,使整個教學活動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而對于學生的“學”和“用”卻沒有充分重視起來,從而影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僅僅以學知識為主要的目標,影響了其音樂潛力的挖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音樂實踐能力不強,就沒有辦法使自己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也會對其教學產生不良的效果,出現雖然在努力地教但收效甚微的現象,進而影響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中職院校學前音樂教育的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和音樂教育能力,使音樂教學與實際教學工作出現較大的差距。
三、學前音樂教育改革的創新之路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滲入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多媒體教學以其直觀性、音聲呈現的方式來表達出更富有意義的教學特點,從而也成為許多教師越來越喜愛的一種教學模式。那么,應如何使多媒體教學與音樂教學相結合,從而創造出更多新的教學亮點來呢,有以下幾點需要我們去探索:
首先,音樂能力并不僅僅是音樂技能,更不只是簡單的唱歌。這一點,幼兒教師應該非常明白和清楚。相比于培養幼兒的音樂技能來,讓他們對音樂有一個更直觀的興趣切入點,更快地進入到音樂的世界里,去用心感受音樂的世界就顯得更加重要。因此也就要求我們的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感受音樂之美和表現音樂之力。而這種感受力的培養,就不僅僅是以單純的唱的形式來展開,而應該以更加多樣的形式來表現,比如優美的舞蹈,比如和諧的旋律,比如動人的演奏,比如對一段音樂的描述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音樂,而這些藝術形式的加入,就可以使音樂教學更具多樣性,也更有創新意義。
其次,幼兒音樂教師的音樂能力評價標準要靈活多樣,要在教育目標的體系下靈活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不應拘泥于死的標準,而應更有自己的創見和發現,這樣就可以調動和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更樂于去學習和發現音樂的美。
最后,以多元的視角對音樂智能化進行評價。一些音樂學的專家將音樂智能概括為“對聆聽并反應各種聲音感興趣”等12個方面。我們對這些應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并進行深入的研究。
四、幼兒音樂教師應具有創新型的教師觀
幼兒音樂教師不能只滿足于會唱歌、能彈鋼琴、擅長跳舞等基礎層面的要求,而應做到全面的了解學生,走近學生,在教授音樂的同時,還要做一個內心聽覺與外在表現高度統一的教師,平時要尊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肯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性成果,做一名能從多維角度解讀音樂的教師。
第一,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同時也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幼兒音樂教師應該是能找到學生心靈深處最隱秘的那扇窗的人。想要打開一個孩子的耳朵,教師首先要做耳朵打開的個體,學會欣賞作品。
第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幼兒音樂教師應該是將眼睛這扇窗打開的人。在創造力上,教師由于受傳統社會道德觀的束縛和影響,與兒童相比相差很大。對于幼兒的一些問題和想法,教師應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時要鼓勵兒童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才能,并要抓住適當的時機給予引導。
目前,中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目前正處于改革和創新的初期,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會很多。這也就需要我們每個教師以百倍的努力去開創嶄新的局面。而這一條探索之路必定是曲折而漫長的,中間必定會有挫折和困難,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立足兒童,努力去發現他們在音樂上的天賦,那么讓“音樂屬于每一個中國兒童”的理想就會一步步實現,而我們每一位教師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探索這條未來的音樂教學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