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織體作為音樂作品中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它可以豐富、補充、烘托、渲染該音樂作品中的旋律,又可以彌補作品中旋律、和弦本身所表達不出來的情感。通過音樂織體表達的喜、怒、哀、樂,也可以想象到有關作品的一些畫面,音樂織體豐富了人的頭腦,增強樂曲的豐富性。
【關鍵詞】織體;古典集訓鋼琴伴奏;縱線性思維
通過分析織體在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的運用,深入的了解織體對于古典集訓鋼琴伴奏的引導、豐富、襯托、深化等的重要性。
一、織體的定義與分類
(一)織體的定義
“織體”這一詞,最早是一種源于 “Factura”拉丁文的外來語,在音樂中表示“聲部的結構”,指的是在多聲部樂曲中,旋律的技巧、規律和方法的搭配組織。
(二)織體的分類
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多用于縱向織體伴奏音型,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形式有三種:堅定有力的柱式和弦、抒情流暢的分解和弦與歡快跳躍的半分解和弦。
二、織體在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的類型
古典集訓舞蹈在平時的上課中會通過鋼琴演奏課本中的伴奏譜來做相應的舞蹈動作,不同的伴奏音型對具體的舞蹈動作進行演繹。
(一)堅定有力的柱式和弦
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所有的和弦音符同時發生,常用2/4或3/4拍子的音樂。在鋼琴上彈奏出來的效果給人以堅定有力的感覺,例如:壓腿、中跳、大跳,大踢腿等,伴奏譜中伴奏織體運用的是柱式和弦,共同點就是要彈奏出有力量感。
(二)抒情流暢的分解和弦
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以和弦的分解形式出現的一種伴奏音型。音樂常用3/4、4/4拍,給人以抒情流暢的感覺。例如:下蹲、擦地等,這些基本動作的音樂伴奏織體都是以分解和弦為主,要注意各音之間的連續不間斷,這樣才能突出其流暢優美的特征。
(三)歡快跳躍的半分解和弦
一種和弦的低音和另外幾個和弦音交替出現的形式。特點為歡快跳躍,音樂常用2/4或4/4拍。例如:小跳、小踢腿等運用的就是明朗活潑并富有彈性的半分解和弦織體結構。手腕的力度、指尖與鍵盤的快速接觸和音的間斷性與跳躍性為特點。
三、織體在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的應用
(一)織體多是以橫線性思維為主
以橫線性織體思維為主,也就是說以單聲部織體結構為主。在這類古典集訓中,織體與樂律之間是彼此重疊的,而織體只是主旋律橫向、水平的展開,同時還有多聲部織體,這里多指的是復調音樂。
(二)綜合采用縱線性織體思維
縱線性織體思維是指強調主調音樂的運用。不同的多聲部音樂主要體現在音樂的旋律是基于縱向思維、主旋律的音樂表現的主要內容和重要作用之中。同時用和聲的力度、色調與和弦模式的反復轉變所組成的音樂織體構造。而這個織體結構主要是通過陪襯、豐富主旋律從而達到表現音樂藝術的目的。只有將橫線性織體思維與縱線性織體思維相互結合起來并得到充分的運用,古典集訓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結論
在古典集訓鋼琴伴奏中,織體的引導性、主導性、豐富性、多變性以及混合性的綜合使用,了解到織體對于古典集訓鋼琴伴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織體就是連接古典集訓內部結構之間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只有通過豐富的織體結構才能表達出相應的古典集訓的內容與情感。
參考文獻
[1] 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131-135,221-225
[2] 劉聰,韓冬.鋼琴即興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7-8
[3] 唐滿城,金浩.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139
[4] 高為杰,陳丹.曲式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48,71
[5] 于蘇賢.復調音樂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3-7,27
[6] 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神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9-72
[7] 孟廣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訓練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王倩(1985—),女,陜西咸陽,本科,咸陽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