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將作為藝術活動的主人,到藝術活動中去學習認識自己和表現自己”,是當代兒童藝術教育觀念的一種新思路。音樂不僅僅要讓孩子們會聽,更要讓音樂變得生動形象,讓孩子們樂于接受。運用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兒童充分理解作品,培養孩子隨樂動作的創造能力和表演天賦,再現音樂主題,深刻體會樂曲內涵。引領兒童在音樂的殿堂里展開想象,感受到音樂無處不在,從而找到真正的快樂,在音樂中放飛自己的希望!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音樂教學;直觀形象性
美國著名教育家霍華德· 加德納和魯道夫·阿恩海姆的觀點:“兒童將作為藝術活動的主人,到藝術活動中去學習認識自己和表現自己”,是當代兒童藝術教育觀念的一種新思路。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小學音樂教育的老師,我發現音樂不僅僅要讓孩子們會聽,更要讓音樂變得生動形象,讓孩子們樂于接受。近兩年來,我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遨游于音樂海洋中,對音樂感興趣,讓美好的音樂與快樂同在。
一、運用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兒童充分理解作品
美麗的想象可以幫助孩子們豐富音樂作品的形象,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內在美。此時,多媒體課件的超大容量,超清畫面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容量,為孩子們理解作品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內容。
在教《春天來了》這一課時,先讓孩子們說說春天的景色,然后讓孩子觀看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春天景象,孩子們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看到他們投入的眼神、專注的表情,輕而易舉地獲取了春天的信息,為教唱《春天來了》這首歌的情感創設埋下了伏筆,而后同學們滿懷激情地演唱,從悠揚的歌聲中抒發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尤其當教學少數民族歌曲時,多媒體課件幫了老師大忙,教學《金孔雀輕輕跳》時,我找了許多傣族民俗,傣族生活,傣族舞蹈資料,制成課件,課堂上,讓學生先了解傣族風情,欣賞傣族服飾,觀看傣族的舞蹈,知道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物,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一個典型代表,逐步把握舞蹈的特點,最后進行屈掌、壓腕、移臀等一系列的動作要領的指導,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在直觀的欣賞之后,不論學唱,不論學習舞蹈,都心領神會,學得自如。
二、運用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培養孩子隨樂動作的創造能力和表演天賦
在低年級教學中,孩子們隨樂而動的積極性特別高,但卻總是希望老師一筆一劃地教他們做動作。這樣一來,忽略了孩子們的自由發展。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歌詞內容擬人化,將音樂律動夸張化,強烈化,不僅幫助孩子們理解歌詞,更強烈地激發孩子們積極表演,參與創作。
在教唱《地球歌》時,教師邊示范唱邊隨樂動作,讓孩子對樂曲子有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運用形象的語言,展示多媒體擬人化的地球形象,向孩子們傳達地球的運動規律,并示范引導詼諧有趣的動作,孩子們的積極性一下就上來了,這樣,孩子能邊唱邊表演。
在教唱《小小雨點》時,教師出示有趣的多媒體課件,有小雨點落在花園里、魚池里、田野里的場景,還有花兒樂得張嘴巴、魚兒樂得搖尾巴、苗兒樂得向上爬的夸張形象,這些都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性和表演天賦,課堂氣氛空前高漲起來,孩子們自編舞蹈動作,盡情地舒展自己的笑容,就在那一刻,我完全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感受到孩子的純真。把創造的權利交給孩子吧,切不可忽略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三、運用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再現音樂主題,深刻體會樂曲內涵
欣賞音樂故事,只借助聽覺,難以讓這些好動的孩子們進入音樂軌道,還需要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在欣賞《龜兔賽跑》時,先讓孩子們傾聽音樂一遍,然后大膽發揮想象,聯想音樂主題所表現的故事情節,最后用多媒體課件配合音樂,讓孩子觀看色彩鮮艷明快的畫面,感受音樂所帶來的震撼,之后讓孩子們說一說哪段音樂聽起來緊張激烈,哪段聽起來徐緩堅定,哪段聽起來活潑靈巧,表現森林早晨的音樂是怎樣的,表現小動物們一起跳舞的音樂又是怎樣的。在音樂聲中,讓孩子們動起來,聽音樂表演故事中的角色,正所謂音樂與快樂同在。
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時,同樣可以先讓孩子靜靜地聽,感受里面的音樂主旨,接著讓孩子們觀看課件,說一說玩具兵在行走時的步伐,他們的樣子是神氣的還是頑皮的,什么節奏時候神氣,什么旋律時候頑皮,并讓他們表演出來,看著他們努力表演的樣子,我常常會感嘆,孩子們在愉快想象時,往往充滿著明亮的色彩,他們的快樂是不言而喻的。
總而言之,兒童對周圍世界存在著直觀、形象地認識,教師只有將形象法自然地貫穿于教學活動之中,兒童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激發,學習的動力才能不斷強化。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引領兒童在音樂的殿堂里展開想象,感受到音樂無處不在,從而找到真正的快樂,在音樂中放飛自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