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電鋼琴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現代電鋼琴課程教學的發展。電鋼琴集體課教學具有多種表現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勢。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教學可以迅速提高學生鍵盤綜合利用能力,更能夠培養出高質量的小教專業人才。
【關鍵詞】小學教育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教學
小學教育專業,是在經過50年培養小學教師經驗的基礎上,于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新增設本科專業。可以說是我國師范教育領域出現的一門新學科。小學教育專業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全能型的小學教師、培養適合新時期小學教育的小教精英、從事小學教育的高等應用型人才。其要求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求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并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鋼琴教育作為音樂美育課程,對人的主要作用就是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性格。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以及與教學模式國際接軌的不斷深入,一種小教專業新的教學模式——電鋼琴集體課教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不同于琴教學的傳統的一對一或者一隊幾的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是有利于高素質,高質量的小教專業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教學也有許多缺陷,它仍然是處于起步階段,開發利用的硬件,軟件,功能也不夠完善,限制老師的教學,導致學生缺乏良好的表達。
一、教學內容方面需注意以下幾項
(一)拓寬了教學內容,針對性和實用性有所提高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鋼琴》(沈秋鴻主編,西南大學出版社),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除了傳統的鋼琴授課技法指導、訓練以外,還能鍛煉伴奏的技術能力,可以有效完成單一技能到系統化訓練的整個過程。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視頻系統進行統一教學,讓所有學員能夠通過視頻有針對性的講解指法等以往需要面對面講解的內容,不再需要更多的重復工作,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二)與教學改革實踐內容相結合
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注重理論與實際技法相結合,使課程體系系統化、邏輯化、連續化,反映了師范院校小教專業的特點。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應遵循技能形成過程固有的周期性和內在的聯系,電鋼琴課有效利用多媒體等輔助功能,可以形成指法訓練的視頻文件,以方便學員反復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應注意適當增加音樂理論教學的。通過理論分析,突出教學關鍵技法和重要理論,技能培訓流程應明確,使得小教專業的學生可以真正提高實際彈奏能力。
(三)音樂欣賞課程
電鋼琴的一項教學便利,就是可以利用音樂制作、播放等功能,方便學員欣賞更多不同樂曲,也可以方便的對主題或者副主題編制演奏或合奏,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以及想象力的發揮和鑒賞力的提高。
二、教學效果
我校小教專業是招收高考二本的學生,進校前,他們從沒有彈過鋼琴,對鋼琴知識知之甚少。通過兩年的電鋼琴集體上課,使他們從不會到基本彈會。在每年的匯報音樂會中,有鋼琴獨奏的、有四手聯彈的、有自彈自唱的。已經打破了一些教師和學生對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模式教學效果的懷疑。雖然它相對于傳統一對一教學,必然在因材施教的解決問題上和技能訓練精確度上相對較弱,但比傳統教學也有很多優勢的地方,并且教學效果并不完全取決于某一種因素。教師能力、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接受能力,師生合作的默契等等都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所以我們不能只通過教學形式來推斷一個教學的整體效果和全面質量。
每一種經過實踐驗證的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沒有誰能取代對方,雙方應和諧發展,長期共存。并且隨著不斷的擴大招生,傳統的個別教學方式已經根本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只能單純增加教師工作量,更加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面臨的困難和對策
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面臨的困難,可以說是所有集體授課共同面臨的難題: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集體教學往往無法兼顧所有學員的學習。教學要符合教學大綱要求,但學生的個體差異——基礎和努力程度等因素造成學員學習效果千差萬別,教師很難布置適合所有學員學習狀態的有益作業。針對困難,根據筆者的教學體會,提出對策有如下幾種。
(一)先考試后分班,把學習程度相似的分到一個班級里,把水平相當的學生再分成一組。從開始就避免集體課中的個體差異。
(二)及時調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教學后,老師應根據教學效果,對教學方法及教學進度進行適當調節,或者對集體課學員進行調整,從而保證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三)要有共同作業。教師在留作業時,要重點注意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對容易犯錯的知識點要進行重點講解和示范,這樣有利于讓學生不僅知道如何正確練習,知道怎樣才能夠練好。這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老師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集體回課。集體課不是讓學生一起彈奏,而是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可做。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即興創作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提高他們的能力和心理素質。教師也可以糾正典型的關鍵性錯誤,讓學生從其他學生的錯誤中得到警告,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總結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從出現到成熟都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小教專業電鋼琴集體課也不例外,從這一模式出現到現在,教學模式已經日漸成熟,可以看出,這一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它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前傳統鋼琴授課所不具備的便利,有利于提高鋼琴教學音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是鋼琴授課教學改革的一次有效嘗試。
參考文獻
[1]吳欽英,孫明珠.鋼琴教學與演奏藝術\[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11-12.
[2]《20世紀鋼琴大師》,上海音樂出版社,謝穎編著
[3]彭麗萍.數碼鋼琴集體課的繼承和發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2,2.
[4]劉曉秋.電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探索[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7,4
作者簡介:郭榮江(1963—),男,漢,重慶,本科,助教,音樂教育。發表論文主要用于中級職稱的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