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音樂教學課程設置是提升受教育者道德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仍存在著眾多問題,使得教育教學水平遲遲得不到提高。面對現狀,我們要積極尋找問題,并著手進行改革,努力解決問題。本文將就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以及面對問題如何進行改革進行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音樂教學;問題;改革
近幾年來,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音樂課,在國際化不斷發(fā)展的趨勢下,學生素質繼續(xù)更進一步的提高,這突出了對音樂這一門課程的重視。但由于很多教育經驗不成熟,教育機制不完善,導致了教學預計與教學的實際情況差之甚遠,有時候不僅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育,更有甚者與將課程流于形式,無法培養(yǎng)出適合新時代的音樂人才,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我們教師在面臨此種情況,應該積極尋找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尋找改革創(chuàng)新的方法,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缺乏社會性
高職院校注重的是在人才上崗前針對性的就業(yè)培訓,在音樂的教學方面也是這樣?,F在在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社會對于高職院校音樂人才的需求,導致教學結果與教學預期差距甚大。但是在如今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學中,許多學校以及老師沒有認識到這一問題,使得高職院校音樂人才培養(yǎng)缺乏社會性。
(二)音樂課堂教學缺乏和諧氛圍
和諧的課堂氣氛將直接帶動起課堂的節(jié)奏,使得教師在整節(jié)課堂中都可以游刃有余。進入高職階段的教學雖然與之前的應試性質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差別,但是由于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不高,使得課堂仍然無法完全擺脫教師“滿堂灌”的可能。甚至有些高職教師,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維持課堂秩序,課堂以老師為主導,學生就對于課堂的參與就越來越少,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在破壞課堂氛圍的情況下,更打擊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課程內容單一
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仍采取普通高校的課程體系,但是這一固化的模式雖然提高了辦學的效率,但是沒有辦法照顧到高職學生在專業(yè)方面的需求。高職院校的學生畢竟與高校學生還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的課程設計會使得學生對課程疲于應付,對知識掌握也有所欠缺。所以這一課程設計對于高職院校就不太適應。
(四)高職院校教師素質和能力不高
所有的教育方法、教育技巧都是以教師的高素質為基礎展開的,都必須通過教師過硬的教學能力得以體現和落實。這幾年來高職教育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發(fā)展速度飛快。但是,過快發(fā)展導致了教師隊伍結構不完善,水平素質參差不齊,目前高職音樂教師隊伍素質根本無法滿足高職音樂教育改革的需要,這極不利于提升高職院校音樂的教學水平。
二、針對問題進行的教學改革
(一)培養(yǎng)高職院校音樂人才社會性
高職院校的培訓主要是針對人才上崗前的就業(yè)培訓,這使得在音樂教學中,更注重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缺乏較深的音樂文化積淀和底蘊這一特點,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注重將音樂人才培養(yǎng)成為適應社會生活,注重現實文化生活的新型社會人才。學校應該為學生更多的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組織或參與更多的音樂藝術表演,將學習的知識更好的應用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
(二)培養(yǎng)和諧的課堂氛圍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和諧的課堂氛圍的重要保障,堅決杜絕在課堂上出現“滿堂灌”的現象,通過對民主教學氛圍的營造,強調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自己對知識的疑難困惑出發(fā),教師輔助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學術討論,發(fā)揚質疑精神。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將所學內容升華,在音樂專業(yè)知識中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
(三)改革并豐富課程內容
在進行改革課程之前,首先清楚改革的目標與方向。通過進行社會調研、教師討論,制定出適合當前社會需求的高職音樂教學內容。根據當前社會文化產業(yè)的要求,可以嘗試性的開設音樂產品設計、電子音樂制作等新課程,充分發(fā)揮職業(yè)教育的優(yōu)勢。學校也應該增加音樂教學的理論大課的課程安排,理論大課可以有效的將學生所學的音樂專業(yè)知識轉變?yōu)橹蟮囊魳饭ぷ髂芰?、經驗。另一方面,對于那些不再適宜高職音樂教育的課程予以合并或取消,為教學改革騰出更多的資源。
(四)加強高職院校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必須是在教師高素質的前提下進行的。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需要多種方法的結合,來構建素質高、能力強的新型隊伍。首先,在新教師的錄用中,逐步提升教師的學歷結構,整個高職院校都在不斷的擴大招生,教師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梢云赣靡恍┯谐瘹馔瑫r又有著較強實踐、理論能力的年輕教師。其次,應該通過進行學術培訓、掛職頂崗、名校學習以及跟班研討等多種形式提高現存教師的素質水平。讓那些素質高、業(yè)務精的教師發(fā)揮豐富的教學經驗,促進整個教師隊伍的水平提高。最后,還應該改革教師的獎評制度,增加教師的憂患意識。不僅在師德、考勤方面做出測評,更應該結合到教師的業(yè)績以及能力。同時也可以采用學生定期反饋、教師自我評價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評價。對素質低,業(yè)績差的教師予以撤換,不斷刷新教師隊伍,提高整個隊伍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激發(fā)教師對教學的熱情與動力,保證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穩(wěn)步推進。
針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存在的一系列狀況進行改革,是為了適應當前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以培養(yǎng)適合社會需求的新型音樂人才為目標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突破傳統高職音樂教育教學的框架。讓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高尚品格,不斷向前發(fā)展。
三、總結
本文結合作者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依據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看法,具體闡述了:音樂人才培養(yǎng)缺乏社會性、音樂課堂教學缺乏和諧氛圍、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課程內容單一和高職院校教師素質和能力不高這四個問題并給出了解決辦法。但是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改革尚處在試行階段,作者的認識范圍有限,無法做到各方兼顧。僅希望本文能為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改革工作提供一點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明;如何實施高校音樂教學優(yōu)質化[J];文教資料;2009年23期
[2] 錢生械;淺談新時期高校音樂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