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前教育幼師專業舞蹈教學課程成為目前教學的一個難點,它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會跳、會唱、能進行舞蹈教學與創編的綜合型人才。但是這樣的目標對于我們來說,有著太多的艱巨性。本文首先探討了中職學前教育幼師舞蹈教學的特點;并對中職學前教育幼師舞蹈課程的內容進行了闡釋,最后從多個角度探討了中職學前教育幼師舞蹈課教學的實施與改善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方法
培養合格的、優秀的幼教教師是幼師教育最主要的目標和任務。而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幼教教師,除自身應具有的過硬的專業文化知識理論修養以外,還應同時具備比較全面的藝術技能,而舞蹈就是這些藝術才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能。中職學前教育幼師專業舞蹈教學課程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講與學的授課活動,而是關乎學生今后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關系著兒童未來發展方向和理想目標的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會使兒童對中外文化知識認識的一個橋梁,架起他們想象的翅膀,使他們不斷前進的精神支柱和重要動力,這也是一名幼師,一名舞蹈教育者所應有的驕傲和自豪。為進一步提高幼師專業舞蹈課的教學水平與教質量,我們有必要對其課程教學的實施與改善作更為深入的探討。
一、中職學前教育幼師專業舞蹈教學的特征
(一)獨特性
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幼師教育教學活動有著自身獨特的地方,這主要表現在:幼師專業舞蹈學校的舞蹈課教學無論是在教學對象、教學目標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與其他課程不同。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幼師專業的舞蹈課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培養和訓練專業的舞蹈演員,那樣的目標太過遙遠,也不易實現。它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能夠通過舞蹈對自己今后的教育對象——幼兒,進行必要的身體平衡訓練和審美教育。幼兒因為年齡小,對社會問題也沒有深入的接觸和了解,這也就使他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很容易地進入到舞蹈教學中來。因此,幼師教育的舞蹈課教學實際上體現的是教師如何拉近與學生之間距離的一個過程。
(二)系列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的,它必然與周圍的事物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幼師專業舞蹈教學也同樣如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方針,通過興趣來引導學生進入,通過一步步地引導來讓學生鉆研,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舞蹈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能要求過急,或要求過高,使學生背負壓力,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忽略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性,忽視了舞蹈教學的系列性。所以往往事倍功半,欲速則不達。要培養一個合格、稱職的幼兒舞蹈教師,是需要長期的學習和不斷實踐相結合的,這些舞蹈教師的職責就是使幼兒在舞蹈教育中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不斷有新的想法,從而創造出更優美的舞姿。對美的向往是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而幼兒對美的追求更是他們人生啟蒙階段所必須的一個重要過程。教師在這方面應該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授,基礎打牢固了,才能學習進步。學習舞蹈更是如此。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是經過人們不斷地訓練和培養出來的結果。而幼師舞蹈教學的系列性就要求幼兒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整個幼兒舞蹈學習上,即從使他們產生對舞蹈的興趣開始,一步步引導,對舞蹈知識的介紹,對舞蹈基本風格的學習和掌握等,這些都是舞蹈教學系列性的重要體現。
(三)科學性
幼師專業舞蹈教學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性,是有著科學性的一門課程,從舞蹈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到舞蹈開始的精神高度集中的表演,再到最后的停止表演,整個教學的過程都是按照科學規范來進行的。舞蹈教學的科學性和規律性,就要求我們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生長發育的特點,其心理、生理的特點,進行適當地調控和改變,從而使教學更能為他們所接受。在教學訓練中要時刻注意各個學生的身體情況,觀察他們身體各部位是否協調、自然,既要保證幼兒的正常發育,增強少幼兒的藝術素養,又不能使他們的身體受到損害。
二、舞蹈課程教學方法
(一)淡化技術難度——學習程度由淺入深
學生剛開始接觸舞蹈課程時,要進行簡單的教學,不能讓學生覺得舞蹈課很難而產生退縮心理。這時學生可能對舞蹈課程有著強烈的興趣,但是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課程,所以很可能會連最簡單的動作也做不好,這時教師就要使他們放松下來,用一些簡單的動作去引導他們,比如說拍手、抬腿、跺腳等,然后再加上音樂的節拍,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克服掉心里的畏懼和不安,當隨著音樂大家的動作變得協調起來,一致起來時,每個人就會感到融入其中的樂趣,這時大家心里就會有這樣的想法:原來跳舞是這樣的簡單。學習程度由淺入深,慢慢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到快樂,感到這是一種樂趣,這時他們自然也就會喜歡上舞蹈,并會感受到舞蹈帶給自己的強大的魅力。從而使他們有了信心,能繼續不斷地學習。所以,在教學中由淺人深、循序漸進,才能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二)以興趣為引導——教學方式靈活多變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春秋時期的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里所說的“樂知者”實際上就是對所學的東西發生強烈的興趣,并以興趣為起點,開始對事物的探索和追求。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發展中所起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它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有影響力的心理活動。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形成,對學生以后人生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提倡興趣教學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興趣也同樣不可缺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讓學生參與進來,享受舞蹈的樂趣和輕松,培養他們對美的感受和意識,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條件,培養和保持學生對舞蹈學習的強烈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舞蹈的熱情,是尤為重要的。
實踐證明,有些學生之所以會厭惡或懶于學習,對學習失去信心,一方面是因為課程內容太過艱深,使他們無從捉摸,而打退堂鼓;另一方面則是沒有重視學生的興趣,或者說對學生的興趣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降低,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在舞蹈教學活動中,這兩方面一定要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為了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把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如在教授基本功訓部分時,由于內容比較枯燥單調,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我就抓住學生比較喜歡現代舞的心理特點,把基本功訓和現代舞基訓結合起來,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