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荷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師滿堂灌的現象有所改善,但我們的歷史課堂還遠遠談不上高效。因此,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為當下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是對教師、學生和教科書之間的關系進行優化,形成一個協調的系統,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結合筆者實踐,分析了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創建途徑,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創建途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師滿堂灌的現象有所改善,但我們的歷史課堂還遠遠談不上高效。因此,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為當下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傳統課堂的反思,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歷史高效課堂的創建途徑進行了分析。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在新課程中,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但是在過去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影響到教育效果的提高。
首先,要對教師的教學觀念進行創新。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中一個人講解,學生在下面被動的接受,沒有興趣,影響到知識的學習和吸收。因此,要想促使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創新,對歷史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充分發揮出來,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營造良好的氛圍,將學生的積極性給充分激發出來,促使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其次,要對學生的學習觀念進行更新,很多學生認為歷史已經過去,只有死記硬背方可以學好歷史,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沒有花費時間。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對學習習慣進行科學培養,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激發出來,積極的探索知識,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方可以得到提高。最后,還需要對教師的師生觀念進行革新,初中生有著較強的自尊心,渴望得到教師的理解和鼓勵。因此,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就需要與學生積極接近,用平等的身份和學生溝通,對學生深入了解,對學生的意見積極聽取,以便創新教學方法,保證其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所符合。
二、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對于初中生來講,生活經驗有一定的積累,還具有適當的認知能力。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實踐研究表明,教學內容越符合于學生的認知,學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可以將教材中的生活知識給充分挖掘出來,雖然歷史都是過去發生,但是卻可以活用教學內容。通過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可以促使其生動性得到強化。比如,在對《社會生活的變化》進行講述時,在生活中,學生會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來出行,但是卻不明白交通工具對社會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因此,借助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就可以對交通工具發展史進行了解,也明白社會生活在較大程度上受到了交通工具的影響。也可以對比現在和過去,以便對交通工具的重要性進行了解。其次,除了對教材中的生活知識進行挖掘之外,還需要將本土歷史給結合起來。不同的地域有著差異化的發展歷史,這些差異不僅能喚醒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實現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比如學習“收復新疆”這節課時,學生知道了烏魯木齊市著名景點“一炮成功”的來歷,領悟到一個不起眼的炮臺遺址見證的卻是新疆與祖國內地同根同生不可分割。
三、教學過程情趣化
我國有句俗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教學內容產生了興趣,方可以更好的開展學習。因此,教師就需要將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出來,營造良好的氛圍。
首先,可以將游戲教學法給應用過來,初中生因為年齡較小,喜歡做游戲,而啟迪功能也是游戲所具備的。那么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興趣,對相關游戲進行設計,以便將學生的主體意識給充分激發出來,鼓勵學生開拓思維,提高學習質量。如講故事、歷史知識競賽以及歷史短劇的編排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其次,在歷史教學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本上,還需要將一些課外歷史知識給應用過來,這樣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得到豐富。當然將課外歷史知識給引入進來,還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激發出來,從多個角度來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學生的知識面也得到了擴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是對教師、學生和教科書之間的關系進行優化,形成一個協調的系統,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露.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途徑[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24):123-125
[2]王志勝.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J].讀寫算素質教育,2013,2(5):99-101
[3]胡海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措施[J].學生之友,2012,2(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