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階段,在小學的音樂教學當中的改革對其有著深遠影響,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和實際發展不相適應,所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就顯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概念加以闡述,并對小學音樂教學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最后將趣味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現途徑加以探究,希望通過此次的理論研究對實際操作能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
一、引言
小學的音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對音樂的印上,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感,在現階段的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來加強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對其進行理論性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二、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及主要問題分析
1.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概念
音樂趣味性教學理念所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其中主要有弘揚民族音樂以及對多元化文化的理解,對音樂的實踐加以重視及鼓勵音樂創造等。音樂趣味教學是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參與的審美過程,主要有幾個重要的層次,體現在音樂審美的知覺階段和體驗階段以及升華階段。音樂趣味教學是老師帶領學生開創的音樂環境過程,是學生親自體驗掌握音樂知識技能的教學,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音樂研究性學習的過程。
2.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主要問題分析
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還存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主要體現在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且在教學的方式上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中心,老師進行教習學生再跟著練習。這樣對學生的積極性有著很大的抑制作用,同時對小學的音樂教學也沒有按照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進行實施教學,這些問題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著重要的阻礙。
三、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實現的途徑
1.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特征
小學的音樂趣味性教學有著鮮明的特征體現,主要就是綜合性特征,這就涵蓋著學生學習的音樂環境及教學應用思想及音樂和動作體驗等諸多內容。還有就是對音樂環境的打造,其中包括了創造音樂視覺環境以及聽覺環境、實踐環境等。再者就是教育思想的借鑒融合以及教育和用腦科學等。還有科學性的特征體現,小學趣味性音樂教學主要把學生作為是興趣的中心,但并非是代表完全的放任學生行為,而是尊重音樂的原理,然后按照音樂教學特殊規律實施的教學。
2.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實現途徑
對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要能通過情景的渲染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單純的進行教習音樂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這一情況下就要能夠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通過情景的渲染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例如:對音樂《小小粉刷匠》教習時候,老師可以在教師外的請閉上進行粘貼白色的紙,并準備一定數量的小刷子及報紙,當歌曲新授之后當這首歌曲的背景音樂響起時候,老師就能夠帶領學生通過報紙進行折疊成帽子的形式戴在頭上,帶領學生拿著小刷子進行粉刷的游戲。這樣就能有效的激發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將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同時還要能夠以多種形式的方法將趣味性得到融入音樂教學當中去,小學的音樂教學是較為豐富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要能夠遵循著藝術教學的融合原則就能起到積極有效的效果,可以將音樂和舞蹈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增添音樂課程的趣味性。舞蹈和音樂兩者是緊密相連的,老師要能夠對這一問題得到充分的重視,要能夠善于從優美的舞蹈中將歌詞的內容得到表現出來。尤其是對小學的低年級的同學而言,要能夠引導學生進行通過舞蹈表演來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理發師》當中,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裝扮成理發店的老爺爺,然后戴上胡子,而另一學生則裝扮成顧客進行圍上衣罩,通過在動作上幽默的舞蹈動作,能夠促使學生一邊跳舞一邊進行唱歌,這樣就能夠不知不覺間對歌曲的內容得到了深刻的記憶,并能對課堂的氣氛得到活躍。
老師也要能夠在課堂上實施創新性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通過播放一些音樂以及動畫的活動進行對學生的興趣加以激發,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讓每個小組進行唱一首歌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結合動畫的內容進行表演式的歌唱,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要能夠起到主導的作用,指揮學生進行唱歌的次序安排以及人員的組織等。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的音樂教學要能以趣味性為主線,將整個課堂教習的內容進行串連,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投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當中來。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的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待后來者居上。
參考文獻:
[1]晏羽.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措施[J].新課程學習(上),2014,(08)
[2]張婷婷.關于打造快樂互動音樂課堂的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4,(21)
[3]夏偉.略談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4,(06)
作者簡介:
褚勝亞(1988~),女,浙江省海寧市人,工作單位:浙江海寧市許村鎮中心小學,職務:音樂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