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卉 李國君 陳振成 賴昭民 丘琳
18年風雨歷程,他在角色的轉變中,逐漸找到人生發光發熱的最佳舞臺——學校講壇;
從教師、專家到行業技能大師,他不僅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還教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不斷進取,讓技術的火花照亮學生的前程,照亮學院汽車專業建設的大通道。
他,就是廣西交通技師學院教師李春,也是李春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主人。
半路出家苦鉆研
執著發力攻“堡壘”
20世紀90年代末,李春從鄭州輕工業學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畢業,成為南寧制糖造紙廠抄紙車間一名普通工人,在廠里的長網造紙機的維修和改造工作中,他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提高了所在車間流水線的效率,1999年起被任命為四抄車間技術員,并參與多項年度技改項目,曾獲得該廠優秀技術改革項目大獎。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汽車工業高速發展,2000年,我國成為世界第八大汽車生產國,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機械不斷被引進,也引發了李春對汽修行業的憧憬和熱愛。2001年,27歲的李春毅然“轉型”,辭掉“鐵飯碗”,應聘進入南寧市富緣本田汽車維修公司。
“那時候,看見汽修師傅圍著自動變速器研究,我心里癢癢的,很想有朝一日自己能挑戰那個‘可愛的變速器。”在李春技能大師工作室里,他笑意盈盈地回憶自己最初對汽修行業的向往。當時,廣西在進口汽車自動變速器維修領域人才基本是一片空白,而進口汽車自動變速器恰逢進入維修期,李春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毅然投身自動變速器維修領域。
經過幾個月的刻苦鉆研,李春查閱相關資料,大膽動手拆裝,終于打破了大多數維修技師的“維修禁區”,掌握了一手過硬的自動變速器維修技能,很快,李春成為主管公司自動變速器專修車間的技術骨干,同時也是廣西從事自動變速器專業維修的第一代技術人員。2003年,他獲得工程師職稱。
隨后,李春進入全球自動變速器公司深造,很快完成了由一名普通的維修人員向技術骨干、頂尖技術能手的飛躍。“掐指一算,我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已有10年,親手維修各類自動變速器超過800余臺,攻克了許多汽車‘疑難雜癥。”
妙手回春顯高技
心血化雨潤人才
李春是一個敢于改變的人,每一次華麗轉身,對他來說都是職業生涯的新機遇與挑戰。
2006年8月,李春進入廣西交通技師學院,“變身”為一名汽車專業教師。
“當一名老師,我自己之前沒有想過,但當機會出現,我愿意去嘗試。廣西交通技師學院是廣西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的搖籃,學校有一流的教學科研設備,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實驗室啊!”談及工作,李春眼眸閃亮。
在廣西交通技師學院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技術資源支持下,李春的汽修技術得到全方位與持續性的延展,他對先進的電控發動機、ABS、SRS、自動空調、CAN-BUS通訊技術、故障診斷技術進行深入鉆研,經過不斷探索和長期積累,如今,他已經構建了一個與故障情況相對應的汽車專業診斷及維修數據庫。
在課堂教學之余,李春主動地向同事請教自己尚未涉及的技術難點,并購買相關的專業書籍查漏補缺、苦心研讀,積極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2008年,他獲得汽車維修技師職業資格證書,2009年被提拔為機電教研室主任,2010年被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廣西技術能手”。
李春還利用課余時間繼續為汽車維修界同行解決車輛維修中的諸多疑難雜癥,擴大了廣西交通技師學院的社會影響。
“他不僅技術好,教學水平也高,深受學生歡迎。”這是同事對李春的評價。
在廣西交通技師學院里,新生大多剛初中畢業,初入校時,他們的汽修技能一片空白、對未來懵懂茫然。李春通常要兼任一至兩個班的班主任,他把引導學生“修業修心”當做事業中最有意義的一部分。他在工作小結中寫道:“今年,我教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們淡定地處理人際關系……只有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思想變化,才能構建和睦、追求上進的班級環境……”
從教近10年,李春所培養的技師班(職業院校培養的最高級別技術人才)畢業生已經成為汽車維修技術精英,受到用人企業的好評,有的學生還獲得“南寧技術能手”的稱號。由于教學質量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李春多次獲得校級、市級和自治區級“優秀教師”稱號。
緊追“新技”不放松
傳遞培訓接力棒
2009年,李春主持實訓樓自動變速器維修車間組建和項目教學法論證、實施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學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011年,李春主持學院北京現代校企合作班的組建和教學模式制定、實施工作,并負責管理學院小修車間的教學流程規范化工作。
由此,李春走上了踏實的技術型實干教學之路。
“現在每3—5年就有一些重要革新技術在量產車上應用。作為一名汽修專業教師,如果每天只是在校園內從事教學和研究,很快就與社會產生脫節。”這是李春一直持有的緊迫感。
李春給我們舉了自動變速器的例子:“1990年到2000年,自動變速器幾乎是3—4檔的液力自動變速器;2000—2005年以5檔、6檔甚至7檔的液力自動變速器為主流;近幾年CVT無級自動變速器和DSG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大量上市。汽車專業教師要保持技術領先,僅僅靠參加各類培訓是不夠的,還應該有大量的維修實踐和深入探索……如同醫科大學的教授,不但要上課,還應該在一線看病、動手術。”
“庖丁解牛”似的實踐性教學,使李春所帶的學生不斷提升汽修技能,并在各種技能大賽中屢屢斬獲佳績。
2007年4月到10月,李春作為主教練帶領本校高級汽車維修工組學生備戰全國技工院校第二屆汽車技能大賽,包攬了廣西賽區的第一、二、三名;在當年10月的全國大賽中取得第四名、第十二名的優秀成績,讓全國各地的兄弟院校刮目相看,為廣西的技工學校贏得較高聲譽。為此,李春獲得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通報嘉獎,并授予“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的榮譽。
2008年,李春指導學生參加第三屆全國交通技工院校技能大賽,獲得團體總分二等獎的好成績。
2009年,李春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廣西賽區選拔賽,獲得一等獎。
通過參加各類技能大賽,李春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培訓教學方法。近幾年來,廣西交通技師學院在全區、全國技能競賽培訓班全面啟用年輕老師,李春擔任技術指導。在李春的精心指導下,年輕老師成長迅速,帶領選手學習、訓練大量競賽技能技巧,在2010年至2014年間的廣西、全國中職技能競賽中,學院選手均取得優異成績。
終成大師擔重任
行者無疆再向前
由于在自動變速器維修領域的權威性,李春為廣西交通技師學院在維修行業內的影響力做出了貢獻。2012年,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在廣西交通技師學院設立“自治區級李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社會和各級汽車修理企業提供維修設備和故障診斷、維修技術支持。
對于組建技能大師工作室,李春有著很樸實的想法:“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自己十多年來在汽車維修方面積累的知識經驗,通過培訓和教學的方式全部傳授給青年老師和學生,把‘接力棒傳下去……現在不少汽修廠遇到疑難雜癥,就開車到學校,尋求我們的幫助。我院高端專業設備和專家組的深厚技術實力,成功解決了多個難題。”
如今,自治區級李春技能大師工作室下設名師工作室,成為廣西交通技師學院教師培訓中心。針對新教師理論不能聯系實際、操作技能低下的問題,李春經常對青年老師進行發動機、底盤、電器理論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強化操作能力,迅速提高青年老師的教學水平。
學院利用專業資源優勢設立汽車診斷中心,配備了先進的科研和汽車診斷設備,為社會修理廠和4S店提供免費的疑難雜癥故障診斷服務。李春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維修經驗,為各修理廠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癥,他能夠熟練地使用包括故障診斷儀、示波器、尾氣分析儀、底盤測功機、空調診斷儀等先進儀器來進行全車各系統診斷,同時幫助教師們不斷提升整體技術水平,使診斷中心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2010年,李春獲得2008—2010年度技工學校專業理論類學科帶頭人稱號;同年獲得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第十屆“廣西技術能手”稱號。
2014年8月,李春參加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蘇州建設學院舉行的首屆全國汽車雙師新技術(新能源)培訓班,積極探索新能源技術問題,為學院在今年籌建新能源實訓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鮮花與榮譽,李春看得很淡,他堅信,大道簡行,行者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