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匈
與王鵬運共同創立臨桂詞派的,是廣西另一位詞壇巨匠況周頤。況周頤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其字夔笙,一字揆孫,又號玉梅詞人,晚號蕙風詞隱。光緒五年(1879)舉人。官內閣中書、會典館纂修,以知府分發浙江,曾入兩江總督張之洞、端方幕府。其間,執教于武進龍城書院和南京師范學堂。辛亥革命后,流寓上海,鬻文為生。他生于世代書香之家,且天資早慧,聰明好學,十二歲即中秀才,十八歲成優貢生,二十一歲中舉,一直被鄉人譽為神童。十三歲那年赴姐姐家宴,偶見《蓼園詞選》,愛不釋手,飯也不想吃了,立即填了一首小詞,中有“春小于人,花柔似汝,云涯悵望知何處”句,姐姐拿去給客人傳看,滿座為之驚。皆言此子絕非池中之物,他日必將遨游江河。
況周頤受《蓼園詞選》影響頗大,從其早年詞作可見蹤跡。趙尊岳在《蕙風詞史》中評價況周頤,說他二十歲前,詞作主“性靈”“好為側艷語”“固無所謂感事”。光緒十四年況周頤中舉入京后,與當時詞壇名宿同鄉前輩王鵬運同為內閣中書,況周頤經常以詞學相請益,得“重、拙、大”之說,詞格為之一變。 又以詞學前輩端木采、許玉琢為友,“常以詞相切靡”,眼界大為開闊。時人稱他們為“四中書詞人”。王鵬運、況周頤又與浙江吳興朱祖謀、漢軍正黃旗人鄭文焯并稱晚清詞壇四大家,又稱晚清詞派。況周頤自己總結這一時期的變化說:“少年時作詞,多性靈語,不免失艷之譏,至京與半塘交,體格為之一變?!?/p>
況周頤說他“一生癖詞垂五十年”,在填詞實踐及詞學理論上均有建樹。甲午戰敗后,況周頤有感于山河破碎,人民流離,時世艱難,不禁悲憤填膺,他在《水龍吟》中寫道:“正酒香羔熟,玉關消息,說將軍醉?!睂孜鐟馉幹羞厡⒇澅烧`國,發出了徹骨的諷刺。
況周頤與臨桂同鄉王鵬運同創“臨桂詞派”。其主要著作有《蕙風叢書》34卷,其中最負盛名的是《蕙風詞》和《蕙風詞話》。葉公綽在《廣篋中詞》中評價道:“半塘氣勢宏闊,籠罩一切,蔚為詞宗;惠風則寄與淵微,沈思獨往,足稱巨匠?!痹~人朱祖謀稱《蕙風詞話》為“千年以來之絕書”。《蕙風詞話》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被人們稱為晚清詞話之雙璧。196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曾將《蕙風詞話》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合刊出版。在境界論方面,況周頤受王鵬運的啟發,發展了“重、拙、大”的詞學主張,將其列為“作詞三要”,并對“重、拙、大”理論作出明晰的解讀:“重者輕之反,拙者巧之反,大者纖之反?!彼麖娬{詞人須具詞心、有襟抱、重寄托,方能達穆、厚、雅、渾成、深靜、頑等境界。他論詞突出性靈,以為作詞應具“詞心”,所謂詞心,他表述為“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由吾心醞釀而出,即吾詞之真”。于是他的詞學理論中還強調一個“真”字,“以吾言寫吾心,即吾詞”“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力避“矯柔而強為之”。 對于詞人而言, 況周頤主張尚天分,兼主學養。講求“性靈流露”與“書卷醞釀”?!捌饺罩啔v,目前之境界”,之于填詞均有關系。承認各人有其性情天賦,不可不因人而異也。他在《惠風詞話》中說:“性情少,勿學稼軒。非絕頂聰明,勿學夢窗?!边@也是極有見地的說法。
對于況周頤在詞壇上的建樹,后人大加稱頌,曾作詩云:“世代領吟臨桂韻,騷壇欲譽況家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