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海
摘 要: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在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論是日常生活亦或是工農業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水資源。要想確保用水的品質,就必須認真開展水質檢驗工作。文章具體的分析了當前的水質檢驗過程控制管理工作。
關鍵詞:水質檢驗;過程;控制管理
眾所周知,水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意義,為了確保水的品質就必須開展水質檢測工作。目前在開展水質檢測工作的時候,常常建立一系列的測量系統,創建標準的實驗場地,也就是說,針對相關要素建立預控體系。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檢測工作開展有序,才能夠保證用水安全。
1 目的和方法
我們之所以開展水質檢測工作,主要是為了檢測其質量是不是達標,分析環境的品質和水的污染情況等。在檢測之后將獲取的信息評估,以此來明確水質情況。水質參數測定的方法一般屬于化學和物理方面的檢測,原理和儀器的操作都來源于化學分析的方法。還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溶解氧和總有機碳等一些參數的分析儀器的測定。生物檢測包括顯微鏡檢驗、細菌檢驗、魚類毒性檢驗以及對環境影響的個別機體殘留物的檢驗。
在檢驗水質的時候要按照如下的步驟開展。采集樣本,輸送樣本,處理樣本,后續存放。所有的步驟都離不開技術管控。因此,只有做好檢測過程的管控工作才能夠保證水質檢測工作開展順暢。
我們在取樣的時候必須要確保其代表自然環境中的水,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測試結構真實有效。具體的說在采集的時候,要確保其不會受到外在的環境污染,防止水質分解。只有合理的采樣才能夠確保檢驗工作開展順暢。采樣使用的容器應該用專門的液體清理,比如可以用鹽酸或是肥皂水。容器的蓋口不能使用木質或是紙質的以及其他容易發生腐敗的材料。在采集的時候,先要用水樣沖淋設備三次,然后才可裝樣本,此處要注意的是不能將容器裝滿,一般要留出三十毫升左右的空隙,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因為溫度的改變而導致瓶塞無法開啟或是容器脹裂。當完成取樣工作之后,要張貼標簽,標簽要注明樣本的采取取樣以及溫度和時間等。然后封住瓶口,將其送往測試區域。
1.1 水的物理性質描述
當獲取水樣之后要盡快的放入氣溫計,在大約兩分鐘之后將其拿出并且記載溫度,假如樣本有顏色的話也應該記載,進而將樣本放到尖角瓶中,蓋上蓋子,使勁晃動,然后開啟聞味道,要將聞到的味道用專門的詞匯來描述,比如是土味的還是芬芳的。對于那些沒有遭受污染的樣本也可以口嘗一下,并且要加以記載。針對透明度的測試涵蓋很多內容,比如透明、微混濁、混濁和極混濁。
1.2 pH值的測定
pH值代表的是水的酸堿度,其中pH=7即為純水(即中性),pH>7為堿性,而pH<7為酸性。pH值的測定可以使用常見的pH試紙,或者取20毫升左右的水樣倒進錐形瓶中,分別用甲基橙或者酚酞進行試驗,最后按照酸堿的判斷方法來判定水質的酸堿程度。使酚酞由無色變為紅色,則pH>8.4,此時為堿性水;使甲基橙由黃色變為紅色,則pH<3.1,此時為酸性水。根據得到的pH值的范圍,再用精確的pH試紙來確定水樣的準確數值。
1.3 游離二氧化碳的測定
以分子狀態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被稱為游離二氧化碳。它主要來自土壤中的礦物鹽、巖石變質以及微生物的分解。它在水中溶解度主要受到水溫、氣壓及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響。對二氧化碳測定可采用酸堿滴定法。在水樣中加入一定量的堿,使之與二氧化碳反應,看酚酞指示劑的結果來判斷測量結果。它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NaOH→NaHCO3
pH使得酚酞試劑由無色變成紅色表示反應的終點。
1.4 堿度
水中存在堿度的主要成因是由于氫氧化物、碳酸鹽以及重碳酸鹽的存在。堿度的測定對工農業使用水質的評價非常重要。水中堿度的測定可使用酸堿滴定法,即借助一定的pH值變色下的酸堿指示劑來判斷不同的堿度。另外還包括鐵離子測定、銨離子的比色測定、碳酸根和重碳酸根測定和亞硝酸根離子測定等一系列檢驗水質的方法。
2 強化過程控制力度
2.1 管理好工作者
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在實驗區域配備足夠的檢驗和監督管理工作者,而且要詳細的論述他們的職責。具體的操作者應該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要定期的對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確保其了解質量標準。同時還應該成立專門的管理組織,完善管控體系,還要形成標準的測量方法及計量學要求。
2.2 管理好物品
2.2.1 水質檢驗動態過程的管理
在采集樣本的時候嚴禁晃動樣本中的沉積物質,這主要是因為一旦晃動之后就會導致水體受到干擾,影響測試結果。如果樣本中含有有機質的話要將容器裝滿,禁止留存空隙。如果測試的是硫化物或是微生物等特殊的樣本的話,要單獨進行。如果采集的是末梢水的話,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在輸送樣本的時候必須認真的貫徹落實相關的規定。當樣本采集成功之后要對其適當的處理,將其中的雜質清理掉,這樣才能夠確保測量結果更加的精準可靠。
2.2.2 水質檢測設備與環境條件的管理
要想保證測試工作順利開展,就要使用正確的設備。如果能夠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就等于保證了實驗結果更加的準確和精密。針對設備開展的管理工作主要體現在設備的購買以及驗收和運送過程中。所有的設備都要標注好它們的狀態,而且要對其經常性的鑒定,一旦發現不達標的就必須棄用。嚴格控制容器和器皿等,在每次的實驗中分配適合的容器和器皿,以保證檢測結果的真實有效。
2.2.3 水質檢驗物品的管理
檢驗物品有兩類,分別是試劑和標準物質。針對此類物質開展的采買以及測驗和使用、存放等活動都應該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物質處在應有的狀態,進而確保測試結果更加的精準合理。試劑包括配制和質量兩個部分。規范控制對測量結果有影響的試劑的采購,并認真作好記錄,以避免因試劑問題導致實驗結果嚴重偏差而造成損失。
2.2.4 實驗室質量的控制
實驗室質量的控制是控制實驗誤差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存在的意義是將測試結果的誤差控制在恰當的區間之內,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測試結果更加的精準。實驗內質量控制是工作人員對檢驗質量的自我控制過程,方法包括加標回收率、空白試驗、繪制質量控制圖、平行雙樣、定期考核、測試質量控制樣品等。
3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得知了當前時期水資源是經濟發展中非常關鍵的一類資源,不論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亦或是工農業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水資源,因此開展好水質檢測工作意義非常的重大。該項檢測活動存在于供水單位取樣以及制水和供水的整個過程之中,任何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這主要是因為一旦忽略了一個小的細節的話,就會對最終的測試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只有做好水質檢測活動,才可以確保水質安全,才能夠及時處理當前存在的問題,最終在生產中將其消除,為用水單位提供優秀的水資源。
參考文獻
[1]北京市地質局水文一大隊.水質檢驗方法[M].科學出版社,2006(8).
[2]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生活飲用水水質檢驗方法[J].人民衛生,1997(8).
[3]張克榮.水質檢驗[J].四川科學技術,1998(7).
[4]周留富.關于加強水質檢驗的全過程控制管理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5,4.
[5]盧清云.淺議水質檢驗的過程控制管理[J].科學導報,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