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瑊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知識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數學教學需要以學生的數學知識認知水平及現有學習經驗為基礎,教師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主,為學生提供創新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自助式的學習與交流,培養學生掌握、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塑造學生完整的數學知識學習思維,體現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數學教學知識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學教師 教學知識 問題 發展
前言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定義是:教師為勝任數學教學工作所擁有的有關教學的原則、信念、技能等的綜合體,是教師通過學習、體驗、反思、領會和實踐所獲得的對數學教學的總體認識。本文針對當下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試找出阻礙其長遠發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有效發展策略。
1 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研究現狀與問題
1.1教學知識學科特點未被突出體現
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研究過程是以教師應掌握的數學學科分類為主的,也就是說在研究中表明,若數學教師自身對教學知識掌握程度不深,對教學方法使用不合理,不能有效傳遞課程知識,那么教師教學知識的發展將寸步難行。但是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中并未針對教師應掌握的數學內容以及掌握程度進行細化分析與研究,只是單純要求數學教師掌握的知識越多越好,并沒有考慮到真正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有效應用。現有相關研究中教師認知數學教學知識本質、理解教學思維方法、掌握數學史、解決數學教學問題等方面內容嚴重缺失。以上這些知識也應被列為數學教學知識范疇之內,初中數學教師若是不能有效掌握這些內容,就不能從本質上理解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教學知識提出的要求,從而也不能有效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
1.2數學教師教學知識形成機制及其發展過程存在欠缺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研究中應包含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知識,這是多項研究成果中已經得到共識的部分,但是目前對這兩部分中的細分內容與兩個結構的形成機制研究存在一定的缺失,也沒有針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進行研究,無法判斷二者在教學過程中有機結合之后的作用力以及影響因素。關于數學學習方法知識、數學課程結構知識、數學學科內容構建知識、數學教學環境知識以及教師自我評價知識等方面的研究內容較少,對于教學知識的發展過程也缺乏過程性地研究。
1.3缺少微觀及中觀層面研究內容
目前,我國教育界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知識的研究尚停留在宏觀研究層面,多數是以初中教師職業性質、教師專業發展背景為主進行的“應然性”研究。研究中主要的項目是初中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應具備的數學知識(如課程知識及學科教學知識)構建能力以及教學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師專業進程中的作用與地位。但是缺失中觀層面研究中針對不同類型的中學教學背景與環境進行分類分析與研究內容,而微觀層面如數學教師將學術形態的數學轉化為教育形態的數學的知識和策略、數學教學中遵循學習數學化原則以及適度形式化原則等研究項目內容較少。
2 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發展趨勢研究
2.1宏觀問題轉化成為具體問題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是以實踐方式構建而來的,這一體系中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情境。若是體系中一項目標參數發生變化,那么構建的教學知識就會產生差異。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發展研究不能停留在宏觀問題上,僅針對教學結構、資源、發展等普遍性的宏觀問題進行研究,會阻礙教學知識的有效發展。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針對某一教學階段、教學內容、教學知識的發展進行研究。例如,初中教學階段中新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發展的個案研究。以此展開的研究能夠突出體現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學科特征以及教學品質,在研究過程中能夠掌握教學知識的形成性以及發展規律。
2.2以實證理論替代思辨演繹
若針對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中教師具備的教學知識能力、知識來源、知識結構以及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可以使用理論思辯、演繹推理等方法。但是初中數學階段的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累積與發展是建立在教學實踐工作基礎上的,所以初中數學教學才能夠體現出實踐性、功能性、個體性、創造性以及情境性等學科特征。那么,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發展研究是需要以實踐活動的研究分析為基礎的,以實證研究的方式分析教師教學知識體系的發展才是必然選擇。目前,對于教師教學知識的研究仍處于理論階段,所以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實踐性、功能性、個體性、創造性以及情境性等學科特征要求教學知識的發展應建立在實質理論的扎根理論研究基礎上,也就是說需要以收集系統的初中教學資料,經過篩選找出可以反映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核心概念,以此來建立相對應的發展理論。
2.3將單一主體轉換成為多元化共同體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體系中的主體分類有兩種:其一是初中教師、教研員等,其二是初中一線教師。初中教師及教研員的主體特征是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基礎,熟知初中數學學科教育方法,但是缺乏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初中一線數學教師的主體特征是具有豐富的數學學科教學經驗,但是不具備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對新課程中提出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并不熟悉。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體系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保證其有效地發展。所以,二者缺一的情況會使得教學知識的本質、特性、結構發生變化。那么,單一主體的教學知識主體將會在新課程發展過程中被多元化共同體替代,這就需要初中教師通過對數學教學中“習以為常”的問題的挖掘來揭示內隱其中的教學知識,之后通過抽象概括上升為理論,以教學實踐經驗來完善初中數學教學知識。為了更好地發展初中數學教學知識,初中教師應該在一線教師的幫助下進一步認識教學知識結構,并針對應用特征、發展特定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學科情境教學的教學知識進行研究,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3 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發展研究中可持續發展及其知識生成性將被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此開展的研究活動能夠幫助初中教師進一步了解教學知識,為教師教學智慧、教學創造力發展提供幫助,同時也能夠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Bernhardt G,D A.史密斯數學教學技能:學科知識[J].教育心理學雜志,2011,77(3):247-271.
[2]范良火.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王琰.論數學教學知識[J].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