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弦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目前Daily report缺失自我體驗和實踐過程的問題,提出可以利用調控策略,通過Daily Report來記錄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歷,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行反思,形成個性化的口頭匯報,幫助學生養(yǎng)成對學習進行調控的意識,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的能力。
【關鍵詞】調控策略 ?自我規(guī)劃 ?自我定位
一、daily report實施過程中自我體驗與實踐過程的缺失
現(xiàn)階段,教育學者們對英語中Daily report的研究比較多了,但多數都僅局限于形式上和內容上的研究,能利用調控策略去實現(xiàn)Daily report的老師比較少。教學中常用的Daily report形式,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的能力。在現(xiàn)實操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Daily Report最終也只是是“展示”而已,因為種種原因,最后只是流于形式,成為老師強加給學生的任務。其實,daily report包括前期準備和后期展示,后期展示是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通常只關注后期的一個結果展示,而忽略了前期準備,學生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失去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反思的過程,很多學生最后感覺在完成一個作業(yè)而已經。久而久之恐怕也難以堅持下去。本文提出,我們既要能充分運用好daily report,又能通過這個載體因材施教,對學生加以合適的引導和充分的表達和展示,這樣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裨益的!
二、在daily report中培養(yǎng)學生調控策略,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1.什么是調控策略
調控策略是我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確立的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英語語言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具有顯著作業(yè)?!稑藴省分赋?,“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闭{控策略是個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在所有的學習策略中,調控策略是最高層次的策略,它既是學習結構中最活躍的動力系統(tǒng),也是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2.調控策略在daily report具體實踐中的應用
本文以Daily report話題選擇為突破口,不遺余力地幫助學生不僅能出色地完成daily report,并且教師能關注學生準備過程,Daily Report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個人反思性寫作形式。它能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表述和自我反思,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經歷更有意義。學生可以通過Daily Report來記錄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歷,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行反思,從而養(yǎng)成思考問題和思考解決問題辦法的習慣,最終養(yǎng)成對學習進行調控的意識。教師實踐這個活動的時候,要將這個活動分三個時間段和三個步驟去完成,真正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入手。讓學生重視過程中的體驗、反思、調整等調控意識。通過Daily Report,讓學生逐步形成自我規(guī)劃、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三個階段的體驗過程。
三、案例剖析:以培養(yǎng)調控意識為主的Daily Report
學生:A:性格內向,英語交流能力偏弱,但是學習上擅長文學寫作,文學思維活躍。
學生A在第一個話題招標時間里,即自我規(guī)劃期選擇了詩歌朗誦。其實這個學生的選擇也恰好說明了她想選擇現(xiàn)成可以用的材料,避開創(chuàng)作和自由交流的契機,避開自己在英語上的弱點。
說明:這一階段為自我規(guī)劃期:這個時期通常設定在任務開始的前一個月。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提供話題進行招標活動,盡量給學生機會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而不是規(guī)定模式的任務分配,這就是調控策略中的“對學習的規(guī)劃”。
到了第二個階段——自我反思期,學生A選了Robert Burns的A Red, Red Rose 詩歌后,在準備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困難遠沒有她想得那么少,于是此學生開始焦慮,因為老師的評價標準要求深情并茂,模仿原汁原味的朗誦味道,她發(fā)現(xiàn)這個比自己重新創(chuàng)作更難,于是在與老師交流過程中,主動放棄了原來的選擇方向。老師于是引導她既然模仿不了,是否可以在這個詩歌上加入一些思考和理解。這時,教師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讓她發(fā)揮自身文學優(yōu)勢,以“Hands”為題,做些改變。將daily report分成三部分進行,雖然耗時長,任務繁瑣,但教師通過Daily Report便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情緒波動,并通過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運用情感調控策略調控自己的情緒,降低焦慮。
在學生反思調整的過程中,學生找到了兩張照片,手的特寫。一張是女兒的手,溫潤柔嫩,另一張是母親的手,粗糙滄桑。她說想用這兩張照片讓同學們感知一些東西。于是慢慢得,她對自己的daily report越來越有興趣。
說明:自我反思期也是教師調控的關鍵時間點,話題調整時間提早半個月,教師檢查學生準備情況,并填寫反思卡,根據自己遇到的問題調整話題。教師在這一調控期,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特點,對學生進行調控。學生可以分小組合作,獲取、整理、加工素材,確定主題、題材、體裁、內容。這個時候,部分同學可能會因為以前選定的話題太難或太單調,在準備過程中準備放棄,這時給學生一個機會調整自己的話題。在前期準備材料過程中,同學們能發(fā)現(xiàn)自己擅長什么或不擅長什么,及時調整,重新選擇。這就是調控策略中的“反思,思考,調整”。
第三階段為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期。在開始展示的前一周,學生A將自己的思路清晰地告訴老師。老師建議她能用多媒體形象地表示出來。以下為學生A最終的個性化展示情況。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目前Daily report缺失自我體驗和實踐過程的問題,提出可以利用調控策略,通過Daily Report來記錄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歷,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行反思,形成個性化的口頭匯報,幫助學生養(yǎng)成對學習進行調控的意識,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的能力。
【關鍵詞】調控策略 ?自我規(guī)劃 ?自我定位
一、daily report實施過程中自我體驗與實踐過程的缺失
現(xiàn)階段,教育學者們對英語中Daily report的研究比較多了,但多數都僅局限于形式上和內容上的研究,能利用調控策略去實現(xiàn)Daily report的老師比較少。教學中常用的Daily report形式,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的能力。在現(xiàn)實操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Daily Report最終也只是是“展示”而已,因為種種原因,最后只是流于形式,成為老師強加給學生的任務。其實,daily report包括前期準備和后期展示,后期展示是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通常只關注后期的一個結果展示,而忽略了前期準備,學生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失去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反思的過程,很多學生最后感覺在完成一個作業(yè)而已經。久而久之恐怕也難以堅持下去。本文提出,我們既要能充分運用好daily report,又能通過這個載體因材施教,對學生加以合適的引導和充分的表達和展示,這樣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裨益的!
二、在daily report中培養(yǎng)學生調控策略,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1.什么是調控策略
調控策略是我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確立的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英語語言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具有顯著作業(yè)。《標準》指出,“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調控策略是個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在所有的學習策略中,調控策略是最高層次的策略,它既是學習結構中最活躍的動力系統(tǒng),也是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2.調控策略在daily report具體實踐中的應用
本文以Daily report話題選擇為突破口,不遺余力地幫助學生不僅能出色地完成daily report,并且教師能關注學生準備過程,Daily Report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個人反思性寫作形式。它能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表述和自我反思,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經歷更有意義。學生可以通過Daily Report來記錄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歷,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行反思,從而養(yǎng)成思考問題和思考解決問題辦法的習慣,最終養(yǎng)成對學習進行調控的意識。教師實踐這個活動的時候,要將這個活動分三個時間段和三個步驟去完成,真正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入手。讓學生重視過程中的體驗、反思、調整等調控意識。通過Daily Report,讓學生逐步形成自我規(guī)劃、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三個階段的體驗過程。
三、案例剖析:以培養(yǎng)調控意識為主的Daily Report
學生:A:性格內向,英語交流能力偏弱,但是學習上擅長文學寫作,文學思維活躍。
學生A在第一個話題招標時間里,即自我規(guī)劃期選擇了詩歌朗誦。其實這個學生的選擇也恰好說明了她想選擇現(xiàn)成可以用的材料,避開創(chuàng)作和自由交流的契機,避開自己在英語上的弱點。
說明:這一階段為自我規(guī)劃期:這個時期通常設定在任務開始的前一個月。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提供話題進行招標活動,盡量給學生機會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而不是規(guī)定模式的任務分配,這就是調控策略中的“對學習的規(guī)劃”。
到了第二個階段——自我反思期,學生A選了Robert Burns的A Red, Red Rose 詩歌后,在準備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困難遠沒有她想得那么少,于是此學生開始焦慮,因為老師的評價標準要求深情并茂,模仿原汁原味的朗誦味道,她發(fā)現(xiàn)這個比自己重新創(chuàng)作更難,于是在與老師交流過程中,主動放棄了原來的選擇方向。老師于是引導她既然模仿不了,是否可以在這個詩歌上加入一些思考和理解。這時,教師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讓她發(fā)揮自身文學優(yōu)勢,以“Hands”為題,做些改變。將daily report分成三部分進行,雖然耗時長,任務繁瑣,但教師通過Daily Report便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情緒波動,并通過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運用情感調控策略調控自己的情緒,降低焦慮。
在學生反思調整的過程中,學生找到了兩張照片,手的特寫。一張是女兒的手,溫潤柔嫩,另一張是母親的手,粗糙滄桑。她說想用這兩張照片讓同學們感知一些東西。于是慢慢得,她對自己的daily report越來越有興趣。
說明:自我反思期也是教師調控的關鍵時間點,話題調整時間提早半個月,教師檢查學生準備情況,并填寫反思卡,根據自己遇到的問題調整話題。教師在這一調控期,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特點,對學生進行調控。學生可以分小組合作,獲取、整理、加工素材,確定主題、題材、體裁、內容。這個時候,部分同學可能會因為以前選定的話題太難或太單調,在準備過程中準備放棄,這時給學生一個機會調整自己的話題。在前期準備材料過程中,同學們能發(fā)現(xiàn)自己擅長什么或不擅長什么,及時調整,重新選擇。這就是調控策略中的“反思,思考,調整”。
第三階段為學生的自我規(guī)劃期。在開始展示的前一周,學生A將自己的思路清晰地告訴老師。老師建議她能用多媒體形象地表示出來。以下為學生A最終的個性化展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