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飛(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石家莊 050024)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壓力源的研究
黃飛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石家莊050024)
近十年來教師壓力水平普遍在提高。普通高校體育教師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部分,既有教師群體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了解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壓力源是有效解決體育教師壓力問題的必經之路。合理利用體育教師壓力源的近期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們緩解體育教師的壓力。
高校;教師;壓力源
教師壓力是指由教師意識到他們的工作狀況對其自尊和健康構成威脅這一知覺過程而引起的消極情感體驗。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由專業地位、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職業聲望等方面組成。高校體育既不是競技體育,也不能夠直接創造經濟價值,社會關注度不高。體育教師的經濟地位也處于弱勢,額外工作補助少之又少,甚至極少發放。政治地位較低,學校內干部選拔和任用基本與體育教師無緣。對學生發展起不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這也是造成體育教師職業聲望較低的原因。同時,高校體育教師一般都來自普通高等體育院校,相對來說知識面窄,職業者素質有待提高,這就造成了社會和學校會對這一群體另眼相看,這也是影響社會聲望的原因之一。而社會聲望不高,會使得體育教師自尊受到很大的影響,其結果是對自己的前途和工作性質產生焦慮,使得工作缺乏創新性和積極性。
目前,高校對教師主要采取終結性評價,評價結果與教師的獎金和職稱的評定掛鉤,這種評比的不公平造成了一種內部競爭體制的惡性循環,在挫傷體育教師的自尊心和工作熱情的同時,還往往影響著體育教師的職稱晉級、工資待遇,給體育教師造成了極大的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高校體育教師還要承受以下幾個方面帶來的壓力。
2.1學校重視程度
隨著教育部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高校體育工作越來越得到校內的重視,但歷史遺留問題仍然在現行階段得不到改善。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時數要在系數為1的基礎上乘以0.8,這本身就是對體育工作的一種不認同,一些因循守舊的評價體系應該拋棄。從職稱的評定方面,由于體育教師的特殊性,在科研方面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體育類核心期刊少之又少,發表文章難之又難;其次是大部分高校沒有充分考慮到體育教師的特殊性,在政策上沒有傾斜,即使訓練的再刻苦,成績再好,與職稱評定也不掛鉤;晉升和選拔干部更與體育教師無緣,這樣一些德才兼備的體育教師也只因為是體育教師所以與政治無關,實現不了在政治上的抱負。
2.2學生因素
學生評價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職稱的評定,而學生作為服務的購買者,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心理,這對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顛覆。這種顛覆給高校教師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
2.3工作負荷
超量的工作負荷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的主要職業壓力源。體育教師超量的工作負荷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一是工作時間長。很多體育教師每天的工作時間均超過9個小時。二是上課時數多。隨著各大高校的普遍擴招,使體育教師的教學時數越來越多。三是教學強度大。由于體育課人數多,所以無論是備課還是組織教法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四是輔導訓練任務重。除了上好體育課外,高校體育教師還承擔著輔導和訓練工作,工作時間最少不低于一小時。五是比賽任務。遇到比賽任務,老師們還要不計報酬的成立集訓隊,夜以繼日的加以訓練。六是校內外裁判。高校體育教師一般在自己涉及的領域有著很高的裁判執法水平,所以還要承擔著校內外裁判工作。七是工作頭緒多。體育教師除了上述工作外,還要參與到科研工作,教研室建設工作,學生管理工作,教職工、學生運動會競賽工作等,繁重的工作負荷使得體育教師疲憊不堪。
2.4工作環境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等方面。物質環境方面,教學場地不能滿足學生容積率的需求。教學器材短缺,設備落后,維護費不充足,嚴重影響體育教學效果。人文環境方面,面對社會的高期望值和學校之間的競爭,學校的管理只強調科學決策,從嚴管理,量化管理,忽視“人文關懷”。
2.5學校人際關系
高校體育教師又是一個人力資本相對缺乏的群體,人力資本的高低將間接影響到教師承受的心理壓力。體育教師所感受到的人際壓力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校領導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與體育教師交流溝通少。二是教師要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既不能呆板刻薄,又不能不分長幼。三是同事之間既有合作,也避免不了競爭,怎樣處理好老教師與老教師,老教師與年輕教師,年輕教師與年輕教師之間的競爭關系也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四是與其他部門關系,由于體育教師社會功能不強大,所以接觸其他部門的機會少,與其他部門的人員缺乏交流和溝通。
人們在尊師重教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高期望使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我們要改變社會對教師要求的雙重標準,另一方面,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從能力素養、角色定位等方面要求自己,容易產生心理壓力。責任心越強,事業心越重的教師越是如此。
3.1能力素養
體育教師的能力素養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時代賦予不同的要求,除了應具備優良的思想、品德、知識、智能、教育理念、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外,還必須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協作能力,調控能力,科研能力。這從客觀上就要求在教育一線的體育教師要擠出時間來學習新生事物,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和教師能力提高給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制造了明顯的壓力。
3.2角色定位
社會角色沖突是引發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社會一直把教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傳統的知識分子良心”和“面對市場經濟的物質誘惑”,是教師面對社會轉型期知識分子的難解之結。這樣傳統的角色定位給予了教師非常重的心理壓力,認為教師只能講求奉獻,不能出現差錯,而高校體育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卻沒有在物質上要求過多的權利,只有埋頭苦干的義務。而且扮演著多重角色,這種角色沖突表現為:
(1)社會對高校教師與高校體育教師感覺錯位的沖突;
(2)社會對教師的嚴標準要求和高校體育教師相對高校教師而言社會聲望低的沖突。
(3)社會對教師傳統觀念與人性化,角色區別對待的沖突。
[1]邱放.加強我校師資隊伍建設之我見[J].龍巖師專學報,1994(01).
[2]黃紹麗;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人文素質現狀及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