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粉,陳 穎,趙 燕
膝關節炎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1]。在早期,患者可能無癥狀或微痛。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會逐漸出現輕中度疼痛和關節僵硬,且多在活動時發生,休息后緩解。在后期,甚至會休息后也痛,可出現關節積液,并常有夜間痛。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是目前治療膝骨關節炎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聯合口服通滯蘇潤江膠囊治療老年性膝骨關節炎,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按治療方法分為2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5~80歲,病程2個月至21年。治療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47~78歲,病程3個月至20年。所有患者按2007年《骨性關節炎診治指南》確診,排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禁忌的或嚴重疼痛并合并出現關節內有游離體及脫位現象、關節畸形腫脹的患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每支2.5 m1∶25 mg)治療,每周 1 次,每次 2.5 m1,共注射5次,連續5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周,治療2個療程。治療組在與對照組相同治療的同時口服通滯蘇潤江膠囊(武漢健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3 g/粒),每次5粒,2次/d。均于2個療程后第12周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 采取KOOS問卷評分的方式進行療效判定[2],即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癥狀表現、日常行為、娛樂活動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分數越高則療效越好。顯效,膝關節疼痛癥狀消失,基本恢復正常工作及生活,KOOS≥85分;有效,膝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有明顯改善,生活稍受影響,KOOS得分為65~84分;無效,膝關節疼痛無改善,關節活動無改變,KOOS得分在65分以下。
1.4 統計學處理 療效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χ2=9.76,P<0.05)。見表1。

表1 2組老年性膝骨關節炎患者療效比較(例)
2.2 不良反應 2組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老年性膝骨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退行性而出現關節疼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癥狀和體征的慢性疾病[3]。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的骨關節炎患者已超過1億人,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其中老年性膝骨關節炎發生率高達50%以上。其發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4]。對于關節疼痛嚴重,且合并關節腫脹畸形、關節內有游離體和脫位現象的患者,目前臨床上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仍是手術治療。但是,手術并不能達到治愈的目的,易復發,并且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并發癥。因此,采取保守治療仍是早期膝骨關節炎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注射玻璃酸鈉對于骨關節病及大骨節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5]。有學者認為,玻璃酸鈉能顯著抑制滑膜及滑膜下的痛覺感受器與感覺纖維的興奮性,并降低血清和滑液中IL-1、IL-6水平,從而抑制白細胞游走、趨化和聚集等免疫損害作用和進展,促進蛋白多糖的形成[6]。因此,玻璃酸鈉能下調神經末梢對于疼痛的敏感性,從而緩解關節炎癥引起的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延緩疾病的進程。透明質酸鈉不僅為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同時也是軟骨基質的成分之一。透明質酸鈉參與細胞外液中電解質和水分的調節,能對關節和細胞間進行潤滑,且能與蛋白糖亞單位結合構成蛋白多糖聚合物,組成軟骨基質[7]。透明質酸鈉還可通過修復生理屏障、分子篩作用,促進自身玻璃酸鈉合成、穩定痛覺感受等作用治療骨關節炎[8]。可覆蓋和保護關節軟骨,并促進其愈合、再生,改善關節攣縮,抑制軟骨變性變化表面,改善病理性關節液,增加滴滑功能。
臨床對膝關節炎病人多采用口服非甾體抗炎藥聯合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的方法,雖療效尚可,但因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可引起消化道潰瘍等嚴重疾病,從而加劇關節的破壞、進一步導致軟骨退化的可能。因此必須尋找新的療效好且副作用少的治療方案。中醫認為膝骨關節炎屬于“痹癥”,肝腎虧損,筋骨失榮,夾雜風寒邪入侵而致氣滯血瘀,痰凝濕蘊,筋脈失和發為骨痹。通滯蘇潤江膠囊是由番瀉葉、秋水仙、柯子肉、盒果藤、巴旦仁、西紅花、司卡摩尼亞脂主要成分制成。其中的番瀉葉具行水消腫解痙;秋水仙抗炎止痛;柯子肉能消除機體氧自由基,修復白細胞損傷,解除解痙;盒果藤利水舒筋;巴旦仁益腎生精;西紅花舒經活絡,消腫止痛;司卡摩尼亞脂燥濕退腫,活血通絡、祛寒止痛,這些成分巧妙配伍共奏開通阻滯、消腫止痛之功效,有效緩解了膝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前,已有臨床研究證實,通滯蘇潤江膠囊能保護關節軟骨磨損、促進軟骨修復,其主要機制是通過改善局部微循環,增加局部氧供給,從而改善局部組織代謝[9]。在此過程中,通滯蘇潤江膠囊中含有的秋水仙、西紅花以及番瀉葉等中藥均發揮了重要作用。秋水仙可降低白細胞活動和吞噬作用,從而減輕炎性反應,緩解關節疼痛。西紅花的主要成分紅花多糖能夠調節免疫作用,使其既能抗炎,又能鎮痛。番瀉葉則有抗炎和解痙的雙重作用。
本研究表明,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聯合口服通滯蘇潤江膠囊對于老年性膝骨關節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且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鄭光新,趙小鷗,李雯,等.雙側與單側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9):681-684.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92-2595.
[3] 周新華,王敏,姬顏輝,等.miRNA-140在早期骨關節炎軟骨細胞中的表達規律及功能[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4,35(6):610-615.
[4] 唐芳,唐歡,馬武開,等.曲安奈德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 陜西醫學雜志,2011 ,23(4):504-505.
[5] Dougados M.Sodium hy1uronate therapy in osteoarthritis:arguments for a peotentia1 benefica1 structura1 effect[J].Semin Arthritis Theum,2000,30(2):19-25.
[6] 湯建平,呂征,曹曉健.透明質酸鈉治療骨性關節炎臨床試驗研究[J].免疫學雜志,2000,16(1):55-57.
[7] 張華金,張化東,王煥勤.玻璃酸鈉治療骨關節炎的機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5,26(3):190-191.
[8] 王俊芳,夏仁云,李光輝.通滯蘇潤江膠囊治療膝骨性骨節炎89例[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8,16(10):5-7.
[9] 董玉睿.淺談西紅花的藥理研究概況[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0,19(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