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云娟
摘 要:最近幾年,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差距日益縮小。作者分析當前農村經管信息化工作中面對的一些現象與問題,并且闡述了應對方法,從而改蓋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管控工作的不完善局面,進一步推動其發展水平。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研究分析
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農村經濟管工作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管控方法不先進,工作形式不恰當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廣大農民群眾深受過去經濟體制的影響,認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不開展都沒有什么實際作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針對上述內容,要切實提升認知能力,借助于先進的科技方法,切實提升管控力度。
1 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農村經濟信息一般被用到有關運作機構以及集體經濟中。由于使用群體的差異,其規定也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一般體現在信息的質量及精準性方面。在平時,信息多是經由新聞或是書刊報道,然而對于那些比較有意義的信息,比如怎么開發市場等,其報道卻不是很全面,不能體現出農村經濟自身的特點。通過分析得知,目前雖說農民的收入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不過在網絡化的時代里,大多數的群眾對于網絡傳播方式還不是很認可,主要在于其負擔水平不高,此時就致使信息網絡的使用率過低,進而導致信息的傳遞受到很大的影響。雖說個別區域有較為良好的信息體系,不過因為管控維護工作沒有做到位,也無法發揮其實際應有的意義,導致資源不合理利用。除了上面講到的這些,當前時期信息類型非常單一化,不具有時效性特征,其內容較為單一,久而久之群眾對其失去了興趣,最終導致信息化工作無法開展。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受其發展時間的影響,缺少優秀的工作者,尤其是綜合性的工作人員。正是由于缺少專業人才,使得當前的工作無法有效開展,現有的人員只能進行簡單的信息收集和公布,不能夠深入分析,此時信息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站在文化層面上來看,很多農戶自身的信息化認知能力較差,同時因為大多數農民到外地打工,剩下的大部分是老弱者,這類群體本身的文化能力較低,無法意識到信息的價值。
2 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相應策略
2.1 要發揮政府的作用
農村經濟管控信息化本身是一項非常繁瑣的活動,它的特點是業務類型多,機構組織多,而且是一種集成模式。針對這種現象國家機構要對其正確的引導協調,要切實帶動相關組織積極的投身管控工作中,要發揮出管理者的實際意義。具體的說,政府應該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好管控工作,防止資源不合理利用,而且要降低賦稅。應通過強化合作開創并健全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共享交流管理體制,進行規范,統一執行,進而實現經濟信息體系、網站、各類價值資源的全面集成。除此之外,還要做好信息匯總處理工作,要了解各個地區的具體特點,深入到農村探究群眾的真實需要,進而獲取最全面真實的信息,同時還應該做好信息整合工作,將無用的信息摒棄,保證信息精準,科學性高。最后還應該做好協調工作,比如和網絡運作單位的合作。
2.2 科學應用優質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信息服務
現代農村經濟管理實踐中,為強化工作效率、優化管理質量,應注重信息技術的選擇,進而實現農業優質信息的匯總、整理、存儲與應用檢索,發揮集成一體化的核心效用價值。伴隨農村經濟管理的迅速發展,實踐工作中應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開創優質的內部、外部管理環境,推進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的市場化、產業化以及信息化,滿足市場經濟、現代社會的全面發展需要。新時期,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令農村經濟管理內涵、核心目標產生顯著變化,不僅需要宏觀與微觀調控管理模式引導農村區域經濟活動的科學開展,同時要完善自主組織的建設,提升實踐工作效能。為強化農村經濟管理機構現實工作水平,應從多視角出發優化農業信息管理服務,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業信息、管理服務手段以及空間的全面豐富拓展。例如,傳統農業信息多通過網絡系統作為主體傳播媒介,然而較多農民欠缺應用計算機技能。就該類現狀問題,應繼續完善農業信息移動通訊、手機短信系統的創建,并可定期向廣大農民發布農業有用信息,令其快速在第一時間明確當前農業管理新規、價值化農村經濟信息資訊,確保各個管理組織與實踐工作、管控措施的落實到位,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創設顯著效益。
2.3 做好數據庫創建工作
我國以農業為主,因此開展好農村經濟管控工作有著非常實際的意義。當前階段要打造良好的數據庫體系,整合各類信息,不斷的開展創新工作。要結合當前的發展情況,適時地投入資金,吸引優秀的專業人才積極的投身到管控活動中。為確保農村經濟工作的規范有序進行,可引入地理信息、衛星定位、遙感遙測技術,集成豐富信息等先進技術,引導農民實施高效優質的種植,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還應在創建系統綜合數據庫的基礎上做好原始資料、價值化數據的科學錄入登記,對各類不明確信息應全面審核,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推進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協調科學開展。
2.4 做好培訓工作
要想提升群眾對信息化管控工作的認知能力,就應該切實提升其綜合素質。對生產經營方應強化教育培訓,提升科技素質以及信息掌握應用能力。為提升核心競爭力,應擴充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服務團隊,使各個鄉鎮經營、科技推廣單位職能全面發揮,融洽關系、全面結合,借助經營大戶、村委會、干部人員、龍頭單位、經紀人以及合作社豐富力量,創建優質的信息服務系統。要想提高群眾的信息化認知能力,就要做好恰當的示范工作,確保群眾能夠真正的了解到信息建設的意義。具體的說要創建示范基地,給群眾配置電腦以及其他的一些裝置。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加積極的尋找信息,獲取對農村發展有意義的內容,進而帶動農村發展,實現收入增加的真實意義。
3 結束語
通過文章分析得知,當前的農村經濟管控工作要想順利的開展,就應該適時地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開展信息化工作,而且要創建網絡服務體系,切實提升群眾的信息化認知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相關部門要積極扶持。切實發揮出政府的作用,做好培訓工作,創建信息基地,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當前農村經濟管控工作所面對的問題,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中亮,林弓長,趙威.新農村建設中的信息化程度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08(13).
[2]王志軍,苗良,梁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息化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08(7).
[3]程剛,溫茵茵.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以農村信息化為突破口[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3(6).
[4]潘秋霞.基于JSP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農業網絡信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