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大學附屬中學 王秋霞
從學生解題障礙談教學之道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大學附屬中學 王秋霞
馬斯洛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會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人處于最激蕩人心的時刻,人處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的感覺.學生在數學臨場解題中發揮得好,就能產生這種感覺,這對后期的學習很有幫助.而學生在數學臨場解題中發揮得好不好,筆者認為和以下一些障礙有關.
障礙1:題目生,學生為其所懾,無從下手
問題:設集合A={(x,y)|x、y、1-x-y是三角形的三邊長},則A所表示的平面區域(不含邊界的陰影部分)可能是____________.

癥狀1:對于此題,第一眼看上去x、y關系難找,導致一部分學生猶豫著不敢下手,浪費了一部分時間.另有部分學生用了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但忽略了邊長為正.
處方1:利用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及邊長為正來處理,也可以用特值法來處理.在平時的學習中,進一步加強對三角形等基本圖形性質的理解和應用,另外要熟練掌握解選擇題常用的幾種方法.
障礙2:題目深,學生捉摸無著,閉門造車
問題:如果實數x、y滿足3x+2y-1≥0,那么u=x2+y2+ 6x-2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癥狀2:此題初一看簡單,再一看又困難,部分學生無從下手,只能閉門造車,亂寫一通.還有部分學生對u配方后把它當圓看,后面卻又捉摸無著.
處方2:利用二元二次不等式結合線性規劃來處理,也可利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結合圖形來處理.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進一步加強線性規劃和數形結合的應用,注意整理.
障礙3:題目老,學生或嫌煩瑣,或麻痹大意
癥狀3:此題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老題,應該能做出來.但在解題時部分學生麻痹大意,忘記討論或討論不全.另有部分學生在討論時嫌繁而沒有做下去.
處方3: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小于在中間),注意對a、a2的大小進行討論.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重視分類討論思想,對經常要討論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歸納,討論時注意不重、不漏.
尼采認為:誰懂得了為什么生活,誰就能承受任何一種生活.同樣誰懂得了出題目,誰就能承受任何一種題目.解鈴還須系鈴人,擺在老師面前的任務便是給學生解鈴.平時除了要求他們進行歸納整理,還要適當地鍛煉他們自己出題的能力,摸索出題的技巧.再看到題目時,觀察就會變得敏銳一些,思維就會靈活一些,聯系也會巧妙一些,問題也就變得容易解決了.
障礙4:不會審題:把握不住題目的關鍵,從而將其審錯或審偏
問題:國際上通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狀況,它的計算公式為(x:人均食品支出總額,y:人均個人消費支出總額),且y=2x+475.各種類型家庭:

家庭類型 貧困 溫飽 小康 富裕n n≥59% 50%≤n<59% 40%≤n<50% 30%≤n<40%
李先生居住地2005年比2001年食品價格下降了7.5%,該家庭在2005年購買食品和2001年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人均少支出75元,則該家庭2005年屬于__________類型.
癥狀4:審題時看不到x、y的值,部分學生將2001年的n看作1再來算2005年的n;也有部分學生對x、y胡亂賦值.
處方4:解決此題,需要設食品單價、食品購買量及家庭人口,再找x、y的關系;或用特值法.平時在教學中,要加強應用題方面的訓練,增強學生解題時的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
弗洛伊德認為:夢境是對客觀事物的再現.同樣,頭腦中的瞬間信息是對平時審題的再現,教師在平時要加強學生的審題訓練,增加他們頭腦中信息的儲備量和邏輯判斷能力,這樣面對題目的時候就能消除或減少信息方面的障礙.
障礙5:怯場
問題:學生甲平時作業一般,一到大考就一塌糊涂.
癥狀5:此類學生心里對考試有一種恐懼感,考試還未到,就已經手腳發軟,心臟砰砰直跳,一進考場大腦一片空白,自己也不知道寫些什么.
處方5:把平時作業當考試,考試當作業看待,淡化考試成績.平時在教學中,對他們要多鼓勵,慢慢消除他們心里對考試的恐懼感.
障礙6:驕傲
問題:學生乙平時基礎還可以,大考時成績時好時差.
癥狀6:此類學生有一個特征:考好后容易驕傲.他們這次考好了,下次很可能就會考砸;如果他們留神注意了,還是能考好的,他們本身有一定的實力.
處方6:考前要提醒他們注意平時常犯的一些錯誤.平時對他們要多敲邊鼓,增加他們的警戒心.另外還要加強基礎知識訓練,彌補知識漏洞,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在這方面,蘇格拉底給后人留有寶貴經驗.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后,又從外面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都以為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會下大雨的.”學學蘇格拉底,只要我們的心慢慢變得四平八穩,心理上的障礙自然也就跟著慢慢消除了.
障礙7:寫不出
問題:直角∠ABC的一邊AB與平面α斜交,另一邊BC不在平面內,若∠ABC在平面α內的射影為直角,求證:BC∥α.
癥狀7:部分學生不知其中的寓意,對于BC∥α的表述困難.另有部分學生雖知其中的寓意,但對于BC∥α的表述還是感到困難.
處方7:課堂上增加他們的發言機會.平時在學習中,加強立體幾何的理解和表述,增強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另外還要求他們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障礙8:寫不好
問題:A、B是拋物線y2=2px(p>0)上不過原點O的兩點,且直線AB過焦點求證:A、B兩點的橫坐標之積為
癥狀8:部分學生知道有這么一個公式,要去證明時又感到很難闡述.另有部分學生知道可以用韋達定理去證明,但寫不全面.
處方8:進一步加強語言表達能力,以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在平時的學習中,還要求他們加強對定理、公式的理解,重視課本例、習題的改編,抓“綱”扣“本”,注重“雙基”.
一代語言學大師呂叔湘先生一輩子追求直白,文章中少有學究氣和晦澀難懂之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也能一直做到深入淺出,用語通俗易懂,并且讓學生也堅持這么做的話,受言語障礙的干擾必定越來越小.
障礙9:文字有玄機
問題:使不等式|x+1|<2x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是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癥狀9:部分學生看到此題中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后,就認為是不等式|x+1|<2x成立推出答案.另有部分學生看到充分不必要條件就當充分條件用.發生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文字中的玄機.
處方9:此題轉化為下面的某個選項推出不等式|x+ 1|<2x成立,反之不成立這樣一個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變式題的訓練,讓學生體會文字方面的細微差別及轉換,增強學生這方面的警戒心和洞察力.
障礙10:文字讀不懂
問題:設坐標平面內有一個質點從原點出發,沿x軸跳動,每次向正方向或負方向跳1個單位,經過5次跳動質點落在點(3,0)(允許重復過此點)處,則質點不同的運動方法共有_____________種.(用數字作答)
癥狀10:部分學生對于此題中的文字意思沒讀懂,不知道向正方向共跳幾次、向負方向共跳幾次.他們因數學基礎較薄弱的問題再加上文字方面的障礙,面對一些創新題常感頭痛而無從下手.
處方10:此題轉化為向正方向共跳四次,向負方向共跳一次這樣一個問題.平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審題訓練,一遍不行,兩遍、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注重的是理解而不是速度.在提高學生文字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要加強對他們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蘇格拉底關于求知有他獨到的見解,當時的一個青年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知識?”蘇格拉底將這個青年帶到海里,海水淹沒了年輕人,他奮力掙扎才將頭探出水面.蘇格拉底問:“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氣,當然是呼吸新鮮空氣!”“對!學習就得使上這股子勁兒.”教師要想辦法激起學生學習上的這股子勁兒,再加以適當的引導,解決這些障礙問題,這樣學生才能夠做到輕裝上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難免會出現一些“障礙”.消除了這些“障礙”,自然也就會出現“萬木逢春”的境界,而這正是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師的追求.
1.鮑建生,等.障礙教學研究[J].數學教學,2013(1-3).
2.鄭毓信.解題教學理論的必要發展[J].中學數學月刊,201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