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綜述——基于CNKI(2000—2014)的文獻計量分析

2015-05-08 09:40:18馬祥濤
圖書館學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圖書館員圖書館制度

謝 芳 馬祥濤

1 研究背景

職業資格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1]。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雖實施已久,但在不同領域又有所差異。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是職業資格制度在圖書館領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職業資格制度在圖書館行業中的具體體現和應用。北京大學吳慰慈教授認為,所謂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就是按照國家或圖書館協會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和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考核機構,對圖書館從業者的技能水平和任職資格條件進行考核和鑒定,對考核合格者授予相應的證書[2]。該制度既是國家對圖書館員工作資格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圖書館對人才招聘的一種控制機制,對完善圖書館制度、提高圖書館社會地位、凈化圖書館員隊伍、提升圖書館員素質、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自19世紀末圖書館工作職業化以來,資格準入制度一直是國內外圖書館學術界和業界研究、討論的重點。在當前“知識社會”環境下,繼續保持對圖書館員職業資格制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兩方面:外在背景和內在背景。外在背景主要體現為國家的認可、鼓勵和圖書館界的重視。首先,2014年8月國務院提出將逐步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同時宣布取消11項準入類職業資格證書。對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的減少并非是取消所有職業資格,更不是取消職業資格制度,而是對職業資格進行統一的規范化管理。圖書館工作作為一項成熟的職業,應當借此“春風”來推進本職業準入制度的建立。其次,圖書館學界對館員資格制度越來越重視。1998年,徐引篪撰文提出了建立圖書館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必要性[3]。隨后,吳建中在《關于圖書館員的職業資格問題:二十一世紀圖書館》和《中國圖書館發展中的十個熱點問題》中對建立圖書館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進行了呼吁[4-5]。2002年,周和平在中國圖書館學術年會期間要求中國圖書館學會搜集資料、開展研究并承擔起圖書館員職業資格的認證工作[6]。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中國圖書館學會分別起草了《關于中國圖書館學會承擔全國性行業學會職業培訓的報告》和《世界主要國家圖書館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7]。2004年2月,國家圖書館組織召集業內專家就《我國圖書館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課題申報了200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內在背景主要表現為我國圖書館人員準入方式存在弊端。圖書館工作人員所存在的專業知識薄弱現象與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不相符合。圖書館員上崗無統一標準;專業館員和非專業館員界限不清;圖書館內在服務質量不高;外在社會地位和形象差;圖書情報學教育的萎縮,致使圖書館工作后繼無人[8]。

目前,在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和建立方面,我國同國外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如英、美、日、法、俄等國。完善、成熟的認證制度的缺失嚴重阻礙了圖書館學術界乃至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和運轉,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與探討越來越成為圖書館界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從定量角度出發,主要對我國圖書館職業資格研究的學術成果進行文獻計量分析,以期為相關的后續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2 研究方法

筆者以2014年10月為截止日期,主要采用文獻調查法和內容分析法對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所用全文數據庫為CNKI(中國知網)中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中國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其中,在學術期刊庫中,檢索類別選擇“高級檢索”,時間跨度選不作限制,檢索方式為“主題”“篇名”和“關鍵詞”,檢索詞為“圖書館”并含“職業資格”,論文來源類別選擇“全部期刊”,檢索表達式為“SU=‘圖書館’*‘職業資格’orTI=‘圖書館’*‘職業資格’orKY=‘圖書館’*‘職業資格’”,其他項不作選擇,檢索到論文數量240篇;在博碩士學位論文庫中,同樣以主題、篇名和關鍵詞為檢索點,選擇“圖書館”并含“職業資格”,學位年度、論文級別和作者單位等項不作選擇,檢索論文數量10篇。通過閱讀摘要、瀏覽原文等方式,對檢索結果中的論文進行篩選,排除于本主題研究不相關論文,最后得到相關論文228篇,其中期刊論文221篇,博碩士論文7篇。具體論文樣本情況及所占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 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分布情況

3 調查結果分析

對在CNKI數據庫中所抽得的228篇論文樣本,筆者從時間分布和空間分布兩個方面進行文獻計量統計,分析2000~2014年圖書館職業資格研究論文分布的特點,并總結其發展規律。

3.1 時間分布

通過分析相關論文的發表時間分布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出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的發展狀況、發展速度及發展規模,反映出相關領域研究在近年的發展趨勢。根據表1中2000~2014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分布情況,繪制研究論文發表時間分布趨勢圖,如圖1所示。

圖1 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時間分布趨勢

根據Gompertz的文獻增長模型,并結合表1和圖1,筆者將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的發展歷程分為萌芽、發展、成熟和飽和4個階段[9]。具體結論如下:2000~2002年為萌芽階段,發文數量僅占總發文量的2.63%,該主題尚未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關注;2003~2007年為蓬勃發展階段,論文增長速度較快,增幅較大,5年間的發文數量占到47.4%;2008~2010年步入成熟階段,發文數量占到22.8%,論文數量有所起伏,幅度變緩;2011~2014年為飽和階段,論文數量下降,研究逐漸趨于飽和狀態,發文數量占到27.2%,這說明學術研究已達到既定水平,要想繼續發展必須有所突破和創新。同時,由圖1可見,2004、2007、2011年論文發表數量達到極大值,其研究主題分別為建立職業資格制度的必要性、闡述國外職業資格制度內容、將職業資格制度作為圖書館工作職業化的制度保障;2010年論文數量達到極小值,究其原因在于學術界探討如何借鑒國外經驗建立適合國情的職業資格制度。此外,2006、2009、2011年都有博碩士論文談論或涉及該主題領域,且數量逐步增加,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博士、碩士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主動跟隨導師參與到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中,為該領域的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活力。

3.2 空間分布

將CNKI數據庫的檢索結果和檢索數據導入Excel軟件中,對檢索論文分別進行計量分析。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論文機構(作者所在機構或單位)、論文作者(作者發表論文量排序)、論文期刊(以收錄論文的多少對刊物排序)、論文基金項目(支持論文成果的基金項目)、論文被引用情況(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序)5個層次。

3.2.1 論文機構分布

對論文作者的來源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不僅可以大致了解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的研究力量分布,也能夠促進不同機構之間就該主題領域的研究加強交流與合作。筆者對228篇文獻的作者所屬單位進行統計,發現有181家研究機構發表了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相關論文,如表2所示。高等院校、公共圖書館和科研院所已經成為推進圖書館職業資格準入制度研究的三股主導力量。高等院校一馬當先,貢獻作用最為明顯;公共圖書館積極響應,省市縣級圖書館全面參與;科研院所不甘落后,積極發揮作用。在135家高等院校機構中,本科院校111所,專科院校24所,數量差距懸殊。這說明本科院校與專科院校相比,不僅師資隊伍雄厚、研究力量強大,而且對該主題研究的關注程度更高、成本投入更大。在23家公共圖書館機構中,省級館、市級館、縣(區)級館各為7、10、6家,這說明省市級館依托自身豐富的文獻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效地發揮了導向和示范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研究機構雖多集中于高等院校,尤其是本科院校,但未形成研究團隊;第二,公共圖書館和科研院所研究力量分散;第三,三大系統的研究者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導致優勢不能互補,資源無法共享。

表2 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機構構成情況

除分析論文機構的構成力量外,筆者還對論文機構的發文情況進行了統計。在181家研究機構中,發文量≧2篇的機構共有32家,其中發表數量最多的是華南師范大學7篇,其次為發表4篇的國家圖書館、河北農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中國圖書館學會秘書處、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圖書館等發文3篇,北京大學、牡丹江市圖書館、東北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石家莊鐵道學院等機構發文兩篇,具體見表3。

表3 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機構發文情況

3.2.2 論文作者分布

對作者發文數量進行統計,不僅能夠揭示出該領域研究中核心作者和學科帶頭人,而且能夠衡量出作者在該領域研究的研究深度和貢獻大小。筆者經過對228篇論文作者進行統計,發現共涉及271名作者(統計時未僅限于第一作者)。陳氫、陳梅花(2012)認為,依據普賴斯公式可確定某主題領域研究中的核心作者,即m為杰出科學家中最低產作者發表論文數,nmax為杰出科學家中最高產作者發表論文數[10]。根據統計數據,發表論文最多的為6篇,得出m≈1.835,因此,發文量在兩篇及以上的作者可被認為是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的核心作者。由表4的核心作者數量可知,發文量在兩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17位,約占全部作者的6.27%。

此外,筆者還對2000~2014年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領域論文合作情況進行統計,根據表5中獨著與合著情況可以看出,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的成果多以獨著形式出現,合作研究程度較低,合作研究視野不夠廣泛,研究人員之間需進一步加強合作和交流。

表4 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的核心作者

表5 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獨著、合著情況

3.2.3 論文期刊分布

對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論文來源刊物進行數量統計,能夠分析圖書館職業資格制度研究的重點期刊和核心期刊,為研究人員檢索和發表論文提供有效參考。由數據統計可知,221篇期刊論文分布在92種不同刊物上,其中發文量在兩篇及以上的有33種,總發文量占全部期刊論文的73.3%,發表1篇論文的期刊有59種,占全部期刊數量的64.1%,詳見表6。

布拉德福定律將刊載某研究領域論文的期刊分為核心區、相關區、離散區,當各區論文數大致相等時,核心區、相關區、離散區期刊數近似成1∶n∶n2關系[11]。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發文6篇及以上的有9種期刊,發文2~5篇的有24種期刊,發文1篇的有59種期刊,因此,筆者按照載文量將論文來源期刊分成核心區(6篇及以上)、相關區(2~5篇)、離散區(1篇),3個區域載文量分別為80篇、82篇、59篇,區域期刊數之比為9∶24∶59(24/9≈2.67、59/24≈2.46),各區平均載文密度分別為8.89、3.42、1.00,故該主題研究的期刊核心效應明顯。數據詳見表7。

表6 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量≥2篇的期刊來源

表7 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期刊離散情況

3.2.4 論文基金項目分布

在某學科研究范圍內,某項主題研究受基金項目支持的數量和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主題研究的廣泛程度和受重視程度。在筆者所檢索到的228篇研究論文中,屬于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的共計22篇,占9.65%,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6篇,省、市級科研項目10篇,高校科研項目兩篇,中國圖書館學會專項基金項目1篇,如表8所示。受科研基金項目支持的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的論文數量少,所占比例低,說明關于該主題的研究在行業缺少普遍重視和廣泛關注,但同時也應看到,已有的基金項目來源層次廣泛,涉及國家級、部級、省級、市級、高校項目等多項類別、眾多層次,說明關于圖書館員準入制度的研究正處于不斷發展之中。

表8 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受基金項目支持情況

3.2.5 論文被引頻次分布

一般而言,一篇期刊論文的質量和水平可以通過被引次數或下載次數進行衡量,而論文被引情況比論文下載次數更具有說服力,因此筆者對有關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論文的被引用情況進行分析。在所檢索到的228篇論文樣本中,共166篇論文被引用,累計被引總次數1428次,評價被引頻次為6.26次。圖2為論文年被引總次數、年被引論文篇數和年論文發表總篇數的合成圖。由圖可見,2000~2014年間三者的總體趨勢大體一致,彼此之間基本相符;2000~2003年間,處于該領域研究的初始階段,論文發表數量和論文之間的相互引用頻次都相對較少;2003~2011年間,處于該領域研究的發展和成熟階段,因此有大量論文發表,且論文被引頻次也相應增加;2012~2014年間,處于該領域研究的相對飽和時期,論文發表數量和被引頻次也呈下降趨勢。表9為年被引論文篇數占論文發表篇數的比例,其中2000、2001、2002、2011年達到100%,即當年度所發表的所有論文都被引用;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所占百分比都大于70%,說明大部分的發表論文被引用;而2012、2013、2014則比例相對較低,這說明主題處于飽和研究期,不僅發表的論文數量有所減少,而且論文多為重復內容,缺少創新觀點,因此導致論文被引頻次劇降。

同時,根據論文統計數據,筆者將被引頻次大于等于10次的論文進行匯總并按序排列。如表10所示,被引頻次大于等于10次的論文41篇,占所檢文獻的18.0%,總共被引頻次1002次,占總被引頻次的70.2%,其中38篇論文刊載在圖書館學核心期刊上,這說明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論文被引頻次較高,高被引論文相對集中,多分布于具有學術影響力的核心期刊上。

圖2 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被引情況

表9 年被引論文篇數占論文發表篇數比例

表10 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論文(被引頻次≥10)統計

續表

4 思考與建議

回顧2000年至2014年這14年的發展,針對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制度問題,國家及地方層面相繼組織專家學者研究討論并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和政策,引起了科研機構及人員的足夠重視。對于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其研究視角經歷了從闡述該制度實施的必要性和意義到介紹國外先進國家的制度內容,再到比較國外相互之間的制度差異并思考對我國的啟示,再到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試圖建立符合國情的本地化圖書館職業資格制度,有關該主題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但與國外相比,國內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定差距和改進空間。

4.1 研究不足與對策

4.1.1 研究者來源單一,研究機構數量失衡,研究人員力量分散

通過數據統計,由表2論文機構構成情況、表4作者發文量情況和表5論文獨著與合著情況可知,高等院校、公共圖書館和科研院所所占比例分別為74.6%、12.7%、7.7%,研究者來源較為單一,研究機構數量嚴重失衡,研究人員力量布局分散;93.73%的著者只發表過1篇有關該主題的文章,同時,78.95%的論文是作者獨自撰寫的,核心作者群數量較少,著者之間缺少溝通、交流與合作。這些現象會導致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難以實現,容易造成成果雷同,較難取得突破性進展[12]。因此,圖書館主管部門的政府官員應與公共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之間加強溝通交流,就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立實施多方采集意見、制定措施,共同促進該主題研究的發展。

4.1.2 多為理論探索,缺少實踐支持

關于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問題,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認證制度的必要性及意義、認證制度實施的保障措施、認證制度具體實施條例等方面,缺乏對職業資格認證的實施辦法、職業資格培訓實施辦法、證書管理辦法、職業資格培訓實施辦法與專業技術職稱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探討[13]。因此,關于該主題的研究不僅應具有理論層面的可行性,還應具備實踐層面的可操作性,該制度的建立不僅要依據現實中的業務工作,而且要同其他管理制度、實施辦法相一致、相吻合。

4.1.3 多為泛泛而論,缺少具體可行的方案

在所檢索的228篇論文中,多數論文只是泛泛而論,或者是闡述建立該制度的緊迫性、必要性、意義,或者是簡單介紹國外該制度的實施內容,或者是把建立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當成行業“去職業化”的一種措施,缺少針對認證標準、認證體系、認證制度內容、認證制度法律依據等問題的深入分析,更缺少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將認證制度研究不斷深化和細化,針對深層次問題不斷討論和探析,結合實際形成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或方案將會提升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水平。

4.2 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世界發達國家的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已很成熟,而我國還尚未建立,因此影響了我國圖書館員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應有地位,也影響了我們與國外圖書館間的對口交流[14]。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是一項難度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涉面廣的重大改革,廣大專家學者紛紛出謀劃策,不僅提出許多可行性強的方案和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而且闡述了在實施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在宏觀層面上,應緊密聯系國情和圖書館行業實際情況,正確借鑒各國成功經驗;應先試點,后逐步推廣;要考慮各地區圖書館的差異性、各類型圖書館的差異性、同一類型圖書館的層次性[2]。中國圖書館學會應承擔起行業協會的專業職能和職責,建立起權威的認證機構和高水平的認證隊伍[15]。在微觀層面上,要盡快建立圖書館法,掃清“人情”障礙;應設立規定準入條件,如一定的道德修養、教育背景和專業知識水平[16]。不同規模的圖書館需要不同級別的資格認證,應當建立不同級別的認定,要基于圖書館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對職業分類和分層[17]。實行專業館員與非專業館員雙軌制[18],處理好現有人員的歷史遺留問題[19],處理好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與圖書館學教育、圖書館員在職繼續教育的關系問題[18]。

5 結語

在信息社會背景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分化,圖書館工作越來越規范化、標準化,圖書館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職業化、嚴格化,因此不論是從宏觀的國家層面,還是從微觀的個人層面建立與實施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勢在必行。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既是一項難度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涉面廣的重大改革,需要行政官員、專家學者、圖書館從業人員的全力配合和積極參與,不斷加大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力度,拓寬實踐探索的寬度和廣度,爭取早日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和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1] 360百科.職業資格[EB/OL].[2014-10-21].http://baike.so.com/doc/64154.html.

[2] 吳慰慈.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J].圖書館建設,2004(2):7-8.

[3] 徐引篪.關于資格、圖書情報事業的未來——2010年發展預測[M].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

[4] 吳建中.關于圖書館員的職業資格:二十一世紀圖書館[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5] 吳建中.中國圖書館發展中的十個熱點問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2):7-12.

[6] 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六屆三次理事會[EB/OL].[2014-11-05].http://www.lsc.org.cn/c/cn/news/2006-03/14/news_53.html.

[7]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積極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圖書館員職業資格認證工作[EB/OL].[2014-12-01].http://www.lsc.org.cn/c/cn/news/2006-04/03/news_264.html.

[8] 羅麗娟.圖書館員職業資格認證初談[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5(4):99-101.

[9] 黃琦.國內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進展——基于CNKI(2000-2012年)的文獻計量分析[J].圖書館界,2014(4):20-24.

[10] 陳氫,陳梅花.信息檢索與利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16-17.

[11] 陸曉紅.基于WebofScience的知識研究文獻計量分析[J].情報科學,2009(12):1848-1852.

[12] 張芳源.關于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的統計分析[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2(2):10-15.

[13] 孔令玉.我國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綜述[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9(1):53-57.

[14] 胡京波.我國圖書館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設的研究與進展[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3):45-46.

[15] 王世偉.論中國圖書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建立[J].圖書情報工作,2003(1):7-10.

[16]李青.制定和實施我國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實施條例的思考.全國新書目,2006(Z1):120-121.

[17] 張曙光.由圖書館無邊界信息服務折射資格認證制度[J].圖書館建設,2004(3):17-20.

[18] 魏景芳.關于建立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思考[J].情報雜志,2003(8):92-93.

[19]胡京波.我國圖書館實施職業資格認證將遇到的主要問題[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5):11-13.

猜你喜歡
圖書館員圖書館制度
高校圖書館員之歌
黃河之聲(2021年8期)2021-07-23 03:34:28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用博弈理論解決圖書館員排班問題
新入職圖書館員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問題探討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不卡影院|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www.国产福利| AV在线天堂进入|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国产二级毛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jizz|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第二十一页|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道本|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天堂免费| 国内黄色精品| 欧美亚洲第一页| 91www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精品va|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国产丝袜第一页| 成人综合网址| 欧美五月婷婷|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婷婷五月在线|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欧美日本激情|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拍| 91九色最新地址| 久久黄色影院| 99草精品视频| 亚洲小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欧美福利在线|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a级毛片|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97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99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 超碰色了色|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在线欧美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