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平 劉暢
摘 要: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是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日益顯現出重要性的兩個經濟概念,對于它們的理解以及二者之間關系的認識構成了現代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存在和很大的不同,它們在概念、服務對象以及各自職能、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差異性,而對于這些內容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是正確利用會計責任或是審計責任的關鍵和把握,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促進其發揮現實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會計責任;審計責任;關系意義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日益發展為我國的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發展條件,使得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系(區別和聯系)顯得尤為重要。合理界定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其各自的責任范圍并積極促進它們的積極影響,這是進行現代化經濟管理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手段,無論是對于市場經濟自身,還是對于企業或是其它各種團體機構的發展來說,都是具有非常有意義的指導和作用。
一、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概念
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是具有不同意義的兩個概念。
會計責任的主要涵義是如何對于企業內部將其相關進行有效控制,并在諸如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上進行保護和促進,使得其資產在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用以保護其會計數據信息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的一種責任。會計責任主要分為外部責任和內部責任,從財務責任或是管理責任角度來看,會計外部責任或是內部責任,都是會計作為管理活動所應當給與承擔的一種責任。會計的外部責任是指用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同時也是指用以保護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的職責;而會計的內部責任則是指用于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的職責。因此,無論是外部責任,還是內部責任,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目的,即都是為了確保會計目標的順利完成。
而審計責任主要是指注冊會計師基于審計準則原則的要求來出具具有負責性和有效性的具審計報告,其最終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必須要以真實性和合法性為準則。而其中的真實性報告是用以保證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對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審計程序實施等的真實性反映,同時還要對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給予審計意見的真實性反映;而審計報告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這是用以保證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對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規定和其它相關審計準則要求的真實性反映,也是具有法律保障性的審計報告編制和出具。
二、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關系
正如之前所說,審計責任的概念是不同于會計責任的概念的,其二者之間的的關系可以從二者的關聯性和差異性來進行詮釋和理解。
第一,關聯性。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之間具有相關性主要是通過以下方面進行反映的,即:首先,其二者之間關聯性反映在二者的處理對象的相同性,因為它們都是以涉及到會計報表、會計憑證、會計賬薄的會計資料為處理對象,或是包括一些其它相同的各種會計信息數據。其次,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聯性還反映在二者都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關,都是為能改善和促進企業改善其生產、經營、管理等并以此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標的,具有一致性的工作目標,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再者,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聯性還反映在二者都是基于會計信息質量而得以發揮其效用和作用的,它們都是基于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并以提供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財務會計信息來維護和確保利益各方合法權益的。最后,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聯性還反映在二者具有客觀基礎的同一性,換言之,不論是會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它們都具有各自的職能和效用,這些職能和效用可以最終服務于經濟活動的發展并在發展的過程中透明化和合理化。因此,對于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來說,其所反映對象和監督對象具有一致性,也就是,它們具有同一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
第二,差異性。如上所述,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在具有緊密聯系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首先,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在具實質性上的差異性,即:會計責任主要是指被審計單位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責任,其主要目的是確保資產在安全完整以及會計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而進行直接性地負責。而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在進行經濟監督活動中,為提高會計數據信息質量以及以此來揭露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是否存在重大錯誤和舞弊現象而進行的一種具有較高層次要求的責任,這是因為審計責任可以在其實際工作中對于大大降低或是及時更正會計責任危險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需要以規范性和透明性為原則進行審計。所以,會計報表在實際處理中出現問題時對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來說,對于審計責任的追究應該是更加嚴格(尤其是對于高層次監督活動的審計責任更應該是予以嚴格追究,以保證其在實際操作中的公正性和規范性)。其次,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具有具體內容上的差異性。這主要是指會計責任的具體內容涉及到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保護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對于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或是相關數據信息的記錄和和核算等方面。而審計責任的具體包括體現在注冊會計師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該在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審計程序等的具體實施中的真實性體現,并且由此進行各種審計意見的出具。在此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必須要基于《注冊會計師法》和相關審計準則規定,真實、有效地進行財務報表的反映以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此,客觀性、公允性、合理性原則必須要在諸如所有權、估價、分類、交易截止等中得以反映。當然,審計責任的針對對象是被審計單位履行其工作職能的力度情況以及是否是具有客觀性而做出的工作評價和監督。再者,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在目的上的差異性。雖然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都以是以會計信息為其工作對象,但是,會計責任強調收集和加工以滿足使用者要求的會計信息的目的,而審計則是強調監督和評價被審單位所提供會計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的目的。最后,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具有不同的追究者。由于會計目標的多元化、市場運行機制不合理、公眾期望過高等各種因素導致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在服務對象上的不同。會計責任就是進行諸如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審計部門、被審計單位的主管部門、檔案部門以及司法部門等的追究;另一方面,審計責任則是進行省級以上財政部門、省級以上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司法部門及相關部門、涉及企業其它利益的相關者等的追究。可見,二者的服務對象不同。
三、探究和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二者關系的現實意義
根據以上分析的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之間關系可知,會計責任具有同審計責任的相似性,又具有極大的差異性,二者之間的關系體現了辯證統一性,因此,不能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共性和個性進行混淆,也不能對其差異性進行偏向性的過度重視而忽視另一方的作用。因此,對于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認識和區分,即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有助于消除對于二者的理解誤區,這對于實際工作的指導和操作來說都是具有積極性和重要性意義和作用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二者關系有助于被審單位在責任意識方面的增強并以此來進行更具規范性的會計行為和操作,從而最終實現了和提高了會計信息數據的可信度和準確性。第二,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二者關系有助于被審計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切實做到自身職責的明確和約束,提高自身責任感和工作規范性,進一步提高會計核算水平以及會計監督水平,使得其所出具的會計信息數據具有較高的可靠度和科學性。第三,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二者關系有助于增強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促進其在具體的審計工作更加規范化操作并以此來提高其審計職業水平和工作質量,以嚴格的專業化標準來要求其自身的執業行為和執業態度,促進注冊會計師事業的健康、有序和長久性發展。第四,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二者關系有助于司法部門和社會公眾等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和合法權益的保證。當注冊會計師被控告時,其中的原因會涉及到注冊會計師自身和被審計方等多個方面,因此,司法公正的關鍵必須要確定責任和追究,明確區分二者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能為司法部門合理判定注冊會計師是否具有法律責任以及其所應負的具體法律責任內容提供了重要性保證和前提條件。此外,明確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還可以消除社會性的公眾對其的不理解和不認識,使得注冊會計師各種權益得以維護和落實。
總之,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指導實際工作的重要指導和關鍵性手段。另一方面,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即: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構成了現代經濟管理理論的基礎并有助于實際的經濟管理發揮其積極作用,對于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期中的各種經濟活動及實際操作個規范性管理和監督來說也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剛.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關系淺析[J].時代金融,2014(3).
[2]王慧.論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比較[J].科技資訊,2010(32).
[3]王建發.論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系[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4(1).
[4]張秀梅.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系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