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死病假面舞會》是愛倫·坡經典哥特式短篇小說之一,本文從榮格心理學中的人格面具原型和陰影原型出發,探索舞會中紅死魔面具背后的真相,探究奪去國王和千名賓客生命的兇手究為何人。
關鍵詞:人格面具;陰影;《紅死病假面舞會》
作者簡介:羅玲(1986-),女,四川自貢人,講師,從事外語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5-0-01
一、引言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十九世紀美國偉大小說家,一生所著短篇小說70 余篇,可分類為:科幻小說、推理小說、心理小說和哥特式小說。《紅死病假面舞會》則是哥特式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中上演了一場瘋狂舞會:當致命瘟疫紅死病席卷整片王土時,普洛斯佩羅國王帶著他挑選的一千名騎士、貴婦、藝人躲進一個如城堡般的修道院里,并焊死門閂。當猖獗的紅死病奪去百姓生命時,國王卻和千名客人肆意狂歡。在一次假面舞會上,午夜鐘聲敲響之際,紅死病魔突然降臨,所有人倒在國王親手布置的舞廳中。小說精短,意義卻深刻。有評論家從哥特式寫作特點出發,賞析其恐怖美;也有評論家從敘事角度出發,揭示小說的死亡主題,“縱情享樂的生活隱藏著對死亡的恐懼,最終取下面具的死神象征著死亡的不可避免”。[1]筆者從榮格理論的人格面具和陰影原型出發,探究舞會中出現的紅死魔面具后的真相及國王和賓客死亡的原因。
二、國王的面具
人格面具( persona),該詞源于希臘文,本義指演員在劇中為扮演某個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據榮格理論,人格面具為原型之一,其作用與此類似,它保證一個人能夠扮演某種性格,而此性格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個人公開展示的一面, 其目的在于給人好印象,以便得到社會承認。[2]榮格認為, 人格最外層的人格面具掩蓋了真我,使人格成為一種假象,故同他的真正人格不一致。人可以靠面具協調人與社會間的關系,決定一個人以什么形象在社會上露面。[3]
瘟疫橫行時,普洛斯佩羅國王本應履行國王職責,救助受害的臣民,但他卻任由百姓自生自滅,與精心挑選的千名賓客躲進封閉城堡中過著奢靡生活。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多種面具,會以不同方式適應不同情景。國王撕掉最重要的一國之君的人格面具,沉湎于其它角色---擁有最高權力便任意胡作非為的昏君角色。由于自己成功地充當了昏君角色而驕傲自負的國王戴著此人格面具,人格其它善的方面被排斥, 他只認同此角色,并把該角色強加給所有賓客,尖銳的矛盾逐漸在他過分發達的人格面具和極不發達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間滋生。因此,受到“昏君”人格面具支配的國王與自己的本職異化而生活在緊張狀態中,此時國王完全認同該人格面具,陷入了以人格面具自居的膨脹狀態。榮格認為,過度膨脹的人格面具會給人的心理健康帶來危害,當達不到預期標準時,他會受自卑感的折磨,體驗到孤獨感和離異感。所以,看似國王和賓客在城堡尋歡作樂,內心卻極度空虛,就像活在夢中, 當“音樂聲重新揚起, 幻夢復活了,人們又開始扭來扭去”。[4] 人們在國王“昏君”面具下,渾噩地狂歡著,當午夜的鐘聲敲響,“昏君”面具被撕下,夢幻破滅,兇手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三、血淋淋的真相
據榮格理論,陰影也是原型之一。陰影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納著人的最基本的動物性。由于陰影在人類進化史中具有極其深遠的根基, 它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強大最危險的一個。[2]陰影中存在惡與善的因素,若一個人突然面臨人生困境,發生精神危機,陰影就會利用這一機會對自我實施其威力。上文說到國王已處于膨脹狀態,“昏君”的人格面具使他陷入極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中,并影響所有賓客,此時,人們內心陰影中惡的因素沖破了人格面具的壓抑,撕碎了戴著“昏君”人格面具的國王為大家創建的幻夢,從而迫使所有人直面自己內心的獸性面目——身披尸衣,假扮紅死病人的假面人。
為了躲避紅死病而逃進修道院的國王和賓客最怕的就是紅死病,盡管他們日日狂歡作樂,但他們只是一具具沒有靈魂的空殼,戴著假面具行尸走肉般扭來扭去。當午夜鐘聲敲響,所有人安靜下來,內心深處的陰影撕破假面具,人們看到一個披著血淋淋尸衣,戴著血紅面具,臉上撒滿猩紅色的假面人。國王企圖將其殺死,但那件尸衣和那個死人般的假面具里空空如也,國王自己倒地而死,這是他內心最恐怖陰影的投射。他永遠不能將其撲倒,只會葬身于內心的無限恐懼中。賓客們試圖用力抓住空無的尸衣和面具,但所有“尋歡作樂的人在他們尋歡作樂的滴血的舞廳一個個地倒下,……紅死病以無法抗拒的權力統治了一切”。[4]
四、結語
當人們無法平衡自我和人格面具時,無意識中陰影惡的因素會使人類身上的動物性變的更具獸性。小說中,國王和賓客雖生活在遠離紅死病的城堡中,但所有人內心仍無法逃避對死亡的恐懼,他們雖過著天堂般的享樂生活,內心卻受著地獄般的煎熬。不顧子民生死的國王,貪圖享樂的賓客不是被門外的紅死病奪去生命,而是他們自己內心的獸性。
參考文獻:
[1]許朝陽.愛倫·坡《紅死魔的面具》的敘事解讀[J].東岳論叢,2011(32).
[2]C.S.霍爾,V.J.諾德貝.榮格心理學入門[M].馮川,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
[3]F·弗爾達姆.榮格心理學導論[M].劉韻涵,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4]埃德加·愛倫·坡.愛倫·坡短篇小說選[M].孫法理,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