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萍 錢麗萍

本文為貴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構式語法視角下英漢中動構式對比研究(項目編號:研人文2015004)”階段性成果。
摘 要:中動構式是很多語言中都存在的一種特殊語言現象,本文從構式語法形義配對的角度出發,利用構式語法學家提出的框盒圖的表征方式來標記英漢中動構式,從而分析英漢中動構式的共性與差異。
關鍵詞:中動構式;形意配對;框盒圖;中動意義
作者簡介:王朝萍,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認知與語用;錢麗萍,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修辭與寫作。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5--02
1、引言
傳統語法教學中經常提及到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具有主動形式而表達被動含義的句子,教學中通常稱為“主動形式表被動意義”,這類句子共有的顯著特征為[NP+ V+Adv](英)和[NP+V-起來+Adj]或[NP+V+Adj](漢),NP為句子形式上的主語,V是具有及物性質和不及物形態的動詞形式,英文句子后通常接的為表性質或狀態的形容詞,而中文句子后通常接的是副詞,這類句子被稱為中動構式(middle construction)。中動構式最早的研究出現在Keyser 和Roeper的專著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中。近年來,一些國內外學者從生成語法和認知的角度對中動結構的句法和語義進行了研究。國外發表主要論著的學者有Keyser & Roeper (1984)、Fagan(1988)、Stroik (1992)等。國內研究中動結構的學者包括戴曼純(2001)、徐盛桓(2002)、何文忠(2004)、曹宏(2004)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從構式語法的角度出發,探討英漢中動構式的共性與差異。
2、形義配對和構式表征
Goldberg(1995:4)指出,語言所有層面的基本單位都是構式。她對構式做出的定義如下:當且僅當C為一個形義配對體時,它就是一個構式,形的某一方面或義的某一方面不能從C的組成部分或其他先前建立起來的構式中預測出來。本研究的前提是中動意義的是被動的,在這一前提下對中動結構的組成部分進行句法上的分析。徐盛桓(2002)指出中動句的句法結構同它所表述的語義內容存在對應關系,如在(1)The book sells well和(2)這本書容易讀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例(1)和例(2)中的中動詞“sell”和“讀”本來表達的是動作事件的詞語,而其后接了表示狀態或性質的狀語后,整個句子的意義就具有狀態性,即不論施事是誰,都會具有同樣的結果,因此中動結構的本質意義為狀態意義。
3、研究問題
基于以上中動構式意義為表被動和狀態意義這一前提,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1)英漢中動構式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2)英漢中動構式有哪些形式上和內部結構的差異?本研究主要從前人研究的成果中獲取語料進行分析,從而逐一回答研究問題。
3.1中動構式的分類
本研究借鑒以往研究成果(豆濤,邵志洪 2010),根據主語的不同,將中動構式分成三種類型,即受事主語類,如Greek translates easily和這輛車開起來很容易,這類主語在句子中充當的是中動詞的受事;工具主語類,如This Knife cuts well和這支筆很好寫,這類主語的屬性即是中動詞所體現的動作,且完成動作或達到句子所表達的狀態需要憑借主語作為工具完成;和處所主語類,如The truck loads easily和這張桌子吃起來舒服,這類主語代表的是中動詞代表的事件狀態化之后發生的場所。
3.2 英漢中動構式的內外部結構
為了更直觀地分析英漢中動構式的共性與差異,本研究使用框盒圖來表征中動構式。首先對同類主語的英漢中動構式進行對比,圖1和圖2能夠表征工具類主語的特點,如This knife cuts well和這把刀切起來容易。
從以上兩幅圖可看出,工具類主語的英漢中動構式的不同之處在于謂語和修飾部分,漢語中動構式的謂詞通常會有或可轉換為帶有附加成分“起來”的表達,而英語的中動構式就不具備這樣的特點。兩者在狀語部分比較明顯的區別在于英語的修飾成分為副詞,而漢語的修飾成分為形容詞。我們還可以發現兩者的被動含義也被直觀地表現出來。除了謂語和修飾部分具有差異外,英漢中動構式在NP上有較明顯的差異。與英語中動構式中的主語相比較,漢語中動構式的主語更為靈活,能產性更高,如我們可以說“這張桌子吃起來舒服”,但不能表達成“This table eats comfortably”。此外,漢語中動構式中NP可以不用緊挨著中動詞,如這支筆是德國制造,用起來非常氣派,在這一結構中,“用起來”前面沒有緊挨著NP,而是中間出現了間隔。但在英語中動構式中,這樣的情況必須是由回指來解釋,如The pen is made in Germany, and it writes well,在這一構式中,“it writes well”這一中動表達的“it”就必須出現,且回指前面的“the pen”。綜上所述,英漢中動構式的主語、謂語和狀語都存在這差異,而在內部意義來說,漢語中動構式的能產性更高。
此外,英漢中動構式在形式上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即使用同一對象做主語,兩者卻屬于不同類型的中動構式,如這輛卡車裝載起來容易和這輛卡車開起來輕松,其相對應的英文構式The truck loads easily和 The car drives easily也屬于中動構式。首先通過分析NP可發現,英漢中動構式的NP都為交通工具,而前者隸屬于處所主語類,后者卻屬于受事主語類。那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呢?很明顯是中動詞的不同帶來的結果,從表層結構來看,“load”和“開(帶附加成分“起來”)”的差異在于動詞的及物性。關于中動詞的及物性,前人研究的觀點也不盡相同。如Rapoport(1999)認為中動詞是不及物的,因為中動結構根本就沒有施事地位,許艾明(2004)提出了中動詞的“中間性”的想法,認為中動詞兼備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特征,而熊學亮等(2013)指出中動詞在中動構式義的壓制下,可看作是派生的不及物動詞(在某種語境中臨時充當不及物動詞,OGrandy,1980),具有低及物性的屬性。在其他語境下,“load”是不及物動詞,而“開”具有及物屬性,因此兩對構式會隸屬于不同的主語類型。盡管如此,“開”和“drive”在中動構式義的壓制下,變成了派生不及物動詞,根據構式語法的相關理論,動詞義和構式義相互影響、相互制約(Goldberg, 1995),可得出在中動構式中,具備相似屬性(低及物性)的動詞在相似的構式中產生了同樣的意義。
4、結語
本文探討了英漢中動構式內外部結構的共性與差異。研究發現英漢中動構式的差異主要存在于形式上,即主語、中動詞和狀語修飾成分的不同,盡管如此,英漢中動構式的內部結構在構式意義的制約下表現出了一致性。
參考文獻:
[1]Fagan, S. 1988. The English Middle. Linguistic Inquiry.
[2]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4.
[3]Keyser, S. J. & T. Roeper. 1984. On the Middles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Linguistic Inquiry, 15. P: 381-416.
[4]O Grandy, W. 1980. The derived intransitive construction[J]. Lingua 52: 52-72.
[5]Rapoport, T. 1992. The English middle and agentovity[J]. Linguistic Inquiry 30.
[6]Stroik, T. 1992. Middles and Movement. Linguistic Inquiry.
[7]曹宏. 2004. 論中動句句法構造特點[J].世界漢語教學.
[8]戴曼純.2001.中動結構的句法特征[J].外語學刊.
[9]豆濤,邵志洪. 2010. 英漢中動結構對比及其認知闡釋[J].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10]何文忠. 2007. 中動結構的認知闡釋[M]. 北京:科學出版社. P: 4,17-18.
[11]熊學亮,付巖. 2013. 英漢中動詞的及物性探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2]許艾明. 2004. 關于中動詞的及物性思考[J],中南大學學報第5期.
[13]徐盛桓. 2002.語義數量特征與英語中動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