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式暖簾是日本看板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文分析了暖簾的形制,以及暖簾的高峰花嫁暖簾,最后對暖簾對現代設計的啟示進行探討。
關鍵詞:日式暖簾;形制;花嫁暖簾;啟示
作者簡介:萬煒(1985-),男,江蘇南京人,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家具設計、公共藝術。
[中圖分類號]:J5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1
“暖簾”其實就是門簾。在日本,它一般懸掛于商店的門面或是住宅入口,主要起遮擋日照、風塵、視線等的作用。“暖簾”起源于中國,起源具體時間并不確定。大約在中國的宋代,也就是日本的鎌倉時代傳入日本。傳入日本之后,暖簾得到了很大發展,從最初的素色織物過渡到不同色彩,并且有了圖案和文字,形式也更加多樣。并且暖簾作為商店的商號、店名或者廣告等,逐漸被賦予了文化上的內涵。
一、暖簾的形式以及材料
日本暖簾有長暖簾、半暖簾、水引暖簾、太鼓暖簾四種主要形式。暖簾的尺寸以日本鯨尺為單位,一鯨尺等于37.88厘米。長暖簾約160厘米,也就是4尺二寸,中間一般有豁口方便人進出。半暖簾也有豁口,一尺半長,大約56厘米,剛剛可以遮住正常人的視線。水引暖簾長約一尺,一般在屋檐下掛成長長的一串。之所以叫水引暖簾,可能是其功能和安裝位置和古代建筑中的屋檐下的擋水板一致的緣故。還有一種接近方形的太鼓暖簾,長度大約有五尺有余,它上下兩頭都縫著若干布環,布環用竹竿穿過套住,其上端固定在屋檐下,下端系上重物,整體傾斜一定角度固定在建筑入口處。
前文所述的暖簾都屬于以織物為材料制作的所謂的“布暖簾”,除去織物材質,暖簾還可以繩暖簾、珠暖簾、竹暖簾等材質來表現。繩暖簾并不多見,它用各種粗細的繩子編織制作,顯然其遮風擋雨的功能較弱,更多還是考慮其裝飾性,據說繩暖簾掛在門口隨風搖擺,可以有效阻止蒼蠅進入。珠暖簾也較少見,一般制作材料有木制珠子、玻璃珠甚至小葫蘆等等串起來,裝飾效果非常好。竹暖簾更加少見,它用竹條或細竹竿制作,一般直接靠在建筑入口處,也有的懸掛在建筑入口處的屋檐下。
二、花嫁暖簾
花嫁暖簾是日本暖簾中制作最為精美的一種。日文中花嫁的意思即婚嫁,花嫁暖簾就是在婚嫁時候女方家族置辦的一種陪嫁物品。花嫁暖簾流行于19世紀至20世紀初,也就是大約明治、大正時代的金澤地區。金澤地區手工業非常發達,特別是手工印染業,花嫁暖簾就采用了日本著名的友禪染工藝。友禪染是日本特有的染色工藝,它采用植物染料,顏色鮮艷且色彩豐富微妙。花嫁暖簾采用白綢緞作為面料,題材一般是各種吉祥圖案,如鴛鴦、鳳凰、松竹梅等,還有日本的家徽圖案也會印染在花嫁暖簾上。
花嫁暖簾是一種“內暖簾”,用于室內的暖簾有“床暖簾”、“坐敷暖簾”、“繪暖簾”等,內暖簾是用于室內暖簾的統稱。日式建筑內部通常采用一種叫“襖障子”的推拉門來分隔空間,花嫁暖簾就固定在襖障子上面,和襖障子一起使用,使得素雅的日式房間變得精致華麗。用于室內的暖簾較用于室外不易損壞,因此制作工藝會更加講究。花嫁暖簾就是來自于常見的繪暖簾,因為加入了復雜精美的友禪染工藝,加上婚嫁形成的風俗,才成就了特殊的花嫁暖簾。
三、暖簾對現代設計的啟示
日本美學家谷崎潤一郎在其著作《陰翳禮贊》中寫道:“如果東洋發展了完全不同于西洋的獨自的科學文明,那么我們的社會情況也許會和今天截然不同。假設我們有獨自的物理和化學,那么以此為基礎的技術和工業,也將會有自己別具一格的發展,無論各種日用機械、或者藥品和工藝品,都會有更符合我們民族性的產品,難道不是這樣嗎?不,恐怕連物理化學的原理,也會具有不同于西洋人的見解,關于光線、電氣、原子等的本質和性能,也會呈現出完全不同于今天我們被告知的樣子”。[1]因此許多東方設計師非常重視傳統,試圖探索東方傳統設計的文脈,并作為其創新的原點。
日本暖簾最初從中國傳入,在發展中不斷融合本土的審美方式,工藝上又不斷吸收外來技術,最終發展成具有日本和東方審美特質的風俗物。日本人對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美術的重視使得暖簾包括花嫁暖簾得以很好的保護。在得到保護的基礎上,傳統工藝和傳統文化才有可能得到繼承和傳承創新,民族特質才有可能得到體現。如今暖簾已經成為日本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和獨特的文化遺產。日本文學研究專家葉渭渠先生說過:“日本文明創造性的發展,堅持了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本土文明的主體作用;二是堅持多層次引進及消化外來的文明。可以說,在世界文明史上,沒有任何一種文明像日本文明如此熱烈執著本土文明的傳統,又如此廣泛攝取外來文明,如此曲折的反復,又如此藝術的協調和保持二者的平衡,從而創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質的新的文明體系”。[2]這兩點或許是任何一個民族發展創新所所必不可少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何能夠在設計創新中更好地體現民族性特征尤為重要,目前國內設計界現狀可以說是對國外樣式吸收能力很強而對本民族特質的體現較弱。希望對日本暖簾的分析可以為民族性的設計提供一定的啟發。
注釋:
[1 ]谷崎潤一郎著,丘仕俊譯,陰翳禮贊——日本和西洋文化隨筆,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6月,第7頁.
[2]葉渭渠,日本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2頁.
參考文獻:
[1][日]谷峯藏.暖簾考[M].東京:日本書籍, 1979.04.
[2][日]高井潔.暖簾[M].東京:株式會社ぎょうせい.1991.04.
[3]葉渭渠.日本文明[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05.
[4][日]谷崎潤一郎;邱世俊譯.陰翳禮贊——日本和西洋文化隨筆[M].北京:三聯書店.1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