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縱觀全球各國的神話體系,古希臘的神話是最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文學。它代表了人類的自我覺醒、肯定和思想的解放。而相比較于古希臘的神話文學,我國的神話文學明顯缺乏系統性和完整的構建,但是在語言的描述和刻畫上,卻有著我國文學特有的細膩,而表述中除了滿有詩情畫意的特點之外,還富含人生哲理。本文從文本、審美以及社會意義等幾個方面,具體分析比較了中國與希臘古代愛情神話文學。
關鍵詞:中國;希臘;古代愛情神話;分析
作者簡介:張莉軍,女(1983.2-),土家族,貴州貴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6-67-01
一、中國與希臘愛情神話概述
在希臘的發展歷史上大致經過了氏族部落、社會君主制、貴族專制及民主政治幾個具體的社會形態,而與之相對應的文學形態是:神話、史詩、抒情詩以及戲劇。對于希臘的文化整體發展來講,神話是其最為核心的部分。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講,希臘的文學、藝術以及哲學等形式都是從古希臘的神話演變而來的。神話不僅僅是希臘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其最為本質的人文主義精神對于整個人類的文化歷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我國的神話發展于上古時期,并以口頭的形式相流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演變,我國的神話文學形式也得到了內容的補充,并經過一定的手法和表達形式的加重,得到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神話歸根結底是一種語言的表達形式,其本質的價值也在于它所講述的故事。人們通過語言這一媒介了解神話。神話雖然是對過去時間的陳述,但是卻是以現實的事實為陳述的根本。也就是說,神話實際上就是想人們講述了在過去某一個時刻發生的事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流傳盛行。而與神話這種意識形態最為契合的形式就是政治意識。當然,也有一些人則是利用神話來表達一切難易解釋的現象以及人類的基本情感,例如,死亡、愛情以及一些陳述的永恒的秘密。
二、審美與敘事的分析
作為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發源地的中國和古希臘,其愛情神話成為人類文學發展史上的燦爛瑰寶。對于中國的神話來講,其本身具有明顯的簡單、肅穆和靈毓的特點。這些特點與中國勞動群眾的勤勞、善良的優良品格相對應。當然,中國的神話文學水平與我國當時實際的生活水平是不相對稱的。
首先,對于中國古代愛情神話文學來講,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一方面,中國神話具有精妙的構思,情節之間的配合也非常嚴謹。這種配合不僅體現在文章的整體聯合,同時還涉及到主體、山川、建筑等方面的整合,為人們呈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情緒,這也是文學審美的最高層次。另一方面,中國神話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份部分高低,卻都具備善良、貌美等特點。例如,王母娘娘的孫女織女,太元玉女以及孟姜女等等。而男主人公不一定有才或者有財,但是一定是具有優良的美德。例如,書生梁山伯和孤兒牛郎。隨著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變遷,中國的神話傳說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其愛情神話中所蘊含的社會思想卻依然有跡可循。
首先,變形意識與生命延續。在上古時期,受自然條件限制以及人類生存能力的影響,人們的壽命普遍較短,因而在中國古代愛情神話文學中,常常會出現生命變化,而延續美好愿望的現象。例如,在大禹治水當中,途中遇到九尾白狐,并將其娶為妻子,而最終大禹也演變為黃熊,竄入深山。這是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寄托,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宗教意識。其次,反抗意識與暴力傾向。縱觀中國古代的愛情神話文學,大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情緒和暴力傾向。例如,嬛娥與弈的神話愛情故事中記載,嬛娥偷到藥材,拋棄后羿而飛向月宮,最終變成蟾蜍而且還被懲罰搗藥。雖然,嬛娥的舉動并不足以稱為背叛行為,卻也蘊含著在男權至上社會之下的女性反抗意識。這種意識對于當時的封建社會來講,是非常寶貴的。最后,崇德意識轉變為重情意識,同時女性的形象也逐漸清晰。這種意識的轉變表現了人們開始關注女性形象,神話中的情感因素也得到突出和強調。
而古希臘的愛情神話文學卻以古典西方中的理想藝術形象為根據,對女性的形象進行改造。愛情神話的文學創作藝術大家,除了是外形改造上的外殼一生之外,還兼職心理醫生。從而向古希臘人們展現出一個具有飽滿時空感的立體形象。并且,古希臘愛情神話文學的主人公形象的生活結構和價值觀念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客觀性,這種描述和刻畫實際上是為了讓讀者能夠從更多的角度進行自我的評價和認知。另外,與社會形態的變遷緊密相連的文學形態,決定了古希臘愛情神話中的主人公具有明顯的時代連續特征。這也是中國古代愛情神話文學所不具備的一個特征。除此之外,在古希臘的愛情神話文學中,為了保全美好的愛情或者婚姻,主人公會通過各種方式,甚至包括訴諸武力、擊殺戰敗者等等。例如,古希臘愛情神話文學中的比武求婚、神諭相愛以及愛神厄洛斯之箭等等。而中國的古代神話愛情去大都是自然發生,而且主人公的生活也將通過戰勝惡勢力而得到鞏固,并最終回歸平靜。
三、結論
總而言之,不論是中國還是希臘的古代神話愛情文學,都是人類文化的燦爛瑰寶。它既是當時人們生活社會狀況的直接反應,同時也寄托著人們生活的美好期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范疇和語言形式,神話愛情文學的內涵,需要在分析中具體的感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文化區域的差異和特色,也才能夠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張林莉.中國與希臘古代愛情神話文學之比較[J].參花,2013(11):34-35.
[2]楊曉峰.中國與古希臘神話中女神形象的比較[J].時代文學,2011,(24):50-51.
[3]胡立耘,張葦抗.中國神話、希臘神話中的死亡母題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1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