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潑
一、小學英語發音的現狀
小學校園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那些剛剛接觸英語的低年級中,學生見到教師都會用英語向教師進行問好。但是在相對較高的一些年級中,學生往往會使用中文向教師問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年級越高的學生,由于自身英語發音的不標準化,長期處在同學的嘲笑中,因此,他們不愿意用英語進行交流,而這些學生中也不乏有許多英語考試成績相對較高的學生。造成學生不標準的英語發音的因素,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也有教師教學的失誤。
1.學生對英語口語缺乏自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吃過虧的人,也適用于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當有一個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鬧過一個不該有的笑話后,許多學生都會以此來笑話他,這種并非惡意的嘲笑便會給學生帶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陰影。而這種陰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下次的英語口語課堂上拒絕主動回答教師的提問。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在察覺學生的情況之后,會及時做出心理疏導,也會采用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幫助這個學生重拾口語發音學習的信心。但是對于一些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而言,沒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解決問題,也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學生對英語口語發音缺乏一定的自信,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共同困境。
2.教學環境阻礙了標準化發音的進行
由于大環境的影響,當前社會小學生的普通話都非常的流利、標準,在社會生活中,也都有足夠的自信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由此可見,一個環境對語言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而學生能夠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的時間有限,僅靠短短的英語課堂時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口語發音訓練要求。許多學生在口語訓練時,能夠很好地記住該英語的正確發音,但是由于其他的學校生活都是采用中文進行的,很快便會忘記所學的英語發音,在下一次的口語訓練時,僅憑自身的記憶來進行模擬,阻礙了標準化發音的進行。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盡所能為學生營造足夠的英語交際氛圍,在見到學生時,主動用英文來與學生交流,也可在學校設立一個英語學習角,鼓勵學生在這一角落用英語交流。
3.文化差異導致英語發音的不標準化
許多的小學生在進行口語交流時,總會采用中國式英語,歸根結底,是國內與國外存在一些文化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不僅表現在平時的生活形式中,還存在于口語交流中。例如,在中國,朋友間見面時,總會問起“吃飯了嗎?”,而在國外,朋友間的見面時,會說“Nice to meet you.”,這種不同的交流方式也是小學生難以準確理解英文的一大難題。
二、提高學生口語發音的措施
1.注意清輔音的濁化教學
英語單詞的發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單詞進行組合之后,讀音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這一類單詞的教學。例如,字母s后面跟著一個元音,一般情況下,我們就要讀成對應的濁輔音。這一類在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中運用相對比較廣泛,也是造成學生發生讀音錯誤的一大難點,因此,我們在進行口語教學時,一定要著重對音標進行教學,教會學生使用音標來進行準確朗讀。
2.注意英語音標與漢語拼音的區別教學
對于中國地區的小學生而言,多數是在幼兒園中就接觸了漢語拼音的學習,然后才進行的英語學習,因此,多數學生對英語音標的記憶都依賴于自身拼音的基礎,造成了錯誤的音標認知,更有甚者,為了快速進行英語單詞的記憶,在英語書上記上了一堆亂七八糟的中文拼音進行英語記憶,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都是造成英語發音不夠標準化的原因。例如,在音標朗讀時,容易將a讀成a(啊),將o讀成o(哦),學生將拼音中字母的讀法運用到了音標的讀法中,造成了英語朗讀的四不像現象。針對這種現象,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基礎音標教學時,要區分英語音標與漢語拼音的區別,避免學生的混淆學習。此外,教師在音標教學中可以反復訓練學生的口語發音以及對相近發音作比較練習,提升學生的語感,推動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
3.強化學生的發音教學
要提升學生口語發音的正確性,除了教會學生正確看英語音標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高強度的強化訓練。口語教學與其他學生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需要學生不斷地開口說,開口講。當然,學生在進行英語的口語交流時,難免會發生一定的錯誤,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其及時提出,并且在鼓勵的前提下教會他正確的發音。
小學生英語口語發音的標準性問題影響了學生日后學習生涯中的英語學習,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正確發音,建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本文論述了當前小學英語發音的現狀,提出了三點改善措施,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推動小學英語的前進步伐。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