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娟
為實現課堂結構的變革,從2010年開始,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深入開展了《中等職業學校活力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探索具有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科工特色的活力課堂教學模式。初步確立了以 “教師的有效教學,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為特征的活力課堂教學原則,努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科工“活力課堂”,讓課堂教學“動”起來,讓教與學更精彩。課堂有活力了,才會有高效。那么怎樣構建活力課堂呢?
一、了解職業學校教學現狀
首先,課堂現狀:課堂布局整齊有序,教學設備較齊全,教學環境優美。其次,師資現狀:絕大多數教師能樹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學理念。教師講解條理清晰,課堂安排結構較合理、完整,一般采用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但個別教師對教材明顯依賴,照本宣科的情況仍然存在。教材中專業知識的編排序列幾乎成為教學流程的唯一依據,講課缺乏實物和教具,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再次,學生現狀: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多是初中畢業分流時就被分流出來的群體,文化知識水平不高,沒有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在課堂上主體性不強,能動性較差,自卑心理嚴重。最后,教材現狀:專業課所學理論科目太多,課堂教學盲從于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面面俱到、博而不精”更是增加了學生厭學情緒。有的專業知識和行業實際接軌程度不足,理實分離,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二、活力課堂實踐探究
讓課堂教學中教與學更精彩,打造獨具特色的科工“活力課堂”,讓課堂教學“動”起來,我們進行了實踐探究。
1.提升教師素質,轉變傳統教育觀念。
為了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我們以“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師成長在課堂”為宗旨,堅持“立足崗位、全員參與、總結經驗、整改問題、力求特色”的原則。首先,通過理論學習和讀書活動,使每位教師在思想認識上明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教師的工作任務就是要精心培育人,教師要愛護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中職生心理普遍自卑,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愛和重視,如果教師能用愛去了解他們,信任他們,啟發他們,對他們充滿期望,就能使他們樂于接受教師的要求,并內化為自發的行為,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通過組織 “心理咨詢師”培訓與考試活動,使教師通過學習心理學,優化教師的個體心理結構,調適心態,并準確地掌握教育對象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有效聯接教育過程的起點和終點,達成教學目標。其次,我校扎實有序開展教師觀課評課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開展了三課活動:優質課、示范課和研究課,通過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引導教師關注課堂、關注教學行為的改進,激勵教師不斷探索有效教學模式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還舉行教師教學競賽,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和各種業務提升培訓班,構建特色教學模式。
2.精心處理教材、深化校本教研
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在課堂上都要“以人為本”,不能唯“教學大綱”是從。切合實際,樹立科學的教育目標,合理看待“教學大綱”。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加技能,而是要突出與技能對應的知識。現行的專業課教材理論過深,學生對復雜的理論知識一般都沒有興趣。我們學校精心構建教學模式,打造課堂流程,幫助教師明確教學改革的目標追求、重點難點、方式方法,把新的理念轉化為教師在常態課堂上的教學行為。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專業課內容以實用、夠用為原則,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原則,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動手能力為主。根據學生基礎大膽刪繁就簡、刪難留易。在教學深度上突出重點,引入通俗易懂的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這樣才能使學生既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又有專深的崗位業務知識和較強的技術,教學內容豐富實用,學生樂學、會學。
3.激發學生興趣,創設高效課堂
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遠比傳授知識重要。學生一旦獲得老師的重視并逐漸養成良好習慣,必然會激發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人們對事情產生濃厚興趣時,就會產生渴求新知的前進動力,就會全身心投入到所感興趣的學習之中。教師的責任在于以豐富的教育經驗、智慧和教育藝術來培養和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使之爆發出強烈的學習動力,教師不僅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結合所教學科內容,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 ,善于抓住每課的內容,巧設導語或問題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鼓勵學生參與互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因材施教。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個別差異,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我們所培養的人,既應該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又應該是具有不同個性特長的人。我們在教學當中,根據不同學生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性格差異等,設計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樣基礎不同的學生才會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有所提高。一堂課下來,無論是學習好的、學習差的,都有所收益。
5.課題研究。引導教研組、備課組關注問題,研究問題,研究課堂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并把科研成果轉換成教學實踐,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課堂。
三、發展完善“活力課堂”
盡管我校的“活力課堂”構建還有發展完善的空間,課堂模式還不成熟。但是也卓有成效,凡是參加“活力課堂”構建課程學習的學生大部分都有良好的轉變,在學習方面產生了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并且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的專業已形成了適合科技工業學校學生特點的校本教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堂教學改革沒有完成時,“活力課堂”構建課程將不斷完善,課堂模式將逐漸走向成熟。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