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元


摘要 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實施“政校行企”協同創新機制,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師資隊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為服務東莞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創新型的高校師資管理模式。
關鍵詞 “政校行企” 高職學院 機械專業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34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Mod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Innovation Platform to "Government School for Enterprises"
——Take Department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Dongguan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CAO Huiyuan
(Dongguan Vocational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Dongguan Polytechnic actively implement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strive to cultivate a group of highly qualified, highly skilled teachers. Actively exploration and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faculty building to serv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Dongguan provides innovat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Key words "Government school for enterpri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chanical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0 引言
為全面落實廣東省政府《關于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意見》的精神,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2008年建校,三年成為萬人大學,五年創省級示范校高速發展的職業技術院校,目前正以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為主線,積極實施“政校行企”協同創新機制,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師資隊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作為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龍頭專業,每年為東莞及珠三角地區輸送大批的制造業人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為服務東莞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創新型的高校師資管理模式。
1 樹立“政校行企”全新的一體化全方位、開放式的管理機制
在學院領導下,協同“政校行企”創新平臺成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推進專業建設和發展,開展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統籌各方資源,為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群力群策。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成立東莞機電職業教育聯盟,其聯盟包括東莞市鞋機商會、東莞市五金機械模具行業協會等4個行業協會、商會,廣東科技學院、東莞市汽車技術學校等5所院校以及東莞市品牌創新推廣服務中心、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等33家企業,共發展了42家成員。聯盟建設內容以現代智能、網絡技術為基礎,建立“人才庫”、“就業崗位庫”,研發校企人力資源協作平臺以充分共享整合學校、企業各方人力資源優勢;建立“科研人員庫”、“科研項目庫”,研發項目協作平臺以統一協調學校、企業共進方向;針對聯盟成員地理位置分散的情況,抽取共性需求研發聯盟業務協作平臺以高效實現各方業務溝通;針對企業具體要求,培養定制人才,建立人才培訓平臺;實現以聯盟門戶為統一入口,整合多方現有信息資源,從而逐步構建服務完善、功能齊全、針對性強的全方位、開放式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校企協作支撐平臺。
2 確定“專兼結合、雙師結構”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
(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創新教學手段。
①理論教學方法手段的創新。相對枯燥的理論教學可以通過教師的精練演講,直觀的視頻廣播,廣泛的師生研討,以及豐富的知識聯想將問題形象化、故事化、趣味化。方法創新如圖1所示。
②實踐教學以學生自主,以師生協作、互動為輔,利用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間互相合作、討論問題,提高學習的興趣,勇于探究真理。如圖2 所示。
(2)從師資結構上,做到整體優化、梯隊合理、數量和質量都能滿足教學要求。目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本專業在校生共計697人,本專業專任和兼職教師共38人,師生比1:18,教授、副教授及企業高級工程師占30%,具有“雙師”素質的為28人,比例約近80%,完全滿足高職教學要求。根據學院制訂了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選拔相關制度,評選的專業負責人和骨干教師都有機會到德國、新加坡等進行培訓,學習國外的先進的教學理念。
圖1 理論教學方法結構圖
圖2 實踐教學方法結構圖
(3)從培訓的結果來看,教師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與東莞松慶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拓荒牛自動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聯姻,與企業融合,讓教師下企業鍛煉,參與科研建設,以科研促教學。以2013年,發表省級以上論文45篇,EI檢索11篇,實用新型專利30個,其中舒雨鋒老師的“帶有發光裝置的涂膠系統專利”(專利號:ZL201220316805.3)、“刷膠機出膠控制裝置”(專利號:201320186244.4);張海鷹老師的“一種搖臂式自動激光焊接機臺” (專利號:ZL201320186146.0)、帶有發光裝置的涂膠系統(專利號:ZL201220316805.3)等多項專利已被應用于企業生產實踐中。
(4)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以“工作表現為主的管理”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一直以來堅持的基本原則。
3 以示范校建設為契機,以“政校行企”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按照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原則,實施“引企入校”的“政校行企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重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開展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利用學校“開放式教學資源云平臺”,建設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以教學質量為核心,通過教學環境、管理制度、專業設置、隊伍建設、教學方式、教材應用等六個方面,加強師資建設,打造一支“專兼結合、能力突出”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4 結束語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要想高水平地完成示范校建設,成為具有東莞特色、國內一流的高等職業院校,關鍵在于構建適合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與有創新精神的管理模式,而進一步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提升教師承擔培養一流人才的能力是重中之重。
基金項目:2013年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重點教改項目
參考文獻
[1] 蔣慶斌.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5(22).
[2] 楊旭輝.高職教育國際化:內涵、標準與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06(12):64-65.
[3] 李霆鳴.新加坡高職教育國際化特征[J].職教論壇,2008(4):50-53.
[4] 姜維.目前我國高職教育國際化路徑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6(5):51-52.
[5] 胡清.校企深度融合下的高職工學互動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高等教育,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