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摘 要 我國現代高等教育以培養會認知、會做事、會生存、會共同生活的“完整人”作為主要目標,全面的教育需要完整、創新的課程理念作為支撐,而高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在建設中必須適應現代教育發展要求。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要以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作為核心課程目標,以個性化、人文化、生活化課程內容來培養學生價值取向,課程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關注學生體育學習方式的變革,課程評價體系建設中要充分體現出整體教育思想。
關鍵詞 普通高校 體育課程 課程理念 價值取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20
Study on College Sports Course Study
Concept and Value Orientation
LI Se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Ou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mplete man" with cognition, work, ?survive, live together as the main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needs complete, innovative curriculum ideas as a support, and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building must be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 College sports course concepts , stud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s a core curriculum objectives to personalized, human culture, daily life course content to students value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hould focus on specific student chan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we should fully reflect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thought.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course; course concept; value orientation
0 前言
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在發展中一般會受到宏觀層面國家高等教育理念、中觀層面大學理念以及微觀層面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其內涵主要體現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理想、信念以及實踐等方面,實踐性是普通高校體育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屬性。現階段我國高等學校體育思想一直在統領高校體育課程理念,但是學校體育思想與體育課程理念在本質上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因此,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在發展中提出一種新的課程理念已成為必然趨勢。本文便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健康與文化并重”的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及價值取向,確保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可以走上健康、穩定的發展道路。
1 傳統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及價值取向分析
我國教育部2002年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體育課程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教育、文化科學教育以及體育技能教育的一個教育過程,是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及培養當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綱要》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的特殊性進行了揭示與闡述,同時也體現出了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對大學生生命、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關注,確保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可以充分體現出教育理念的人文化、社會化,但是很多高等學校在體育課程建設過程中都沒有對其進行深入挖掘。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主要體現在課程實踐中,依據現代普通高校教育方針、體育課程內在屬性及自身發展規律所展現出的特殊性,通過內部需求進行價值選擇時最終體現出的價值選擇傾向。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會對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以及課程實踐等領域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實現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實踐的定向與調控。再者,課程價值取向在實踐中會對普通高校課程主體建設產生決定性作用,其主要體現在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及課程評價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因此,新一輪教改大背景下若想確保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實現健康、穩定發展,在協調好體育課程理念與價值取向關系的同時,要結合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對其進行創新,深入挖掘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及價值取向深層次內涵,從而使其為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建設及改革發揮良性指導作用。
2 現階段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及價值取向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充分體現出普通高校體育的特色
現階段大部分高等學校對體育課程理念的認識依舊停留在一個淺層次上,導致體育課程實踐中沒有體現出各種課程觀念的實施,這也是當前體育課程理念與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區別性較小的主要原因,沒有將高等學校體育課程特色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表現出來。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在改革中過于重視內容、課程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這些只限于在體育課程表象層面上,嚴重缺乏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與研究,導致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及形式主義,雖然在課程觀念與思想上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實踐中基本沒有任何變化。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中沒有體現對健康認識、對生命的關注、對體育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同時在價值取向上也沒有體現出如何為大學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進行指導的經驗和技巧。因此,可以說多年來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并沒有取得太多的成效,從體育課程設置上便可以發現這一點,基礎課、選修課以及選項課等體育教學形式,在在本質上依舊是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體育課程考核體系建設也在一直沿用傳統的考核體系。
2.2 高校體育課程文化及價值取向的迷失
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文化是體育課程內容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對推動體育課程系統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體育課程文化及價值取向的迷失會對體育課程改革產生極大影響,同時也會限制新的體育課程理念的形成與創新。現階段高校體育課程在改革中呈現出文化及價值取向迷失的態勢,缺少文化視野會使課程改革中將要面臨價值取向偏移的困境,其主要體現在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中傳統文化價值的缺失,當代大學生所表現出的信仰迷茫、理念模糊以及價值取向扭曲等,在本質上都是普通高校課程文化價值取向迷失的一種外在體現。每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代傳承過程中都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個性化的體現,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立足于世界的一種標識,但是在不同文化體系中使文化認同也存在較大差異,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來說不僅是一場新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場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帶來一個重要警示: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創新中必須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
3 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及價值取向建設的途徑
3.1 以關注學生生命質量為課程目標
生命質量是一個人所感受到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多方面良好狀態的綜合測量指標,一般體現在人們自身對外界事物的幸福感、滿意感以及滿足感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目標是各個階段教育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個人對體育教育功能認識的反映等,而課程目標也會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產生很大作用。因此,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目標創設中必須體現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將“生命質量”作為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指導思想,要將“以人為本”這一理念貫穿到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提高當代學生生命質量的整體水平。
3.2 以個性化、人文化、生活化為課程內容
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內容設置過程中必須充分體現出人性化、人文化以及生活化等特征,以大學生參與體育實踐活動作為主要出發點,不僅要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也要幫助大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幫助其將體育意識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的生活化強調向大學生傳遞運動技術與技能,實現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平衡發展,新的課程內容設置強調培養大學生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在情感體驗上培養大學生要學會體育文化享受及學習渴求,從而使大學生可以對各類體育活動產生一種十分良好的情感體驗。
3.3 加強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
普通高校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要進行轉變,徹底打破傳統的體育技能為主的教學理念,將“新理念的實踐者和研究者”作為體育課程改革后的教學觀念,使體育教師可以變為大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總而言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方式改革中,必須要遵循“課程健康觀”及“文化觀”等諸多創新發展觀念的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將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應用其中,確保體育課程內容與實施過程的生成性與開放性,使其成為普通高校師生共同參與知識創生的過程,這是促進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健康、穩定發展的有效途徑。
4 結語
綜上所述,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理念及價值取向是一個動態過程,其在本質上擔負著指導體育課程建設的重任,所以要求普通高校必須要對體育課程理念有一個深入認識,在新的體育課程理念及價值取向的指導下來深化體育課程改革,從而通過體育課程實踐來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鄭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癥結與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8).
[2] 傅巧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6).
[3] 陳莉.體育課程文化的結構與特征論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