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藝銘
摘 要:行為導向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價值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極其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讓學生從某一任務開始著手,并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進而實現英語教學目標。行為導向教學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同時又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最后又回到實踐中。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地運用行為導向教學,以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
關鍵詞:行為教學法 中職英語 教育 主要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185-02
1 涉及行為教學法的內涵機理客觀論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進入工業化的中期。在這個充滿變化和挑戰的時期,人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通過發展教育和培訓,開發勞動者職業技能,增強其就業創業能力、工作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已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此擔負著職業教育重任的中職學校,責任重大。為適應新形勢下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中等教育必然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符合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型教學模式。
自從2002年由勞動保障部立項,一種以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腦、心、手共同參與學習的教學方法——“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該校全面開展,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該校的學生進校前存在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缺少興趣等問題,有些學生對英語還有一種偏見,覺得中職生沒必要學外語。但隨著中職英語教學的進一步改革,該校的英語教學煥發新的生命力。學生不僅能夠完成英語課堂中的學科認知目標,外語應用能力也相應地提高。而外語應用正是我國職業核心能力八項內容之一,所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正是符合現代中等教育的方向和宗旨,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其改革意義更為重大。
2 關于行為教學法的細致規范特征的全面性研究
2.1 行為導向教學,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地貫徹落實以生為本,對自己做好角色的定位。何謂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即教師在一堂課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擁有極強的把握能力,對教學時間、教學狀況、教學進度等都要有所平衡和把握。例如:在“Sports”的教學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師事先就可以在教室中貼一些有關運動的圖片,在上課的時候,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有關運動的視頻,至此,教師采用的是創建問題情境教學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Sports”這個詞,教師就可以分發之前自己做好的寫有運動項目的卡紙給學生,拿到卡紙的學生就開始一一上臺來對自己手中卡紙上寫的運動項目進行描述,讓其他同學去猜,對于猜對的學生和表述能力強的學生,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鼓勵,這里運用的就是將游戲和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引入課文,系統性地講解文章,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屏幕上播放有關“Sports”中要學習的生詞、句子,讓學生分成小組對文章進行分析和研究。因為之前的教學鋪墊,學生在學課文的時候就會顯得更加容易。最后,為了鞏固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作業學生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2.2 情境化教學引導單元的構筑和靈活搭接
不管是什么專業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其最重要的實質性問題就是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過是在此類群體思維產生模糊跡象環節中,結合現在已經有的知識還有經驗,不斷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貼合實際生活規律,來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的布置,著重的將情景化注入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這是對于每一個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系列考驗和長久的貫徹都是有利的。
2.3 行為導向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得格外迅速,而教育也理應將信息技術引用到教學中來,以促進教學事業更好地發展。相比于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顯得格外明顯。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集于一體,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顯得更加直觀和生動,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有利于創建問題情境,營造更為活躍的教學環境。
3 行為教學法在我國中職英語課堂內部主要沿用策略的合理補充
長久以來,我國中職英語教師的夙愿,就是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對英語課程的感知興趣,能夠主動參與到各類實踐拓展活動之中,敢于與外部人員進行英語交流。想要順利貫徹上述指標,就必須時刻關注行為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課堂內部引入的必要性,必要情況下要結合不同學生實際素質和知識完善程度,進行因材施教引導方針進一步改良優化。有關今后中職院校英語教師靈活改造與沿用行為教學法的舉措內容將具體如以下2點。
3.1 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小組的設置劃分
教學示例《Go Shopping》合作學習方法展示實例:(1)成立團隊小組。全班共36名學生,分成9組,每組4名學生都編號。不同小組中同一編號的學生重新組成一組,共四大組。(2)確定議題。老師將課文分成4大部分材料,分別為內容兩大部分。練習和語言點,分配給四大組,進行討論。(3)遭遇困難。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閱讀、討論,將不熟悉的單詞或詞組一一劃出來,期間,老師到各小組巡視,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4)知識整理。學生將各大塊知識整理,老師對提出的問題作詳細的分析解釋。(5)回歸知識。學生再回到原來的小組講解自己負責的部分。老師巡視并糾正學生錯誤的問題。(6)記憶掌握。教師充分利用黑板卜的語言點,進一步加深記憶。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掌握重點詞語的用法。(7)運用推廣。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述及黑板上的詞語提示,發揮團隊作用。最后各小組派代表上臺進行簡單的課文總結。
3.2 角色扮演與英語情感文化細致化體驗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各種角色行為發生的心理過程,并對這些行為的作用進行評價提供有效工具而采用的一種培訓方式。它通過設定一個最接近現場狀況的培訓環境,從而提高學生主動面對現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示例《Asking for HelP》角色扮演教學法實例:(1)課堂教學換到學校操場一角,準備好教學道具(障礙物)。讓兩名站在道具前面并用布條把他們的眼睛蒙上。(2)教師向他們發出指令,學生根據指令去尋找并跨越障礙物。指令為:on the right/left,infront of,behind,next to。near,walk forward,turn fight/left等。最先跨過障礙物的學生為勝方。當學生熟悉游戲后,教師可找學生來代替自己發指令。
4 結語
行為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課堂之上的支撐引導地位的確異常深刻,教師應該不斷地采用以及吸納每類的創新技術設施,并且還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教學實踐活動,進而學生就會從中建立出自信心,以后就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后退或者停滯不前行。這是現階段我國素質化教育方針覆蓋落實的核心動機,在此應該值得廣大中職英語教師以及學生的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 苗云霏.中職英語教育中的困惑和對策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4(20):160.
[2] 葛桂桃.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1(44):114-115.
[3] 孫杰.重視情感因素,激活學生思維——淺談游戲教學法在職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等職業教育,201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