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霞 崔萍 安慧 覃玥
摘 要:生物技術專業的發展受到了較為嚴峻的考驗,作為地方院校,應建設地方特色的生物技術專業,實現專業的錯位、健康發展。該文綜述了生物技術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主要解決思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河池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的建設思路,包括模塊化的課程體系、有層次的實習實訓環節、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及加強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等。在諸多方面中,課程建設中的特色方向的設定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并要重點加強培養方案的實施效果。另外,對學生的就業規劃和就業心理的指導水平在特色專業建設中將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也是專業能否實現錯位競爭的關鍵。
關鍵詞:生物技術專業 錯位發展 課程體系 專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2(a)-0216-0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major has being severely tested.As a new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stressed to accomplish cros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problems in this major were summarized and construction keys of the major in Hechi University were presented. The keys include modular course system, hierarchy steps of training and practic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and education on major and innovation,etc.In many aspects, characteristic directions are core contents of major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ing effects of teaching scheme.Additional, student employment guidanc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ecoming the key of cross development.
Key Words:Biotechnology Major;Cross Development;Course System;Major Education
自2010年起,生物技術專業便被列入了國家十大熱門紅牌專業,所謂“紅牌專業”是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且薪資較低的專業中綜合考慮的前10個專業,為高失業風險型專業[1]。同時,生物技術專業又是與經濟發展密切接軌的專業,專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針對生物技術專業就業率、薪資待遇低的問題,很多學者都做過相關的研究分析,普遍認為這種現象主要由生物技術產業化低造成的[2,3]。產業化低的問題需要國家、企業和科研院所三方的共同努力。作為地方性本科院校,應充分分析生物技術的發展形勢,結合地方的特色資源,建設特色的生物技術專業,引導學生進行錯位競爭,實現該專業的錯位發展。
1 專業建設問題的剖析
面對生物技術專業發展的窘境,很多學者展開了深層次的分析,并對該專業進行了不斷地調整與優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深度剖析生物技術專業就業難的原因;二是建設生物技術特色專業。
丁小球等通過調查廣東省的生物技術公司認為企業對生物技術人才需求量還是較大的,但銷售崗位居多,研發崗位門檻較高,本科畢業生僅能占到研發崗位的4成,這個比例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并提出很少有學校為學生開設營銷類的課程,導致學生轉型困難[4]。朱憶思夢等也認為目前生物技術公司自主研發力量薄弱,很難提供研發類的崗位是目前該專業就業難的主要原因[2]。郝鵬等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調查了該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主要從學生本身分析了就業情況不佳的原因,認為主要是由學生信息不暢通,對生物技術的專業定位理解模糊和不良的就業心理造成的。并提出應加大就業、創業教育[5]。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各高校也在努力調整自己的辦學特色,建設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技術專業。黃山學院以黃山生態大市建設的需求為導向,通過設置特色的專業方向進行生物技術特色專業的建設,兩個方向為農林生物技術和微生物生物技術[6]。北京林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特色更多地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形成了“一主兩翼,兩渠相融,三位一體”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而沒有設定特色的專業方向,提倡根據市場需求來不斷地調整[7]。湖南農業大學的特色專業建設則是對各個環節的進一步優化[8]。
2 河池學院生物技術專業錯位發展切入點
2.1 錯位發展,建設以地方產業為特色的生物技術專業
優勢與特色是學校和專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河池學院所在地河池市在“柳來河一體化”中被賦予的重任是利用特色資源發展生態環保的特色產業。桑蠶業是河池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蠶繭產量連續7年位居廣西第一,在此背景下,桑蠶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產業鏈的延長和人才缺口等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作為河池市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生物技術專業,開展桑蠶循環經濟相關課題的研究,培養桑蠶領域急需的專業人才是義不容辭的。同時,河池市也是廣西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之一,廣西丹泉酒業、德盛酒業、天龍泉酒業均是廣西知名白酒企業,也是傳統的生物技術產業,在教學與科研中融入釀酒相關的內容符合地方的經濟和人才需求。除了傳統的生物技術行業,生物技術專業也注重高新生物技術知識及能力的培養,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2.2 引導學生進行錯位競爭
生物技術專業雖然出現了人才過剩的現象,但是地區發展極不平衡,人才過剩僅發生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生物技術產業往往依托于地方的特色資源,在資源豐富、經濟欠發達的西南地區,人才卻是相當匱乏,這對資源豐富地區的生物技術企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學生就業時,往往受到短期利益的驅使,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如,不加以引導,會繼續加重部分地區的人才過剩,加大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成本,因此,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其職業的教育,也是錯位發展的特色生物技術專業的重點建設內容。
3 河池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
3.1 模塊化課程體系直接對應崗位群,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人才培養方案中,除了通識教育及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其余專業技術類課程按小模塊進行歸類,如,發酵工藝控制模塊、釀酒技術模塊、桑蠶技術模塊、生物制品營銷及企業管理模塊等,充分考慮了地方的特色產業及學生行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培養,定位于培養地方需要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模塊設置直接對應崗位群,克服了以往專業技術類課程開設多而雜,培養能力不明確等問題。
3.2 多層次的實訓環節,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生物技術屬于理工結合的專業,不能離開實踐。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既需要扎實的校內實踐技能訓練,也離不開企業的實習實踐。兩大實踐環節均是按三階段訓練的方式分層次有序地推進。
企業實踐包括:認知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分別開設于第3、5、7學期,讓學生保持對企業的敏感度,通過實習任務驅動,保證實習質量。專業教師會嚴格實行活動前認真組織策劃、召開動員大會,明確注意事項,在活動進行中,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活動后認真組織工作匯報,認真汲取學校、企業及學生的反饋信息,交流總結經驗。
校內實踐技能訓練在各門實驗課的基礎上,分別在第5、6學期開設學科技能訓練和專業技能訓練,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以工藝設計為主的案例教學,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鞏固和提升。三階段訓練是以小組形式進行,教師根據培養目標提供豐富的選題,并對訓練過程進行跟蹤指導,確保訓練效果。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能力
師資隊伍建設是各項教學改革實踐效果的保障,“十三五”期間,在繼續加強高水平人才引進的基礎上,該校將重點加強兼職教師引進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將緊密圍繞學科建設,有重點、分層次地引進和培育各類人才,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梯隊完整的教學和科研團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1)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加大高學歷、高職稱和高層次學科專業帶頭人和教學骨干的引進力度,發揮他們對學校轉型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2)教師企業培訓計劃。通過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頂崗工作和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等多種方式,加強在職中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培養一大批技術應用型的“雙師素質教師”;(3)兼職教師聘用計劃。按照“唯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理念,積極從合作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聘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高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4)教師學歷提升計劃。為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學歷學位層次和業務素質,優化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鼓勵中青年教師在不影響教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規劃,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大大提高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5)骨干教師進修計劃。長期忙于在本校教學科研工作,會慢慢降低教師的專業敏感性,積極鼓勵教師到高水平大學甚至國外研修,可以拓寬教師學術視野,對教學和科研都具有良好地促進作用。形式主要是中青年骨干教師帶薪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從事為期3個月到1年的訪學研究,了解和掌握學科前沿與研究近況,汲取先進的教學科研方法、經驗和成果。
3.4 加強專業教育,提升學生職業規劃能力
專業定位不清、職業規劃不明是大學生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產生專業就業狀況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在生物技術專業中實行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師及輔導員三級專業及職業規劃教育,結合各類實習實踐訓練,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找到職業與專業的契合點。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專題形式的專業導論和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增設創業類課程,修訂課程標準,將創新教育融入各專業課程。
4 結語
影響專業發展的因素很多,在地方性本科院校抓住自身資源與地域特色,突出專業特色,是實現專業錯位發展的重要途徑,其中課程建設中的特色方向的設定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重點加強培養方案的實施效果。同時,隨著專業建設不斷地完善,對學生的就業規劃和就業心理的指導水平在特色專業建設中將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也是專業能否實現錯位競爭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03/09388
052457.shtml.
[2] 朱憶思夢,張樹輝.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就業形勢分析[J].華章,2012(27):152.
[3] 詹萍.關于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的調查[J].職業時空,2008(11):28.
[4] 丁小球,劉軍,柯達爾,等.生物類人才需求現狀及就業建議——基于廣東省部分生物技術企業的調查[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4):111-113.
[5] 郝鵬,胡敏,閻曉菲,等.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及對策淺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1(1):116-119.
[6] 胡曉倩,陳向陽,胡長玉,等.地方高校應用型生物技術專業建設方案探索——以黃山學院為例[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2,26(4):76-79.
[7] 馬超,蔣一婷,徐桂娟,等.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建設生物技術特色專業[J].中國林業教育,2012,30(1):28-32.
[8] 劉清波,張學文,陳智勇.農業院校生物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11(1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