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明 杜康
摘 要 鄉村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點,鄉村小學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新課改目標的實現。然而,在新課改視野下,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由于鄉村小學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不足等原因,難以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阻礙了新課改在鄉村地區的實施。因此,提高鄉村小學教師素質,不得不成為新課改視野下的重要議題,本文著重從新課改的角度出發,從建立鄉村小學地區教師人才儲備與交流機制和教師培訓和評價機制兩個角度進行研究,推進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發展,加快新課改進程,早日實現新課改目標。
關鍵詞 新課改 鄉村小學 教師素質 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34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echanism of the Qualit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Vision
DU Hongming[1], DU Kang[2]
([1] Yishui County Yaodianzi Town Buqian Village Kindergarten, Linyi, Shandong 276418;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
Abstract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basic education, rural primary schools to achie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new curriculum goals. However,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perspective,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ecause of the qualit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lack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other reason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hindering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ed in rural area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urriculum,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talent pool and exchange mechanisms and teacher training and school district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two angles resear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quality,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goal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irm;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quality; development
0 引言
新課改①是始于上世紀末的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簡稱,其目的在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體系。新課改構建基礎教育體系的目標,不僅包含了城鎮的基礎教育體系,也包含著鄉村基礎教育體系,而鄉村小學教育不可避免地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據教育部2013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有小學總數228585所,其中鄉村小學共計155008所,占小學數量的67.81%;教學點數全國共有小學教學點69796個,鄉村小學教學點數計62544個,占89.61%。②可以說,在如此龐大的鄉村小學③教學數量基礎上,鄉村小學新課改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小學新課改的質量,鄉村小學新課改成功與否,也直接決定了小學新課改的成敗。而鄉村小學教師作為鄉村小學課改的直接參與者與推動者,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鄉村小學新課改的質量和成敗。因此,加強對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的研究,有利于不斷提高鄉村小學教師素質,有利于新課改目標的全面實現。
1 新課改視野下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現狀及其原因
1.1 新課改視野下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現狀
首先,鄉村小學教師觀念落后。鄉村小學教師限于環境及教學條件的困擾,很難接收到新的教學理論,很難改變落后的教育教學觀念。新課改提出探究性學習和注重引導學生的問題意識等要求,而鄉村小學教師在知識的傳授上固守知識本位的傳統,教師本位思想嚴重,難以轉變教師角色,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和間接經驗的傳遞,作為知識的灌輸著,而不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潛能的開發者,弱化了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和探索性,磨滅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追求自我的特性。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 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征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課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④endprint
其次,鄉村小學教師教學手段及方式方法更新較慢。鄉村小學,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鄉村小學,教學條件和設備較差,許多學校難以實現配套的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鄉村小學教師往往很難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許多年長的教師甚至不會用多媒體教學,鄉村小學教師對新的教學技術的掌握程度較差,難以適應新課改對教師角色轉變和自身技能提升的要求。許多鄉村小學教師只能在豐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育習慣進行教學活動,但是,限于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更新緩慢,導致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不能運用到教學中去,很難說這些教學經驗完全契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能夠真正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再次,鄉村小學教師教學反思能力不足。新課改教學要求教師具有反思自我的能力,這一能力不僅包含反思自身發展的能力,也包含著反思自己教學情況的能力。正如熊川武教授在其《反思性教學》中所說,“教學反思是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將‘學會教學(learning how to teach)與‘學會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反思型教師的過程”。⑤而鄉村小學教師對于教學反思認識不足,也成為阻礙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的障礙。
1.2 造成新課改視野下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困境的原因
首先,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不足。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鄉村小學教師大多數認為新課改是與鄉村相脫離的,即與自己的工作并不相干,新課改的提出只是高層的政策架構的問題;第二,鄉村小學教師對新課改的理念認識不足,不能全面理解新課改所提出的“以生為本”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改革理念,不能完全適應教師角色轉變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更是阻礙了鄉村教師對于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吸收和轉化。
其次,鄉村小學教師結構比例失調。目前,限于鄉村地區教學和生活環境的困擾,各鄉村小學很難錄用到學習了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大學生,導致鄉村小學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各鄉村小學以老教師為主,而老教師難以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導致學校內部對于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的消化緩慢,也不能產生新教師與老教師相互學習提高的效應,而且,鄉村小學教師缺少接受外部教育教學信息的途徑,這也阻礙了鄉村小學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再次,鄉村小學教師培訓力度不夠。目前,各地普遍存在對鄉村小學教師培訓力度不足的情況,據了解,許多鄉村小學教師平均一年培訓不到一次。更不用說有針對性的新課改培訓,因此,鄉村小學教師對于新課改在自身理解不足的情況下,也難以實現外部培訓的優化,使得鄉村小學教師更加難以在新課改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得到提高。
2 新課改視野下促進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的機制研究
目前,推進鄉村小學新課改的實施力度的對策是眾多的,比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提高新課改教學的認識等多個方面。但是,最根本的,而且當務之急是不斷促進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發展。筆者看來,要切實促進鄉村小學教師素質在新課改理念下的提高和發展,關鍵是要在國內學者所一直研究的包括加大對鄉村小學教師新課改教育的培訓力度,提高鄉村小學教師對新課改的全面認識,加強鄉村小學教師在新課改教育的參與度,激發鄉村小學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等方法的基礎上,促進鄉村小學教師不斷的求知求索,積極探索自身素質的發展路徑。筆者認為,各地區應高度重視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發展,尤其是暢通鄉村小學教師自身尋求發展的路徑,應著重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首先,應建立鄉村小學新課改模式下的人才儲備機制和人才交流機制。限制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鄉村地區小學教師資源“老齡化”現象嚴重,難以將新鮮“血液”注入到鄉村小學教師隊伍,因此,造成鄉村小學老教師素質發展難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注重加強鄉村小學地區的人才儲備機制和人才交流機制建設,第一,要做到能夠吸引有先進教學理念的新任教師到鄉村小學任教,實現新教師主動帶領老教師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第二,鄉村小學校長的聘任要求和崗位職責,應明確校長應順應新課改教學要求,在新課改教學中有突出貢獻,能夠帶領廣大鄉村小學教師實現新課程改革等具體要求,從而實現從上到下的新課改領導要求;第三,要加快鄉村小學人才交流機制建設,實現鄉村小學與城鎮小學教師交流學習,逐漸淡化城鎮小學與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差別,此外,對那些有豐富新課改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教師可以實行由鄉村小學教師特聘,或直接駐校交流等模式,以便于鄉村小學教師更加深入、細致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其次,應設立鄉村小學新課改要求下的教師培訓和評價機制。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能夠不斷地轉變角色,順應新課改的要求,但是,鄉村小學由于其接收信息的滯后性,及鄉村小學教師接收信息方式的單一性等原因,導致鄉村小學教師難以全面了解新課改的要求,這也阻礙著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發展。因此,應改變鄉村小學教師培訓貧乏的現狀,加大鄉村小學教師的培訓力度,尤其是對于新課改教學理念等的培訓,對于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應當建立鄉村小學教師新課改教學的評價機制,評價考核因素除學生成績作為參考外,應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參與及主動學習的情況、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等,以此作為鄉村小學教師評價考核標準,并設立獎勵機制,從而促進鄉村小學教師自覺順應課程改革要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質。
3 結語
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困境及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應該不斷加大對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發展路徑及對策的研究力度,才能更好地實現鄉村小學教師素質的提高,從而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將新課改更好地貫徹實行下去,讓更廣大的鄉村小學學生受益,保障鄉村小學學生公平的受教育權,早日實現新課改教學的最終目標。
注釋
① 如無特別說明,本文在論述時將“新一輪課程改革”簡稱為“新課改”。
② 教育部,2012年教育數據統計。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8/156444.html
③ 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中所指“鄉村小學”,均包含鄉村小學和鄉村小學教學點,其中主要是指偏遠地區鄉村小學,不包含市郊鄉村小學。
④ 于向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
⑤ 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