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科明
【關鍵詞】 班主任;班級管理;地位;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5—0033—01
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1. 班主任是學生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在中小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依靠自己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工作態度、教育方法以及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把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體現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促使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一代接班人,真正實現育人的目的。
2. 班主任是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級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活動、進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生活、娛樂、交流、陶冶情操、形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場所。而班主任作為班級全面教育的首席責任教師,就要通過對班集體的有效組織和管理,因勢利導,及時采取相應的教育對策,形成良好的班級氣氛、輿論、風貌、紀律和目標,促進學生智力、體力、能力全面發展,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3. 班主任是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力量的協調者。為了使學生健康地成長,在新課程理念下的班主任,要認識到自己是班級各種教育力量的協調者,是聯結任課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家庭的一個重要紐帶,應當主動聯合任課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商討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發展教育系統的整體功效。
二、當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 教育思想不正確,無法體現其工作的全面性。
(1)在指導思想上,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想還根深蒂固,無法真正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和未來世界激烈競爭的需要。
(2)在培養目標上,重“知識型”輕“創造型”,重智輕德,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普遍存在把表現“聽話”、“老實”當作學生思想好的片面看法,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安于現狀、因循守舊、視野狹窄,不能適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
2. 教育方法不恰當,無法體現其工作的創造性。
(1)對學生進行單純的書本知識的灌輸,不能站在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高度,用前瞻性的眼光教育學生,使學生無法從小就樹立生存意識和競爭意識,缺乏一種責任意識。
(2)對學生進行被動式的管制,把學生完全定位成一個被管理者的角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班級工作完全由班主任做主,學生只是無條件地服從和執行,壓抑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從而產生群體的離心作用,不利于中小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3)對學生只注重個體的學習,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學生的合作學習,在多數情況下使合作僅僅流于形式,這樣培養的學生缺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更談不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對策
1. 要樹立正確、全面和科學的班級管理思想。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具備馬克思主義管理思想和現代教育管理科學思想,即能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現代教育管理科學所揭示 的班級管理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其次,要具有不斷改革、不斷創新的管理思想,即根據時代的需要,要有正確認識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班級管理規律,不斷改革和創新班級管理模式的意識。最后,要在班級教育管理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觀、全面育人觀、系統分層管理觀,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號準時代的脈搏,著眼未來,采取科學的方式方法,構建良好的班集體。
2. 實行科學的管理方法,培養創造性人才。
(1)采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意識。 在飛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青少年身體發育普遍提前,思想早熟,中小學生將會遇到各種不可預知的危險和生存問題,他們需要學會更多的生存本領和自救知識。面對這樣的現實,班主任就要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培養中小學生的生存意識。
(2)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 班主任要大膽放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插手,把一些具體工作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干部選換、 班規制訂等分工授權給學生,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既有利于班級的建設與發展,又有利于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