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輝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高考;復習;《高考大綱》;
高考真題;課本;資料;備課組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5—0122—01
高考復習有別于新知識的教學,它是在學生基本掌握了中學數學知識體系、具備了一定的解題經驗的基礎上的數學教學,也是在學生基本認識了各種數學基本方法、思維方法及數學思想的基礎上的數學教學。其目的在于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在綜合性強的練習中進一步形成基本技能,優化思維品質,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充分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數學能力。高考復習是學生熟練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徑。那么,數學教師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高考復習呢?
一、認真研究高考《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是高考的綱領性文件,它詳細規定了高考的考試性質、考試內容、考查范圍及要求,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只有真正地研究透了《考試大綱》,才有可能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高考復習,使教學和復習不偏離方向,不拔高也不降低要求。
二、認真研究歷年高考真題
《考試大綱》詳細列舉了高考對高中數學各知識點的要求,但這些要求的表述都是專業術語,諸如“了解”、“理解”、“掌握并靈活應用”等等,初次擔任高三復習指導工作的教師很難正確把握這些名詞的確切含義,難免導致實際教學中出現拔高或降低對某些知識點要求的現象,這些都不利于指導學生復習。而高考真題是對高考《考試大綱》的準確闡釋,教師只有認真研究高考真題,才能準確理解和把握《考試大綱》。同時,通過深入研究高考真題也會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提升自己,使自己具有“一桶水”。
三、處理好課本和資料的關系
在實際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把復習資料當課本用,照本宣科,所有的例題都要講,所有的習題都讓學生作,沒有選擇,沒有主次,這是極不可取的。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復習資料不同于課本,它不是教育部門出版發行的,沒有權威性,只有課本和《考試大綱》才是國家教育部門出版發行的最具有權威的資料。而高考命題遵循“以本為本,以綱為綱”的原則,這里的“本”即課本,“綱”即《考試大綱》。因此,在復習時,教師應始終緊扣這兩者,在備每節課時首先結合課本認真總結、概括本節課要處理的知識點,然后根據自己對高考的把握,并結合課本和復習資料列出本節內容的主要考點,最后再針對每個考點精選例題和練習題,以便逐個突破。
四、發揮備課組的集體帶動作用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加之高三復習教學不是單純的新知識講授,同時新任高三教學的教師經驗不足,對教材內容不熟,這些都會影響高三復習課的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積極發揮備課組的作用,是較好的做法。各備課組應老、中、青結合,新任教師應積極利用這些條件,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無論是教學目標的制訂、例習題的選擇,還是考綱的解讀,都應和老教師探討交流。長期堅持,必會不斷提高自己對高考復習指導工作的駕馭能力。
五、教師自己要下題海
優秀的教師必定要自己下題海,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教師只有認真研究解答復習資料和課本中的每一道例題以及高考真題,從浩如煙海的復習題中精選貼近高考要求且符合學生實際的優秀試題并將之推薦給學生,才能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教師布置給學生的每一道習題,自己都應認真去做,要搞清楚該題考查哪個知識點,考查哪種能力,是否符合高考的要求,適合對哪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訓練。只有搞清楚了這些,才能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題去訓練學生,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應對,把復習資料中的所有習題都布置給學生。這樣不僅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擊不中要害,不利于復習效率的提升。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