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小青
摘 要:數學課程是一門科學文化基礎課程,是形成士官科學文化素質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為后續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工具,對達成士官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基礎性、支撐性的作用。但目前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出現學習內容不僅跨度大,而且編排順序并沒有顧及所服務的物理、電工、測繪等專業基礎課程的編排,這些課程用到的數學知識沒講,或后面才講到。 因此,鑒于實際情況,數學課程勢必進行改革。
關鍵詞:數學;課程;改革
目前,全軍士官院校正在全面實施職業技術教育,努力培養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技術人才。而課程改革的思路和內容,正是我們軍校教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數學作為基礎課程,它不僅為物理、電工、測繪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作好前期準備,更為士官專業課程的學習,乃至士官以后的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以下,本人就以教學中的體會提出幾點思考:
1 努力編好教材,創造精品課程
編好教材,就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數學課程有這么多年的教學實踐,每次典型課例、精品課、教學競賽的成果,都應當編入教材或更新教材,給全體教員提供教學材料,供全體學員學習使用。如果教學競賽只是用于觀摩,而不是把它當作一個可以復制的產品,那么就失去它真正的價值。教材編寫的原則是:對于教員來說,要易教;對于學員來說,要易學。教材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課程設計,應注重知識內涵,形成良好的教學思路。每一節的課后習題以及每一章的復習題,一定要能滿足各層次學員的學習需要,題量要適宜,題型要簡潔,難度要合理。它的完善是漸進的過程,不能一步到位。定期對教材進行修改,不斷完善,久而久之,才能創造精品。
2 不斷優化課程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課程設計首先要定好基礎,循序漸進,不斷深入,挖掘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次,數學課程設計要形成體系,章與章之間,節與節之間要銜接好,不能跳來跳去。否則,教員不好授課,學員更學不明白。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數學課程設計一定要精確細化,統一思想,讓全體數學教員明白:什么該講,什么不講,講到何種程度。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對學員來講,很可能就會失去很多有價值的知識,或者學習了一些不必要的知識。最后,數學課程設計要根據士官學員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充分考慮學員文化水平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多數學員跟上課程的進度,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率。
3 與相關數學應用課程互動,增強應用的針對性
在物理、電工等課程中,數學知識的應用十分廣泛。例如支路電流法解方程中,經常會遇見多元一次方程組。數學課堂對這個知識點卻是走馬觀花,認為這是非常簡單的問題。課時安排太少,教員沒有好好教,學員自然沒有學習好。恰恰是這樣簡單的知識點,在電工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學員們卻大部分不會。冪的運算中,也只是講系數為1的分數指數冪,而不講那些在實際問題中更加實用的科學計數法,以及單位換算涉及的冪運算問題。基本的數學運算能力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何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在以后指定的教學計劃中,這些問題一定要解決好!教員一定要主動了解涉及數學問題的相關課程,研究數學在這些課程中的應用,深入跟蹤學員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與這些課程互動,知識內容要相符,增強應用的針對性。這不僅對數學教學自身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對于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顯得舉足輕重!
4 數學課程改革應充分調查研究,征求教員學員意見
對于數學課程改革,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充分調查研究,而不是專家教授在會議室拍板。通過調查學員與教員,充分了解數學課程的現狀,有助于分析不足之處與不合理之處。發揮民主作用,廣泛征求教員和學員意見建議,提高全體教員和學員參與數學課程改革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能夠在這次改革中獲益,讓數學課程改革深入人心。改革一定要符合學員文化基礎的特點,滿足專業學習的需要,以夠用為原則,適當兼顧士官在部隊發展中的長遠需求。例如:在實際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學員的數學文化基礎十分薄弱,為此我們應該在改革中,重新定位數學課程的基礎;在比如:在電工基礎中,需要用的數學知識并不是很多,但是對于有用的知識,我們在數學課程中,應該重點體現出來,讓學員真正掌握這些知識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5 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員借以引導學員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的一種手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使學員易于吸收。具體一堂課,到底選用哪種教學方法,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員年齡特點考慮,一般地,每節數學課都要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講授與練習相配合的方法。例如,講函數概念時,第一節課主要是講清概念,運算較簡單可用問答式,采取歸納講授法為主;講利用不等式求函數最值時,這節課主要是提高學員運用技能,運算上技巧性強,采用練習法為主較為合適,練習可層層深入。又如求函數y=x +1/x 的值域,對于這種常規題型,可采用發散講授法,即變換角度,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去分析、考慮,學員通過對幾種方法的講授比較,對這一問題以及牽涉到的幾個方面的知識了解透徹,課堂吸收好。
有些課題要數形結合求解,此時可聯系圖形,用談話式“依形探數” 或“用數定形”,以使問題直觀易懂,學員吸收自然好。對于一些綜合題,可結合分析,采用點撥講授法,要挖盡條件,點其竅門,減緩坡度,以提高學員的分析解題能力,也便于學員吸收。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講授法為主,應讓學員有一定的思考或練習時間,也可提高問題,使講授內容步步深入,切忌完全由教員包辦代替,這不僅可以提高學員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也有助于課堂調節。對于一些較難例題,切忌蜻蜒點水,不深不透。采取練習法為主,以練代講,應在必要時啟發思路,以免學員陷入束手無策的困境,還要注意課堂上避免過于冗長繁瑣的運算,以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練習功效。 教學方法上,要求教員必須在“講”上下功夫,狠抓“練習”這一環節,注重啟發式、探索式,講授時做到深入淺出,語言規范簡潔,練習時做到難易適中,適時啟發反饋,力求使同學在認識與實踐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達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總之,在學院提升教學質量背景下的數學課程教學,不僅要提高學員在課堂40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學有所用,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讓數學課程不僅做好專業基礎課的鋪墊,以至為士官以后的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