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
【摘 要】本文從英語教學評價中存在問題出發,闡述運用他方評價指導的重要作用。借助學生個體、團隊、教師、家長等多方評價來活化教學過程對增強學生學習認知體驗與總結反思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探討他方教學評價模式運用對改變傳統方式單一和缺少全面性等具有一定借鑒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基石。
【關鍵詞】初中英語;評價;多方;過程
英語教學離不開評價,而評價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指導性則是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英語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在傳統的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多注重課堂提問的感性印象和測試結果的判斷,使得評價不夠全面。這種單一評價模式,容易產生如下問題: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實全面了解;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錯誤指導策略,不能真正從深層次原因中剖析問題,不利于總結反思教學過程。改變傳統的單方評價模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力量,主動參與教學評價更能提高教學效率。
一、建立他方評價的意義及原則
透過上述問題不難發現,單一評價模式難免具有片面性和誤導性。建立他方評價模式,能產生如下意義:體現了尊重學生學習差異原則和人文性,讓學生在客觀真實的評價中更好全面了解自己;利于優化教學過程,能使得學生在主動參與過程中更加主動調整方法,滿足學習發展需要;便于學生在全方位地評價中形成更加有效的學習思維,提高他們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建立他方評價應該注重如下原則:(一) 多元化原則,即能調動學生以外的一切教學力量參與教學評價;(二)豐富性原則,即在圍繞自評、互評、點評、助評中,能更加豐富教學評價;(三)過程性原則,即重視過程的指導,幫助學生從全面評價中了解他們學習思想動態;(四)反思性原則,即能夠使得學生對各項評價有更為客觀真實的感知,幫助他們在主動反思的過程中靈活調整運用。
二、他方評價模式運用的策略
(一)注重自我個體自評,了解真實概況
學生對自身的了解是教師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教師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基礎,通過他們的自我測評來主動調整策略方法,能使得評價更加科學有效。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的認可。
按照學生的學習認知需求和能力差異,多給他們自我評價的機會,利于他們在實施過程中更好總結概括。在指導運用過程中,多關注學生的自我認知,鼓勵他們嘗試運用簡潔的語言予以描述;鼓勵學生對自身的學習過程、思維方法、認知感悟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評價,幫助他們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更好深化感悟;關注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引導他們在嘗試自我總結歸納的基礎上更好調整方法思維,培養他們的主動修正能力。
通過個體自我評價來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利于教師從中更好調整策略。例如,在譯林版《英語》(下同)七年級下冊Unit 1 Dream 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教學評價中,可要求學生根據“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omes around the world?”的理解感知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則可從學生在“characters about the homes in the article”“How do they introduce their homes?”“What is your dream home?”思考交流的表現來綜合評價,幫助他們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礎上更好調整學習策略。建立在學生自評價基礎上的教學評價,更能有效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
(二)關注小組合作互評,掌握互動過程
以團隊的方式來引導小組成員進行相互評價,能使得學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更好主動學習,強化認知感悟。小組合作互評,能使得學生在相互了解自己的基礎上更加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在相互了解過程中掌握合作交流方法。
通過小組互評來深化教學評價過程,能在幫助他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差異基礎上更好活化學習思維方法。在指導運用中,引導學生以相互評價為基礎,幫助他們歸納總結小組成員的學習認知特征以及學習長處等;指導評價學生在互動交流、語言表達以及任務完成等情況進行評價,讓他們在客觀評價的過程中更好相互學習和交流;評價學生在互動中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在深入了解自己的基礎上更好強化認知,提高綜合學習運用能力。
小組合作互評,是活化教學評價過程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學評價中,可根據學生在“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ong Kong?”“How do you introduce Hong Kong?”的互動交流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引導學生從互動交流、語言表達、課文復述等方面進行相互評價,幫助他們在主動調整學習方法過程中更好強化理解。
(三)運用教師綜合點評,指導學習探究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不妨多給學生鼓掌,引導他們在綜合點評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運用點評的形式來優化評價,能使得學生根據教師點評進行綜合分析和主動探究,幫助他們調整學習策略。
教師點評模式運用能使得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幫助他們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更好靈活運用。按照教學評價要求,教師多給學生提供參考性的指導意見,讓他們在主動參照對比的過程中獲得更為全面的感知;多給學生激勵肯定,多運用激勵性語言、掌聲點頭等肢體性語言來肯定學生,激活它們學習潛能和自信心;多關注學生的主動探究過程,增強他們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和激情。
(下轉第33頁)
(上接第32頁)
(四)邀請家長積極參評,知曉課余表現
了解學生的課余學習狀況,也是教師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生家長來了解學生的課余表現,不僅能在幫助學生客觀總結自己的學習思維方法基礎上更好調整策略,還能夠使得學生在受到綜合評價中發現更多學習問題和不足。
在邀請家長積極參評中,要結合學生的各方面表現,多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在積極配合教師教學中更好合作。在指導運用中,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在校學習表現,特別是一些進步和表現閃光點,多向家長推薦,讓家長更能夠有信心參與教學互動;另一方面,多給學生家長提出相關意見,向家長通報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需要幫助的地方,提請家長和教師積極協作,通過課余作業檢查、練習指導、思想溝通等方式來和家長互動,提高教學評價效果。
三、他方評價模式運用的幾點反思
(一)他方評價模式運用應該體現“能動性”,要在能主動激活學生、家長參與激情的基礎上,多給他們更多自由互動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帶著真誠參與,增強合作交流溝通的激情。
(二)他方評價模式運用應該體現“互動性”,鼓勵學生在參與評價中,多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根據他們的表達予以綜合性陳述,增強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三)他方評價模式運用應該體現“自動性”,幫助學生在自覺接受評價的過程中主動改變學習策略方法,幫助他們在實踐運用中將積累認知感悟轉化為實踐運用,提高英語學習綜合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多樣化的英語教學評價能在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基礎上,更利于學生客觀真實了解自己學習動態,讓評價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圍繞評價的全面性和真實性,引入多方參與,讓學生在了解自己學習問題和不足基礎上更好主動調整學習方法,適應課程教學新常態。運用好他方評價,能使得形成評價與課堂教學活化形成有機的融合,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綜合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尹來寶.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四項基本原則”[J].中學教學參考,2013(01)
[3]黃燕.英語課堂教學三方評價運用之探析[J].中學生英語,2014(23)
[4]董轉英.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教學評價的方法[J].神州旬刊,2013(07)
[5]顧娟.試論如何構建初中英語多元化的教學評價[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17).
[6]陳少云.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與調控策略[J].教育學文摘,2013(02)
(作者單位: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