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蘭
【摘 要】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閱讀理解則是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形成英語思維的奠基石。初中英語閱讀涉及到許多方面,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對于一篇英語閱讀理解,在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一般會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譯,重點講解單詞詞組和語法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講解英語閱讀文章不僅枯燥,而且效率低下,無法同時照顧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會導致水平較高的學生浪費時間,水平較低的學生聽不懂。有的老師會采取提問的方式,通過學生的提問,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問題。這種方法容易導致文章的講解不全面且順序混亂,知識點零散。因此,傳統課堂上的英語閱讀講解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弊端,導致英語閱讀的教育學率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事倍功半。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現象
1.教學理念陳舊
許多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沒有認識到閱讀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學中,沒有認識到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判斷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日常教學不規范
許多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能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方法。純粹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單詞,詞組等書面字符提供的語言信息,忽視閱讀者儲存的非語言信息的作。,注重對詞義、句子、語法結構等表層的教學,誤導學生在閱讀時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林”的尷尬境地。偏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束縛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有甚者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上,劃劃詞組,對對練習答案。學生自讀后僅了解一下故事情節。由于教學方法簡單、陳舊,教師、學生均感到課堂枯燥乏味,沒有閱讀興趣,他們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鍛煉。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1.傳授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結合語境猜詞的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生詞。在面對這些生詞時,很多學生會停下來查字典,以至于形成了遇到生詞就讀不下去的壞習慣,這不僅影響閱讀效率,更難以提高閱讀能力。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猜測詞義,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語境,猜測單詞、短語。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構詞法猜測詞義,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前綴、后綴來確定詞義。如,前輟un-的意義是not,unlike的意思就是“不喜歡的”。
2.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目前有很多電腦輔助教學軟件,集文字、圖像、影音以及動畫為一體,制作課件簡單,操作易于上手。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輔助軟件的使用,制作符合教學大綱和課程計劃的課件,以啟發性為原則,圍繞教學基本規律,制作符合課程計劃,同時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件,為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打下基礎。由于現代信息網絡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廣泛,信息更新快速,反饋及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改善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內容呆板陳舊等問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
3.精讀泛讀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掌握能力
精讀與泛讀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二者結合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快速獲得信息。因此,閱讀教學必須從整體入手,重視精讀與泛讀的相互結合。精讀可以為泛讀打好基礎,并使學生熟悉句子結構,擴大詞匯量。泛讀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對語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獲取信息。在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在第一遍閱讀時進行通篇快速閱讀,抓住大意,能夠抓住文章中心句;在深入分析文章時,應要求學生理解各段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表達方式,掌握文章脈絡和結構,攝取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有機整體,在這其中,閱讀能力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它往往決定著其他三種技能的發展和提高。不僅如此,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英語分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的形成,對于英語教學,乃至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一線英語教師要不斷總結探究,把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在新課標下,初中教師應加強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改變教學手段單一、閱讀文化背景和課外知識不足的現狀,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閱讀課堂,總之,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且初中英語閱讀涉及到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我們初中英語要不斷探索和研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加深對閱讀文化背景的滲透、擴寬英語閱讀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美玲中學)